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介绍清雍正时期珊瑚红地粉彩牡丹纹双耳穿带瓷瓶
作者: 王莉英   来源: 文物 年份: 197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瓷瓶   珊瑚红   雍正时期   氧化铅   故宫博物院   穿带   双耳   牡丹花   粉彩   瓷器  
描述: 粉彩瓷器创烧于清代康熙末期,雍正时期有了很大的发展。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珊瑚红地粉彩牡丹纹双耳穿带瓶(图版贰),可说是这一时期粉彩瓷器的代表作品之一。什么是"粉彩"?它与"五彩"的区别是什么? 粉彩与五彩都是在经窑火烧成的素釉瓷器上进行彩绘,再经700℃至800℃左右的炉火烘烧而成的"釉上彩"瓷。近人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一书中说:"康熙硬彩,雍正软彩。硬彩者,谓彩色甚浓,釉傅其上,微微凸起也。软彩又名粉彩,谓彩色稍深,有粉匀之也。"这段话就把五彩与粉彩的所谓硬、软之别,说得比较具体了。五彩瓷器,彩绘不施铅粉(氧化铅),烘烧温度较高(800℃以上),其特点是,色彩对比强烈,光艳夺目,线条雄健有力。
从“至正年制”彩瓷碗的发现谈“大明年造(制)”款瓷器的年代
作者: 张英   来源: 文物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彩瓷   明初   款识   主题纹饰   明代   元代   人物图   吉林省   青花   瓷器  
描述: 吉林省扶余市石桥乡欢迎村最近发现一件“至正年制”款识的缠枝花卉彩瓷碗.这一发现意义重大。通过对这件器物的研究类比表明,相当一批现藏国内外的过去被认为
我们对推论广州小北古墓及出土青花瓷坛年代问题的意见
作者: 麦英豪   黎金   区泽   来源: 文物 年份: 195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墓葬   广州   古墓   明代   明墓   建筑形制   北宋   出土   墓志  
描述: 自从本刊一九五五年十期发表了"广州小北宋墓简报"之后,引起传扬("关于广州古墓青花瓷坛时代问题的商榷",本刊一九五六年六期)、王志敏("广州小北古墓的青花瓷坛不是宋器",本刊一九五六年十期)、黄文宽("广州小北宋墓简报补充说明",本刊一九五七年一期)几位先生的争论。争论的中心问题是:广州小北古墓出土的青花瓷坛是不是宋器?这个争论是值得重视的。我们认为:要解
吉林扶余岱吉屯元墓第二次清理简报
作者: 张英   孙忠国   郑新成   来源: 文物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出土文物   青花瓷   随葬品   岱吉屯   清理简报   吉林   元代   平面图   元墓   景德镇陶瓷  
描述: 1992年,扶余岱吉屯元墓出土“至正年制”款等五彩碗和青花瓷后,引起国内外许多古陶瓷研究和爱好者的广泛关注。为进一步了解墓地的内涵,1995年6月16日至21日,我们倚原发现三座墓(M1~M3)的西
苏州出土宋代浮雕木尺
作者: 姚世英   徐月英   来源: 文物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江苏苏州   横塘   宋代   童子   牡丹   浮雕   虹桥   木尺   二方连续图案   出土  
描述: 1973年10月,江苏苏州市西郊横塘公社虹桥大队出土一支褐漆浮雕木尺。尺长31.7、宽3.1、厚0.6厘米。尺背一端有明显的使用痕迹。尺面遍饰深约0.1厘米的浮雕。对半中分:左半尺雕缠枝牡丹四朵,按对称规律构成二方连续图案;右半尺
我们对推论广州小北古墓及出土青花瓷坛年代问题的意见
作者: 麦英豪   来源: 文物参考资料 年份: 195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加固   松节油   粗布   害虫   工作者   二氯乙烷   物品   干燥   昆虫   修复技术  
描述: 我们对推论广州小北古墓及出土青花瓷坛年代问题的意见
我们对推论广州小北古墓及出土青花瓷罐年代问题的意见
作者: 麦英豪   黎金   区泽   来源: 文物参考资料 年份: 195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加固   松节油   粗布   害虫   工作者   二氯乙烷   物品   干燥   昆虫   修复技术  
描述: 我们对推论广州小北古墓及出土青花瓷罐年代问题的意见
浅论近代磁州窑绘画大师王凌云的艺术风格
作者: 刘天英   来源: 文物春秋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风格   王凌云   青花绘瓷   近代磁州窑  
描述: 清末民国时期的磁州窑,由于氧化钴材料的引入,产生了北方青花——磁州窑(彭城)青花,并取代了原来的白地黑花装饰绘画技法。以王凌云为代表的绘瓷艺人运用深浅不同的青色在瓷胎上绘制花鸟、山水、动物、人物等传统文人画题材,创造了令人瞩目的绘画艺术成果。王凌云以其精湛的绘画技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引领着磁州窑青花绘瓷艺术逐步走向成熟,成为磁州窑的一代绘画大师。
磁县古代陶瓷工业烧造的三个区域
作者: 张子英   来源: 文物春秋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磁县   磁州窑   遗址   青瓷窑   彭城   古代陶瓷   漳河   陶瓷工业   瓷器   观台  
描述: 磁县,古曰磁州,位於河北省南端,是古磁州窑烧造的源地。他以优美的造型、娴熟的绘画、特殊的装饰工艺,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成为我国北方著名的民间瓷窑,他的烧造区域有三个。 一、磁县北朝贾壁青瓷窑烧造区。 贾壁青瓷窑在磁县西部八十华里的山峦中,那里有南北走向的一个大川,在这个大川的中间有三个村庄,在北边的叫北贾壁、中间的叫中贾壁、南边的叫南贾壁。贾壁青瓷窑就在北贾壁村南,西山脚下的寺沟台地上。那里有高岭土,没有发现开采过的煤窑,在遗址中发现有灰屑、没有炉碴的痕迹,所以烧造时多用柴作燃料。过去有人对这个青瓷窑进行过调查。确认为我国隋朝时青瓷窑。1975年8月磁县文化馆在城西槐树村发掘北齐武平七年(公元576
宣德青花勾枝莲盘
作者: 胡春英   来源: 文物世界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花瓣   花口   青花瓷器   盘心   釉下彩瓷器   石竹花   面饰   莲花   一次烧成   宣德  
描述: 青花勾枝莲盘,是晋祠博物馆收藏的一件明代宣德青花佳作(附图)。通高5.5厘米,口径33厘米,底径22.4厘米。盘作菱花口, 12花瓣,折肩,浅腹,盘壁与底处亦作菱花形,矮圈足。青花纹样可分为三层:器口沿面饰一周二方连续草纹。盘壁花瓣处饰6种 12组连茎花卉,分别是莲花、菊花、牵牛花、牡丹花等,各自独立组成。盘心饰6朵装饰性莲花、菊花、石竹花、大丽花等,每朵花由枝叶勾连组成。盘外壁同样饰6种12组折枝花纹。青花色泽浓艳,自然晕散,具有浓厚的凝聚结晶斑,深入胎骨。釉色青亮,底无釉,为细纱底,光滑自然,无款识。 青花瓷器是我国古代陶瓷中最富有民族特色的优秀品种之一,它以其幽靓素雅,清新明快的独特风格饮誉海内外,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赞赏。青花瓷是以钻为着色剂,在高温下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 关于青花瓷的起源,目前国内外陶瓷界说法不一。但是到了明青花瓷已非常成熟,而
< 1 2 3 ... 34 35 36 ... 202 203 20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