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变异的图像—中国当代油画邀请展”学术研讨会纪要
作者: 吴蔚   来源: 美苑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变异   纪要   文化艺术   图像   中国当代   上海美术馆   学术研讨会   油画  
描述: 2006年12月2日下午3点,由刘春杰、徐可策划,上海美术馆、《艺术当代》编辑部、南京青和文化艺术公司共同主办的“变异的图像——中国当代油画邀请展”在上海美术馆隆重开幕,展览共展出在中国近十年当代绘画实践中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二十八位艺术家的五十余幅作品。次日上午,该展的学
新时期中国油画的发展与中国美术思潮的演变
作者: 刘骁纯   来源: 美苑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演变   油画艺术   前卫性   批评家   美术思潮   中国   学术工作  
描述: 刘骁纯:2001年我曾负责《成都双年展》的学术工作,对于这个展览,台湾批评家徐文瑞说“它试图将过去20年来中国前好运动的部分成果和目前占据学院和市场的庞大保守势力衔接起来”。徐文瑞的批评恰好点到了我的初衷:将前卫倾向(在中国大路范围内显示出的前卫倾向,不论它是否具有世界意义的前卫性)和学院倾向衔接起来。在我看来,单取哪一面都不能反映新时期中国油画发展的全貌。本文便是从这两个角度
可见者与不可见者的对话一赫尔曼·黑塞《堤契诺之歌》的诗画哲学
作者: 郝春燕   来源: 美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演变   油画艺术   前卫性   批评家   美术思潮   中国   学术工作  
描述: 是我们“看”世界的一种方式,在哲学传统中, “看”被“定为通达存在者及其存在的首要方式”。1梅洛·庞蒂在<眼与心》中揭示了艺术与哲学的关系, “‘眼’反照的是美学的可见者,而‘心’反照的则是哲学的不可见
吾道不孤--写在《20世纪中国油画展》之后
作者: 钟涵   来源: 美苑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十七年   文化品格   20世纪   现代主义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审美创造性   社会变革   架上绘画   二十世纪   中国油画  
描述: 《二十世纪中国油画展》降下了帷幕。油画学会的人员赶紧清退四百多件作品,包括我的两件在内。组织工作自始至终有序地进行。这个展览为油画从引进到创造的百年历史回顾,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长廊。回想展出时的整座美术馆廊内,一堵堵画壁好像是海上叠起的大潮在绵延涌动,我自己则有幸成为这大潮中的一朵浪花。
画更重要
作者: 杨杰   来源: 美苑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技巧   历史演变   油画艺术   审美需求   中国  
描述: 。半个世纪以来画家几乎是根据画册揣摩学习油画,对油画语言、各种流派技法以及油画演变历程知之甚少。中国油画是建立在欧洲近三百年来形成的直接画法体系之上发展至今,特别是印象派之后和变异的前苏派教育体系乃中国
工笔重彩人物画技法述要(连载·五)
作者: 李钟录   来源: 美苑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固有色   颜色   水彩画   工笔重彩画   色彩变化   技法   渲染   画面色彩   工笔重彩人物画   随类赋彩  
描述: 的工笔重彩画是在用墨线所塑造的形体基础上设色的。中国工笔重彩画的设色遵循南齐谢赫《六法论》中“随类赋彩”的原则,即按物体的固有色进行设色,不追求环境色对物体固有色的影响所产生的色彩变化。塑造物体的体积感
不是变形而是形变——中国画教学之我见之二
作者: 王义胜   来源: 美苑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变形   意象造型   情动形移   素描造型   造型能力   中国画教学   写生   形变   不似之似  
描述: 不似之似的意象造型观."不似"和"形变"不是有意地变形,而是不发生"形变"就无法表达特殊的感受,是"情动形移".中国画不应有"变形说".培养独特的审美感受和个性化的艺术表现能力应纳入课堂教学之中.允许习作与被描绘对象拉开距离,探索"不似之似".提倡作业与作业之间拉开距离,孕育个人样式.
雕塑的基本知识及制作方法(连载·四)
作者: 张秉田   来源: 美苑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表现形式   压缩处理   圆雕   制作方法   透视变形   形体   高浮雕   翻制过程   雕塑   石膏粉  
描述: (四)浮雕的塑造(1)什么是浮雕浮雕简单的说就是雕塑画、雕塑与绘画的结合,浮雕不同于圆雕,是形体经过压缩处理来表现对象的,有透视变形,还可以有背景。因为形体是经过压缩的,所以浮雕是从正面欣赏的艺术表现形式。浮雕又分为高浮雕和薄浮雕(或高、中、低)。
考古知识讲座(7) 隋唐宋元明考古(下)
作者: 齐东方   来源: 文史知识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十年代   考古学方法   北宋中期   净土变   越窑   宋元明   景德镇窑   宋元时期   塔庙   考古工作  
描述: 三、宗教遗迹隋唐宋元时期,地面上还保存有大量的石窟、塔庙、碑刻等遗迹。这些遗迹也为考古工作者所重视。其中石窟寺是集建筑、雕塑、绘画、刻铭为一体的佛教遗迹,目前已在全国十九个省市发现。五十年代后,用考古学方法对各石窟的相互关系及一些石
谈越器中的加彩
作者: 陈佐夫   来源: 文物 年份: 196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龙泉窑   单色釉   釉上彩   越窑   钧窑   窑变   釉下彩   所指   点彩   不可解  
描述: 均匀,后者不成章法,系蜀窑变之一种."窑变是火力变化不能掌握的一种变色,加彩是人为的可以掌握的,在一种单色釉中加以变化,我们应该把它区别开来.
< 1 2 3 ... 63 64 65 ... 353 354 35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