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双帆迎日
作者: 暂无 来源: 辅导员(中下旬)(教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校园   舞蹈团   北京市朝阳区   艺术团   师生   素质教育   艺术氛围   韵律感  
描述: 北京市学生金帆艺术团为引领,在朝阳这片教育的沃土上,乘风破浪、扬帆远航、迎接每一天旭日东升的希望,谱写着素质教育的华彩乐章
充分认识和看待开卷考试
作者: 熊建华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开卷考试   创造性思维   开放性试题   对策   素质教育  
描述: 通过对近几年来我省中考政治试卷的分析、归纳、总结,得出应如何解答开卷考试中的开放性试题的结论及相关建议,从而最终使学生各方面能力得以全面提高。
论现代普通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
作者: 唐达鹏   来源: 艺术教育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普通艺术教育   素质教育  
描述: 拿到这款由人因科技有限公司新近推出的这款6713精灵鼠标,不得不感叹科技的发展,一款光电鼠标竟然可以做得这么小巧。这款鼠标的全长仅为5cm,产品最宽的地方也不过只有3cm,完全称得上是小巧玲珑。6713精灵鼠标设计也很新颖,采用的圆弧造型,使用起来轻松便捷,操控感极
试论陶瓷美术教育
作者: 冯绍华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陶瓷文化   陶瓷美术教育   素质教育  
描述: 试论陶瓷美术教育
浅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作者: 章荣庆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生   创新能力   创新精神   培养   素质教育  
描述: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应该而且可以面向全体学生 ,必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基础 ,应该而且可以从基础教育抓起 ,要重视英才教育 ,必须实施主体教育和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
作者: 杨小桦   陈克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本科教育   扩大招生   毕业创作   毕业班   美术学院   当代艺术   全面开放   素质教育   基础教学   雕塑  
描述: 未来扩大招生创作课教研的一次尝试。往届十几个人的毕业班,任课教师都希望在毕业创作上尽己所能,展示成果,教师竭尽全力帮学生出想法、出手法、结果毕业作品成了教师作品的复制品。扩大招生后本科生的教育模式将由精英教育转为素质教育、当代艺术的发展也不允许艺术教育停留在摹仿前辈的层面上,面对未
“泛雕塑”概念的当代意义与文化支点——及其与公共艺术的关系
作者: 翁剑青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本科教育   扩大招生   毕业创作   毕业班   美术学院   当代艺术   全面开放   素质教育   基础教学   雕塑  
描述: “泛雕塑”概念的当代意义与文化支点——及其与公共艺术的关系
走进韩国
作者: 许青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艺家   韩国   艺术家   雕塑家   雕塑公园   雕塑艺术   访问   素质教育   美术馆   艺术氛围  
描述: 金秋十月,天高气爽.  利用2005年国庆黄金周的假期,以<雕塑>杂志社范伟民社长为首一行3人访问了韩国,在本社驻韩记者文集先生陪同下先后访问了国立现代美术馆、三星美术馆、GANA画廊和首尔大学校美术大学雕塑专业.所到之处,洋溢着浓浓的友情.热情的接待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和回忆,借此整理文稿,与读者分享其行之观感.……
七月入营文学社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文(下半月)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文化   编辑出版   中学生   文学社   领队   章克标   素质教育   范蠡   文化意蕴   郁达夫  
描述: 五彩螺营地营地领队:朱伯荣文学花开"吴越角",声名鹊起"五彩螺"。范蠡湖水文化汁,骄子挥毫写新歌。著名作家茅盾、郁达夫、章克标、金庸就读过的历史名校嘉兴一中。校园里有一条散发着浓郁文化意蕴的范蠡湖。传说春秋末期,协助越王灭吴后,范蠡携同西施退隐,住在这个湖边。每天早上,西施梳洗后,将脂水倾
试论中国素描教学的历史发展和现状
作者: 徐应枝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教育   美术教育   课程设置   相结合   设计素描教学   美术教学   农村中学   造型艺术   素质教育   审美能力  
描述: 素描—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从开始学习绘画到以后从事美术工作,它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作用。同时素描又是一门科学,其中包括解剖学、透视学、光学、立体投影法以及几何学中某些原理的应用,从而使得造型艺术得到重大发展。弗朗西斯柯·巴切柯曾说“,素描乃是一门课程,它甚至是以极端的努力方可通晓,必须通过一再顽强的斗争方可掌握”。观素描教学在我国近百年的发展,不难发现中国素描教学基本上都是跟在别人后面学,没有形成自己的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尤其在当代更没能够很好地承担起对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的职责。一、中国近现代的素描教学中国近现代素描教学最早可追溯于留日归来的近代美术先驱之一的李叔同,他在1912年就任浙江高级师范图画手工专修科主任教师时即开设素描、油画、水彩、图案、西洋美术史等课程。李叔同是开创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实施素描写生的先行者。1912年西画家刘海粟等人创办我国第一所美术学校——上海美专。当时的素描教学讲究明暗不画背景,采取线面结合的表现方式,存在早期素描中普遍产生的结构不甚严谨、形体比较硬化的痕迹。对中国素描发展贡献最大、影响最广的当推著名画家和艺术教育家徐悲鸿。徐悲鸿极为重视素描,主张素描与色彩应完美结合...
< 1 2 3 ... 5 6 7 ... 12 13 1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