首页>
根据【关键词:境】搜索到相关结果 100 条
-
镶嵌艺术与镶嵌壁画
-
作者:
穆家麒
来源:
北方美术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镶嵌工艺
建筑环境
装饰壁画
自然环境
物质材料
镶嵌画
硬质材料
造型艺术
装饰艺术
壁画艺术
-
描述:
镶嵌壁画是属于镶嵌艺术的一个品种,这是一种充分利用各种小色块物质材料如:彩色大理石、瓷片、玻璃、卵石、贝壳、螺甸等硬质材料,通过镶嵌工艺而综合出富有装饰性的造型艺术。镶嵌艺术既可以表现为大型的主题性壁画;也可以制作小巧玲珑的壁挂、台饰、家具等
-
论色彩教学
-
作者:
秦天健
来源:
西北美术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院校
工艺设计
色彩课
造型能力
色相对比
形体结构
色彩教学
色彩理论
色彩环境
绘画创作
-
描述:
人们眼睛所能看到的一切物体颜色,都带有颇丰富的色彩,这一切的颜色又随着春、夏、秋、冬变化着。美术院校把色彩训练作为非常重要的课程,特别是那些与色彩有关的专业,如工艺设计、国画、油画等对色彩的要求都很严,虽然使用的颜料特性不同,技法也有差异,但对色彩的基本规律要求是一致的,培养学生的观察方法是一致的,正确表现色彩的效果是一致的。 色彩课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学习色彩之前,首先要具备基本的造型能力,自然界的各种物体都有其自身的形体结构和自身的不同色彩。它们的不同色彩又都溶化在自身的结构之中,因此学习色彩必须掌握一定的造型能力。素描是以线条和黑、白、灰的单色关系,表现一定空间的物体形体结构,而色彩课训练是以色彩冷暖、深浅来表现物体的空间、色调和质感等,如果没有一定的造型能力,每笔颜色无从着落,也不可能正确表现实在的物体,色彩必然杂乱无章。因此在进行色彩教学之前,必须先学段素描,掌握一定的造型能力,然后才能进行色彩课训练。
-
当下艺术语境中的油画语言——与中央美院部分中青年教师座谈
-
作者:
西逸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批判
油画语言
话语体系
中青年教师
中国艺术
艺术家
西方中心主义
艺术语言
艺术语境
中国当代艺术
-
描述:
了“怎样都行”的极端个人主义话语方式,加强了个体的孤独和交流的阻绝。艺术在无止境的消解和“谬误推理”中,愈来愈无边界,愈来愈无法判断和理解。按这种逻辑发展下去,艺术的结局就是死亡。要么埋葬艺术,要么重建
-
读油画《阳光下的女孩》
-
作者:
金建荣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女孩
新面孔
艺术的生命
艺术功底
绘画技巧
创作心境
感受生活
抒情笔调
艺术语言
油画
-
描述:
在全国八届美展江苏展中.我对张华清先生油画《阳光下的女孩》情有独钟,久久工于画前不肯离去.惊叹作者娴熟的绘画技巧和作品的含蓄魅力。用通俗的话来说;有看头,好!
-
油画专业低年级色彩教学笔记
-
作者:
陈少立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固有色
色彩写生
环境色
低年级
光源色
整体观察
素描教学
色彩教学
素描课
油画
-
描述:
一、色彩基础课与素描基础课的关系在油画专业低年级色彩教学中,教师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是如何使学生左色彩写生中,能充分体现出他们在素描学习中所掌握的对形、体积、明暗调子的理解和技能.
-
融于自然
-
作者:
马克辛
来源:
美苑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实际功能
效果图
重设计
生活环境
程式化
美的创造
融于自然
环境规划设计
环境艺术
艺术美
-
描述:
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应融于自然、社会之中。人们没能像欣赏一幅油画那样真正欣赏到环境艺术美之所在,是“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缘故,在你的生活环境里,在山水风光中,在自然界斗转星移的变化间,设计家们精心创造
-
中西传统与当代雕塑的定位
-
作者:
魏华
来源:
美苑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西文化
中西传统
审美意识
艺术精神
现代西方艺术
西方现代艺术
雕塑家
中西文化
文化背景
精神境界
-
描述:
传统不应该局限于一种形式、样式,我们常常将传统理解为古人的规法,而忘记了古人的精神境界,所以,现实社会的现状便有太多的“伪传统”。 我们并不觉得现代西方艺术与传统的中国艺术的精神卜有何本质的区别
-
与自然为友——一种现代公民意识
-
作者:
梁从诫
来源:
大自然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绿色文化
中国文化
破坏环境
环境保护
环境现状
环境问题
知识分子
自然
社会责任感
现代公民意识
-
描述:
1993年6月5日,即“世界环境日”那天,在北京郊外一座荒废的古塔下,一群深怀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在草坪上席地而坐,自发地举行了一次讨论,探讨中国环境现状和普通公民对于环境应负什么责任的问题。这是
-
《国风》随想
-
作者:
霍波洋
来源:
美苑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投标方案
北京西客站
雕塑作品
民族文化传统
下沉式广场
辽宁地区
特定环境
城市雕塑
观象仪
《国风》
-
描述:
《国风》在北京西客站雕塑的诸多投标方案中一举夺魁,使我们雕塑系师生倍受鼓舞,应该说这次成功凝聚着群体的智慧,同时也渗透着许多心酸。从另一个角度讲,也要“归功”于八届全国美展辽宁地区雕塑作品的全军覆没,在辽宁地区的四十余件作品中,只有一件进京参展,就更谈不上得奖了。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系接到北京的征稿通知,当时谁也没想去中标,只是要在这次征稿中验证一下我们的实力,给辽宁雕塑界挽回点面子。
-
古百脉湖地区居住民俗调查
-
作者:
吴存浩
来源:
民俗研究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北地区
阴阳先生
民居文化
自然环境
移民户
群体心理
中国民居
民俗
民居建筑
移民后裔
-
描述:
古百脉湖位于山东省高密县西北乡,面积约为750平方公里,横跨11个乡镇。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原因所塑造,这里的民居习俗呈现着五彩纷纭的特征,但又共同地反映着中国民居的基本文化。为此,笔者多次深入此地,调查了其居住民俗,以期揭示中国民居习俗的一点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