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绘画及雕塑的自我瓦解:克莱门特—格林伯格所实现的前卫方案
作者: 王南溟   来源: 美术馆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大历史事件   遗忘   历史题材   记忆   主流意识形态   艺术家   当代艺术   历史与现实   抵抗   艺术批评  
描述: 一、单调:抽象表现主义的立足点与克莱门特—格林伯格的批评理论以《前卫与庸俗》和《走向更新的拉奥孔》作为格林伯格的前卫方案,也了解了格林伯格的批评方向要让美国抽象超越欧洲,那么,抽象表现主义在什么意义上超越了欧洲的抽象绘画,除了那些抽象表现主义的作品,我们还可以看到抽象表现主义的批评家克莱门特·格林伯格的理论阐述,尽管当时格林伯格都是用短评的形式来发表他的观点的,却是非常清楚地说出了他为什么要抽象表现主义的理由,尽管他叫抽象表现主义为美国式绘
《皇天后土》
作者: 乔迁   来源: 收藏投资导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批评家   感官刺激   艺术潮流   个人创作   当代艺术界   当代艺术家   动物雕塑  
描述: 在这波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盛行的当代艺术潮流中,艺术只剩下感官刺激或观念游戏,诗意和美感成为艺术家回避、调侃乃至批判的对象。然而,乔迂是个例外。他是中国当代艺术界中少数坚持追求诗意和美感的雕塑家之一。乔迁的例外不仅没有让他过时,相反,在我看来,他比大多数追赶潮流的当代艺术家显得更当代。彭峰北京大学教授著名艺术批评家这些年我创造了不少动物为主题的雕塑,比如《汉代的记忆》、《雄风》、到去年的《霄汉长风》、《皇天后土》等等。然而,说是动物雕塑,总感觉词不达意,我想通过塑造表达的东西和动物本身相去甚远。动物应该是我驾
艺术批评的准则(上)──评瓦萨里《最著名的画家、雕塑家、建筑家传略》
作者: 杨永芳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米开朗基罗   艺术家   《名人传》   艺术品   雕塑家   修辞学   建筑家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达·芬奇   艺术批评  
描述: 艺术批评的准则(上)──评瓦萨里《最著名的画家、雕塑家、建筑家传略》杨永芳一、导言艺术批评准则的意义无可否认,有一些艺术家讨厌批评,拒绝准则。但是,我认为既然是群体性、社会性的人类,就需要与别人沟通,就需要别人的了解。况且,如果我们承认自己是不完美的...
艺术批评的准则(下)——评瓦萨里《最著名的画家、雕塑家、建筑家传略》
作者: 杨永芳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拉斐尔   米开朗基罗   佛罗伦萨   西方美术   批评标准   艺术家   《名人传》   建筑家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艺术批评  
描述: 艺术批评的准则(下)———评瓦萨里《最著名的画家、雕塑家、建筑家传略》杨永芳三、瓦萨里批评准则的局限与矛盾、史学观与个人趣味的影响瓦萨里相信,艺术家象人体一样:有诞生、成长、衰老和死亡的过程。他论述了艺术从“起源”至中世纪的“死亡”,以阐明历史的循...
约翰·迪安德烈亚
作者: 吉姆·华生   王宏建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收藏家   约翰   纽约   七十年   写实主义   艺术史   雕塑家   作品   艺术批评  
描述: 随着七十年代初期的写实主义重新唤起人们的兴趣,不可避免地,再次出现了研究人体的热潮。正当一些画家还就裸体问题进行喋喋不休的争论时,一位雕塑家已经脱颖而出,站在了这一运动的前列。这位雕塑家就是约翰·迪安德烈亚(John DeAndrea)。 1968年,他在纽约的OK哈里斯画廊陈列了自己的第一件作品。随后的几年间,他的大作在许多重要的展览上不断出现,其逼真的雕塑震惊人世,为此,他获得了国际的声誉。博物馆和收藏家们纷纷订购他的作品,需求量数以十计。但与此同时,艺术批评界和艺术史家们却对其作品的正当性表示出关切和忧虑。
问道:黄礼攸作品展研讨会纪实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画   策展人   美术学院   问道   当代艺术   湖南省   湖南大学   作品   中国油画   艺术批评  
描述: 黄礼攸,1973年生于湖南醴陵。1998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03年结业于中央美院油画系第十二届助教研究生班。现为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湖南省画院院聘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会员。
英雄时代二 布面油画
作者: 马轲   来源: 中国艺术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画   策展人   美术学院   问道   当代艺术   湖南省   湖南大学   作品   中国油画   艺术批评  
描述: 英雄时代二 布面油画
极致写实和独立艺术品格:李乃蔚的工笔人物画
作者: 邵大箴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写实手法   艺术作品   艺术家   审美需求   艺术创作   绘画   艺术品格   艺术多元化   艺术批评  
描述: 李乃蔚是一位绘画多面手,工笔、写意、素描、白描俱能,尤以工笔人物见长,且以极致写实手法在画坛独树一帜,并引起广泛反响,且影响越来越大,褒奖者众,质疑和批评者亦有之。艺术家的创作在社会上有不同的评价,而不是轻易给予否定,这是正常现象,更是社会民主化和艺术多元化的标志之一。众所周知,在学理上艺术批评不可能持一个标尺衡量一切创作,因为人们的审美需求广泛而多样,而艺术家作品之异彩纷呈,犹如自然
新时代背景下的工笔画表现方式探微
作者: 王海滨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写实手法   艺术作品   艺术家   审美需求   艺术创作   绘画   艺术品格   艺术多元化   艺术批评  
描述: 中国画有着独特的审美系统和审美标准,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同步,其中工笔画是极具特色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工笔画发展至今,西方写实主义的进入与互联网"读图时代"的到来,对其表现形式和精神内核都产生了影响.但是,中国画的发展万变不离其宗,只有把研究落脚于人文精神之上,以体现作品的绘画性和精神性,表达方式才会自然而柔和;而以新奇的视觉效果、过分注重物像的物理特征取悦于人,忽视中国画的独特性,则易导致失去工笔画的艺术精神,迷失了方向.
2009中青年美术家海外研修工程成果初见分晓
作者: 张雪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交部   海外   艺术史学   中国艺术   中青年   工程成果   中国当代   美术家   中国美术   艺术批评  
描述: 在辛卯农历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之际,已成功运行两年之久的中国中青年美术家海外研修工程的初步成果瓜熟蒂落。先期归国的首批8位研修人员业已完成各自既定研修计划,交上一份沉甸甸的答卷。1月27日,其中的7位
< 1 2 3 ... 13 14 15 1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