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艺术批】搜索到相关结果 158 条
-
波德莱尔的应和论及其他
-
作者:
郭宏安
来源:
法国研究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想象力
创作方法
道德
灵感
十九世纪
恶之花
诗歌理论
波德莱尔
应和论
艺术批评
-
描述:
波德莱尔是一位创作伊始就具备了一套明确完整的理论的作家,《恶之花》仿佛一枚琢磨得玲珑剔透的钻石一样的在众多的平面上反映出他的诗歌理论的不同侧面。他并未写出系统的理论著作,他的思想和观点散见于大量的画评、书评、函札和诗篇之中。他的深刻、敏锐、准确和渊博,使他成为法国十九世纪最重要的批评家之一。有的学者甚至认为,波德莱尔就是法国“十九世纪最大的批评家”①或者“十九世纪最大的艺术批评家”.②
-
中国水彩画在当代艺术语境下的创新发展
-
作者:
黄文静
来源: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彩画技法
西方绘画
中国传统文化
水彩画家
绘画语言
中国水彩画
艺术批评家
西方国家
审美标准
艺术语境
-
描述:
水彩画最早源自西方国家,以写实表现作为主要目的,可水彩画的颜料介质是水,呈现有别于油画的特色,进而成为自身所具有的绘画语言方式及审美标准。比起西方国家,中国的水彩画虽发展较晚,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为水彩画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东方土壤。西方的许多艺术批评家曾指出,"将来要依靠东方文化的精神来拯救西方艺术"。所以中国的水彩画家更应该珍惜优秀的传统文化。
-
迈步油画艺术的至圣境界:中国“画坛天马”胜利
-
作者:
任毅
来源:
中国社会组织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丁正耕
王洛宾
油画艺术
油画笔
彩衣
祖国母亲
艺术批评家
雪域高原
油画界
中国画坛
-
描述:
胜利笔下,那些雪域高原的花草山石、蓝天白云,都是祖国母亲庄严秀美的七色彩衣;那些轻蹄阔步的骆驼骏马,都是无声巡逻戍边的铁血战士。胜利用油画笔画出母亲的宁静安详,画出母亲深邃无边的美丽与慈爱。深深热爱祖国母亲的胜利,将自己比作一匹不停行走在万里边疆的战马,一匹行走在油画中至圣至美境界里的骏马。"西部歌王"王洛宾曾赞誉胜利:"用真情绘画的大画家,一位中国画坛的天马。"艺术批评家丁正耕点评:"胜利为中国油画界创造了那种广阔干净、令世人向往的至圣境界。"
-
吴鸿的艺术网站三级跳
-
作者:
王功勋
来源:
世界发明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级跳
国际
批评标准
艺术家
网站
当代艺术
批评家
互联网
艺术形式
艺术批评
-
描述:
人物名片吴鸿,出生于1968年,先后接受汉语言文学和雕塑专业的教育,参与建立美术同盟并担任主编,后任雅昌艺术网总编;今年从雅昌艺术网离职后创建艺术国际。吴鸿是一位有着敏锐思维和独特视角的艺术批评家,一贯坚持独立的学术化批评标准,不趋权势和权威。在他作为一位独立策展人的身份所策划的一系列展览中,积极关注艺术发展的新动向,并不遗余力地推介年轻而有思考的艺术家。
-
语境、现象与“问题意识”:回望山东油画30年
-
作者:
孔新苗
来源:
齐鲁艺苑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东油画
创作美学
改革开放30年
艺术批评
-
描述:
在全国油画创作背景中切割出山东油画,不在于去建构地域符号样式假设,或提出今后应该的道路设计,而是力求通过回望30年,将发展的问题意识设定在具体历史过程、创作现象中,以求建构山东油画更加开放的、在创作美学上更加自觉的文化氛围。为此,批评与创作的互动十分重要。
-
现代重彩画的人体艺术探索
-
作者:
张小鹭
来源:
国画家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原生状态
工笔画
工笔重彩画
现代重彩画
美术史
当代
复兴
人体艺术
文人画
艺术批评
-
描述: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工笔重彩画的复兴与繁荣是当代中国画坛极为引人注目的现象。作为中国画的原生状态,工笔画在中国美术史上曾经有过长期的辉煌,也经历了文人画大兴之后的衰落。我刊特请张小鹭先生主笔,开设重彩画研究专栏,介绍其对国内外工笔重彩研究的成果。此外,如何看待工笔重彩的复兴,当代工笔重彩应如何发展,我刊将在“艺术批评”栏目中开展讨论,欢迎广大读者积极参与。
-
电视纪录片的色彩语言
-
作者:
刘贺娟
来源:
记者摇篮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然界
情感
色彩语言
创作者
电视纪录片
艺术形式
追求真实
色彩基调
电视理论
艺术批评
-
描述:
电视纪录片是纪实的艺术,它在讲述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往往能够达到创作者和欣赏者的情感上的共鸣。在电视理论界认为,电视纪录片除了追求真实的情感之外,还有一个追求美的艺术形式的问题,本文就试图探讨色彩语言在电视纪录片的创作中发挥的作用。由黑自转向彩色是电视的一个巨大的进步,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里,自然界的颜色能充分的调动人的情感。电视的画面最真实地体现了世间万物的颜色。美国的艺术批评家罗斯金曾经这样描绘色彩:“任何头脑健全,性情正常的人,都喜爱色彩,色彩能在人心中唤起永恒的慰籍和欢乐,色彩在最珍贵的作品中,
-
“风景”看好 尚可“欣慰”:第三届中国油画年展侧记
-
作者:
张晓军
来源:
文化月刊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
学术委员会
艺术家
批评家
学术性
获奖作品
东方艺术
全国性
中国油画
艺术批评
-
描述:
筹备一年有余的全国性油画大展——第三届油画年展于1995年12月27日至1996年1月7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隆重举行。展前参展作品的名单和获奖作品的评审结果便提前揭晓。冷军的《世纪风景》、杨成国的《戏剧·三国》和徐晓燕的《秋季风景》分获金奖,而
-
申玲,王玉平油画作品
-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化月刊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
学术委员会
艺术家
批评家
学术性
获奖作品
东方艺术
全国性
中国油画
艺术批评
-
描述:
申玲,王玉平油画作品
-
进取与变革中的当代油画
-
作者:
张晓军
来源:
文化月刊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
学术委员会
艺术家
批评家
学术性
获奖作品
东方艺术
全国性
中国油画
艺术批评
-
描述:
进取与变革中的当代油画
<
1
2
3
...
11
12
13
...
14
15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