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袁文彬的真情实感和独到眼光
作者: 戴士和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言   样式   里面   艺术   人文关怀   外国人   印象   年轻   作品   油画  
描述: 我觉得袁文彬最重要的不是他的油画的样式.而是这个人有一种特殊的才华,他的作品能够打动人.给人印象很深.就从他很年轻开始有作品问世的时候.他的作品就让人眼前一亮。不是他在语言上的特别.而是他在这种貌似
永宣VS康乾金铜佛像
作者: 唐果   来源: 中国收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教美术   形象   艺术家   南北朝时代   想像力   中国   罗汉   雕塑  
描述: 永宣 树立典范 明代北京的藏传佛教造像艺术是在帝王们的扶持下首先在宫廷开展起来的。明代金铜佛像的宫廷造像开始于永乐皇帝。永乐时期是明朝经营西藏关系的重要时期,也是明朝治藏政策的完善与定型时期。到了宣德时期,宫廷造像的规模明显不如永乐时期,现存的宣德时期造像其数量不足永乐造像十分之一。 中国佛教雕塑艺术在唐代时达到高峰,宋以后,汉地佛教雕塑艺术式微,到了元以后几乎乏善可陈了。
学艺感言
作者: 卫祖荫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十年代   六十年代   田园风格   俄罗斯   印象派画家   列维坦   感言   巴比松画派  
描述: 就读,我又非常喜爱法国巴比松画派诗一般的田园风格,喜爱印象派画家的轻松的笔触描写大自然的阳光……我以为追求艺术的真、善、美应该是始终如一的目标。
画夺江山,江山不如画
作者: 厐均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艺复兴   个位数   油画艺术   水彩画   色彩   风景画家   抽象表现   影响力  
描述: 1775—1851),他一生作品两万余幅,在他创作的盛期,以油画为主,表现光为核心,用抽象表现的方式,模糊轮廓而消失造型,笔法新颖活泼,色彩单纯。法国印象派表现光和色彩的辉煌成就,最初应该受到泰纳追求光的效果使色彩富有迷人的魅力之启示。
古代工笔人物画的意境表现
作者: 陈濯非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思想感情   情景交融   古代   描写   蔡文姬   艺术形象   中国画   绘画   表现方式  
描述: 绘画上一提到意境,往往容易使人想到山水画或花鸟画,似乎人物画并不需要意境。其实不然,山水画和花鸟画有意境,人物画也有意境。"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①,在传统中国画漫长的创作实践和丰富的绘画理论中,意境所占的比重是相当大的,意境已成为包括人物画在内的整个民族绘画的美学特色,创造意境是中国画区别于其他画种的
浅谈工笔画中“随类赋彩”的精神
作者: 叶丽美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六法   工笔画   谢赫   画品   色彩审美   应物象形   色彩观   绘画创作   随类赋彩  
描述: 南齐谢赫在《画品》谓"六法"云:"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摹写是也。""六法"是谢赫对汉末至梁的绘画创作与品第判定的依据,反映出谢赫时代
一派崇高肃毅之气
作者: 汪为胜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气韵生动   品评标准   艺术哲学   《笔法记》   性格特征   崇高   艺术形象   艺术审美   绘画   写意  
描述: 应当说,"写意"不是专门赐于艺术哲学享用,竞也成为绘画形式中艺术审美的品评标准。谢赫早在《古画品录》中提出"八法"之首的就是"气韵生动",那就是要求人物画有生动的艺术形象,把描绘对象的神情风貌
李学明
作者: 老圃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系列   丰富   感觉   开拓   人物画   造型   新思路   风格   作品  
描述: 学明的画让人感觉耳目一新,他的画造型非常讲究,非常洗练,而且形象相当传神,笔墨也非常老道,尤其是礼佛图系列,可以说是开拓了他作品的一个新思路。现在的人物画五彩纷呈,风格比较丰富,学明的人物画是独树一帜的,这一点非常可贵。
现代抽象图形在传统青花瓷器中的体现
作者: 彭浩强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器形   抽象图形   体现   传统青花   现代  
描述: 的多元化的需求方向进行创新,创作意识和审美观念都充分体现了现代人的观念特征。传统青花器形与现代抽象图形的融合使得青花瓷器在应用、欣赏等领域得以拓展,当代的艺术形式、艺术语言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得以充分
象征主义对中国当代雕塑的启示
作者: 谢恒强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世界   现代艺术   文艺思潮   艺术史   中国当代   19世纪末   象征主义   雕塑  
描述: 象征主义作为欧洲19世纪末一个重要的文艺思潮,它直接改变了其所处时代的艺术面貌,并且深刻地影响了欧洲现代艺术的发展.它构建了一个充满寓意和幻想的引人入胜的艺术世界。艺术开始进入一个“没有观念就不能
< 1 2 3 ... 76 77 78 ... 90 91 9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