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艺术批 】搜索到相关结果 158 条
社会学转向中的艺术批评与雕塑
作者:
暂无
来源:
山花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学转向
雕塑
艺术批评
描述:
~~
"物性"、"心性"与"视觉性":"雕塑"的新的可能性
作者:
鲁明军
来源:
山花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学转向
雕塑
艺术批评
描述:
"物性"、"心性"与"视觉性":"雕塑"的新的可能性
荒诞香蕉
作者:
Caspar Sun Kim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等艺术
拼贴
艺术批评家
美国广告
艺术革新
泰特美术馆
艺术创作
波普艺术
创作方式
艺术主题
描述:
画廊和博物馆,面带严肃表情的观众,艺术批评家和艺术学会构成了制度森严的西方高等艺术世界。不过,崛起于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引发的现代主义却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思维爆炸,在视觉领域里开启了多元的创意思路。无论是艺术主题还是创作方式,艺术家都竭尽所能希望可以革新艺术,打破陈规。Collage(艺术拼贴)由来已早。早在公元前两百年的中国,当纸张第一次被国人发明的时候,这种技术就得到了应用。不过根据英国泰特美术馆的在线艺术术语词典,真正把collage运用到艺术创作中却是20世纪的事。在探讨绘画和雕塑之间
吴松油画静物的公众接受
作者:
邵宏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公众
静物
当代艺术
商品属性
拍卖会
油画
艺术批评
描述:
当代绘画在二战结束后迅速建立起与公众互动的有效机制主要靠着四个因素:博物馆、展览会、艺术交易和艺术批评;(参见Masterpieces of Western Art.ed.Ingo F.Walther[Koln:Taschen,2007],p.617)在这四个相互关联的因素中,真正属于公众主动接受的只有博物馆和艺术交易。但在今天看来,博物馆和包括由艺术批评家兼策展人主持的各式展览,无论如何都摆脱不了所谓机构批评(Institutional Critique)的强力干预;而这种干预又无一例外地以艺术批评话语权拥有者的私意为左右,由此,唯有画廊和拍卖会因艺术的商品属性才实在地将对艺术的评判权交给了公众——这才是当代艺术的精神。换言之,当代艺术在画廊和拍卖会的交易表现才能真实地反映公众在参与艺术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艺术判断及趣味。讷于言却又特立独行的香港画家吴松(1963年生)很难受到机构批评的关注,但他的油画静物却通过拍卖会而逐步获得公众的艺术接受。
李丰雄油画作品在广州展出
作者:
高勇
来源:
人民之声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编辑部
作家
广州
艺术历程
青年画家
广东省
作品
油画
音乐欣赏
艺术批评
描述:
8月8日,由广东作家书画院、《作品·诗书画》编辑部主办、本刊艺术总监、艺术批评家、青年画家郑旭彬策划的"李丰雄教授油画作品暨古典音乐欣赏会"在广东作家书画院展厅隆重举
市场火热 批评失声——写在景德镇市陶瓷评论家协会成立之际
作者:
吴爱华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陶瓷
艺术市场
失声
不负责任
金融危机
批评家
价格体系
评论家
中国股市
艺术批评
描述:
在全球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和中国股市"疲软"、楼市"调控"、经济"通胀"的今天,艺术市场的火爆,令艺术界、投资界、收藏界为之兴奋不已。但与此相反的,却是艺术陶瓷批评集体失声,集体无语!众所周知,艺术品市场的建立和健全,必须依靠正常的运行机制。而艺术批评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当前艺术品价格体系较为紊乱,分析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一是一些批评家、媒体人员不负责任地胡乱
谁的时代 谁的肖像
作者:
林霖
来源:
颂雅风(艺术月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代
发展历程
肖像
艺术博物馆
艺术家
艺术创作
主线索
作品
中国当代艺术
艺术批评
描述:
"时代肖像——当代艺术30年"于8月17日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开幕。由副馆长李旭策展,展期近3个月。这也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开馆后第一个独立策划的大型展览,以肖像为主线索,涵盖绘画、雕塑、装置、录像和摄影等形态,共计117位参展艺术家,212组近千件作品,全景式呈现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
寺上美术馆开馆展梳理中国当代雕塑三十年
作者:
暂无
来源:
华人世界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当代雕塑
策展人
三十年
胡萝卜
艺术史学
顺义区
美术馆
非盈利性
地平线
艺术批评
描述:
2011年11月5日,北京顺义区的一家民营非盈利性美术馆——寺上美术馆在经历了两年多的改造后,终于迎来了它的开馆展"清晰的地平线——1978以来的中国当代雕塑"。展览由青年策展人何桂彦策划,艺术史学者易英、艺术批评家殷双喜任学术主持。
浅论油画市场的艺术批评
作者:
赵男
来源:
华章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市场
现状
原因
艺术批评
描述:
中西方历史上都出现过意义深远的艺术批评。我国古代的艺术批评渗透着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如以能、妙、神、逸四品来品评绘画;又以“苍润”、“气韵”来评价作品的格调,注重节律,关于形式方面则不为最高标准。还有一点,在审美标准上有着历史继承性。如南朝谢赫提出的“六法论”的批评原则沿用千年。我国从古至今出现了不少品评专家:荆浩,郭熙,董其昌,到现代的宗白华都是理论和实践的大家。西方艺术批评史上,则更着重于如何准确而生动地表现客观事物,如古希腊赫拉克利特,柏拉图,苏格拉底等所持的观点。后来,黑格尔站在哲学和美学的高度上,将艺术划分为象征、古典和浪漫三个阶段。19世纪印象主义出现后,艺术批评开始强调表现视觉印象和自然光,研究色彩和光学。现代艺术流派使艺术批评注重主观表现和形式风格的多样化,动摇和否定了传统艺术观念和审美理想,具备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今日之神话 关于庞茂琨个展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拍卖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话
硕士学位
执行董事
美术学院
四川
学士学位
批评家
油画创作
美术馆
艺术批评
描述:
1963年出生于重庆1985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硕士学位现任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2010年9月4日-9月12日,由上海美术馆和99艺术网主办,成都K空间协办的今日之神话---庞茂琨个展在上海美术馆隆重展出。开幕当天,亲临现场的嘉宾有艺术批评家高名潞和吕澎、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保利拍卖执行董事赵旭,以及来自成都、重庆、北京、台湾等地的众多收藏家和专业艺术人士。此次展览经过近一年的准备,由批评家鲁虹策划,俞可担任学术主持,展出了庞茂琨2009-2010年创作的油画作品,以及他为这些油画创作所绘制的草图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