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英】搜索到相关结果 2031 条
-
写生素描的基础
-
作者:
阿·索罗维也夫
淑英
先凤
来源:
美苑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体
明暗
心理状态
素描教学
形体
绘画
造型艺术
装饰艺术
写生
线条
-
描述:
希望从事油画、版画、雕塑或装饰艺术的人应该首先掌握素描。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它有助于研究自然形体,使描绘富于生动性和表现力。最初的意图借助素描才能变成后来的图画。没有素描,表现有表情的姿态和动势是不可思议的,更不用说表现人的各种心理状态了。素描的规律和法则,是通过有意识的写生来掌
-
自主思维与沉潜状态:从“走进当代一中国青年版画家八人展”看中国版画的当代状态
-
作者:
张新英
来源:
美苑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青年
版画创作
80年代
当代版画
版画家
自主思维
走进当代
约定俗成
欣赏主体
中国版画
-
描述:
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直到七十年代末,版画一直是最具群众基础、最大众化的一种艺术形态,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但自80年代以来,尤其是80年代中期以后,作为一种文化的代言人,油画和中国画越来越走入更多人的生活,创作和市场也越发活跃起来。相比之下,版画如同革命史一样的艺术史实奠定了它革命性、战斗性的传统,
-
立竿见影:张峰雕塑艺术有感
-
作者:
张英超
来源:
美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体
影子
艺术家
美术学院
创作
雕塑家
中国画
雕塑艺术
写文章
艺术学院
-
描述:
张峰1965年生于辽宁沈阳。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学士,纽约艺术学院硕士。现为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张峰创作中
-
2008雕塑系毕业创作感言
-
作者:
鲍海宁
张沈
陈连富
曲英佐
张哲宇
洪涛
来源:
美苑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实际
投影
外部世界
雕塑教学
学生人数
毕业创作
社会生活
思想状况
-
描述:
一年一度的毕业创作实际上也是此时的外部世界对学生的思想状况的一种投影。这种投影也许是自说自话式的,也许是对于社会生活的感悟,也许是一种茫然若失的强行表达。今年的毕业创作因学生人数的巨增而使整体的面貌有别于以往。对于主题的选择可谓五花八门,手段也各行其道,但
-
精神与形式的张力:霍波洋的雕塑艺术
-
作者:
钟跃英
来源:
美苑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力
正规训练
艺术实践
神与形
形式因素
艺术家
现代艺术观念
作品
抽象形式
雕塑艺术
-
描述:
每一位艺术家的创作,都有其内在理念作为创作的指导原则,作品形式之所以形成如此面貌,有着诸多主客观多方面的决定因素。 霍波洋雕塑艺术风格的确立,是经过了四年本科的正规训练,又加上三年研究生专题研究,在近十几年的艺术实践和对人生体验后,使自己的作品确定在具象表现与抽象概括之间。他的雕塑作品有着鲜明的形式张力,可以说每件作品都是自身生活在心灵深处深刻体悟后有感而发的表现。这些作品不是作为纯粹技术方面的实践和形式探奇,而是他将人的认识升华为与自我精神、情感的融合,转化成为艺术创作的内趋力。这种出自于内在精神要求的理念,促发他用所塑
-
中国传统雕塑的视觉途径
-
作者:
曲英佐
来源:
美苑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主义风格
“气韵生动”
物理空间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艺术
佛教雕塑艺术
基本特征
视觉规律
传统雕塑
格式塔心理学
-
描述:
中国传统雕塑的视觉途径
-
大众文化与社会批评
-
作者:
易英
来源:
美苑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前卫艺术
大众文化
资产阶级
社会批评
印象派
格林伯格
现代主义
美术史
题材
60年代
-
描述:
进入80年代以来,西方的艺术和观众都发生了相当深刻的变化,从60年代开始的观念艺术已经失去了势头,一方面是具象艺术和架上绘画开始回潮,另一方面是一度很难被观众理解的当代前卫艺术作品被普通的中产阶级收购,比如风行60年代的极少主义雕塑作品(主要用金属或复合材料制成的初级几何结构的抽象雕塑)被成批复制用于家庭的装饰。而早期的现代主义艺术作品,如凡高、毕加索,则由
-
清代四大诗说评说(上)
-
作者:
王英志
来源:
文史知识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灵说
中国古典诗学
王孟诗派
格调说
神韵说
王士禛
渔洋
诗说
论诗
池北偶谈
-
描述:
中国古典诗学至清代而登峰造极,形成了著述层出不穷、诗说五彩纷呈的繁盛局面。其间康熙至嘉庆时期更是诗学发展的黄金时代,出现了王士禛神韵说、沈德潜格调说、袁枚性灵说、翁方纲肌理说这著名的四大诗说。它们皆自成体系,独树一帜,并构成了
-
犍陀罗浮雕中的佛陀与龙
-
作者:
孙英刚
来源:
文史知识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迦罗
舍卫城
白沙瓦博物馆
圣史
思想源泉
拉合尔博物馆
执金
宗教艺术
犍陀罗艺术
佛教文献
-
描述:
毫无疑问,犍陀罗艺术的核心内容是宗教艺术,而宗教艺术的核心,无疑是佛教美术。几乎每一个宗教都倾注心血渲染自己传教先驱的事迹。对佛教而言,释迦牟尼的人生历程,包括他的出生、成道、传法、涅槃,都是佛教神圣史的一部分,也是理解佛教精神的重要线索,也因此具备了“经”的神圣性。佛传故事,不仅仅是佛陀自己的“发家史”,而是蕴含了佛教基本精神和教义的思想源泉。这也是为什么在犍陀罗佛教浮雕中,佛传故事成为重要的主题。可以
-
南阳汉画像石艺术对南北朝雕塑的影响
-
作者:
逯爱英
柳玉东
来源:
文史知识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南阳汉画像石
石刻艺术
艺术风格
题材内容
汉代画像石
西汉中期
南北朝
雕塑
-
描述:
南阳汉代画像石刻艺术以其数量众多、内容丰富、分布集中而闻名中外,其在题材内容、雕造技法、艺术风格等方面对后世的雕塑、绘画产生了极深的影响。从目前掌握的考古材料看,南阳汉代画像石产生于西汉中期,至东汉早中期已逐渐掌握了一系列娴熟的画像雕刻技艺,在东汉晚期渐趋衰落。由于材料所限,汉画像石艺术对南阳汉代以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