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当代油画
作者: 鲁虹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介绍性   当代油画   艺术史   中国当代   20世纪90年代  
描述: 此文是鲁虹先生根据正在撰写的《中国当代艺术史:1978—1999》书稿改写而成。因版面有限,作者删节了一些相关艺术群体、展览、作品与个人的介绍性文字,特此说明。
真存与冷凝:刘仁杰的油画艺术
作者: 于艾君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学观     模式化   油画艺术   话语体系   价值本体   类型化   20世纪80年代  
描述: 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尽管多种美学观并行,但那时的实践无疑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点,即画家们都在以一己的方式拉开与既往类型化、模式化艺术的距离。春风已经苏醒,艺术重新回到人性的母题和价值本体。可以说,1990年前后,在官方美展的话语体系里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当代油画(下)
作者: 鲁虹山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介绍性   当代油画   艺术史   中国当代   20世纪90年代  
描述: 此文是鲁虹先生根据正在撰写的《中国当代艺术史:1978—1999》书稿改写而成。因版面有限。作者删节了一些相关艺术群体、展览、作品与个人的介绍性文字。文章分上、下两篇刊发,上篇发表子本刊2013年第四期,此次刊发为下篇,特此说明。
活着的历史:当代艺术亲历记(五)
作者: 彭德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   艺术展览   当代艺术   活着   青少年宫   青年教师   20世纪90年代   《光明日报》  
描述: “’85新潮”以来,中国的艺术展览呈几何级数增长。20世纪90年代,北京各种类别的展览,包括老干部书画展,每年多达五千个。而今的北京,每个月的展览就可能多达五干。不过三十年来,值得议论和铭记的展览不多。通过记忆的筛选,我自己参与、主持、评议或关注过的展事,大略如下。湖北青年美术l谛1986年11月湖北青年美术节,由唐小禾主持,武汉、黄石、襄樊、十堰、恩施、成宁、孝感等八个城市同时开幕。五十个自发组织的群体参与,作品自选,成为跨区域的自由艺术展。儿群体、黑色星期五、根号2……艺术群体的名称五花八门。一群唱着少年先锋队队歌的小学生,在女教师们的带领下,来到武汉青少年宫参观展览,接受艺术熏陶。孩子们进了根号2的漆黑展厅,一对等身男女裸体油画呈现在他们眼前,老师厉声说:不许看!学生们齐刷刷地把头扭了过去。继续窥视者,被老师亲手把头扭了过去。《光明日报》记者、社会活动家戴晴参观湖北省美术院展出的儿群体展,对题为“黄昏已经到了”的展览前言特别欣赏,到处打听撰写人。撰写入是湖北美院青年教师曾春华,刚毕业于四川美院。此前有人对我讲,曾春华很狂妄,声称湖北没有理论,自己是来拯救湖北美术界的,我说《美术思潮》就需要这样的作者。1989年学潮平息不久,如果曾春华不被学院除名,将会继王林和吕澎之后,成为最有影响的四川籍批评家。
天马行空,独往独来:关于于凡的雕塑艺术
作者: 冯博- Fellg Boyi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轮回   天马   个人创作   采访者   20世纪90年代   雕塑艺术  
描述: 于凡说:“我的创作开始具有真正意义上的个人面貌和语言,是从2000年开始的。在中国,十二年是一个轮回。”(见《于几:雕塑可以把你唤醒——关于2012造型提名展及个人创作的对话》CAFA艺讯网,采访者:朱莉)轮回之前的20世纪90年代
沃尔夫冈·菜普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间要素   天然物质   精神内涵   沃尔夫   象征意义   装置作品   天然材料   20世纪90年代  
描述: 德国艺术家沃尔夫冈·菜普擅长以天然材料来创作雕塑与装置作品.如蜂蜡、大理石、木头、大米、花粉等。学医出生的莱普从这些天然物质中发现表象的象征意义,探索生命的本质。他从1977年开始用花粉创作,此后便于每年春夏,在德国南部的小村庄附近采摘花粉。这一孤独的、仪式化的过程,也为其作品赋予更丰富的时间要素和精神内涵。此次存纽约现代艺术馆展出的榛子花粉,是莱普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收集的。
杜尚的《大玻璃》与现成品
作者: 阿特鲁·施瓦茨   石倩   吴蔚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1954年   杜尚   20世纪   雕塑作品   玻璃   机械装置   成品   50年代  
描述: 要评价杜尚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到底有多大的影响,我想要以我熟悉的20世纪50年代纽约艺术圈为例。其中尤以年届四旬的约翰·凯奇最为突出。凯奇是“偶发音乐”的先驱,开创了电音和非标准乐器的演奏先河,例如常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加料钢琴”,即在琴键中夹入螺钉、橡胶、塑料等以发出锣、锤和各种金属响声。同样具有代表性的还有贾斯帕·约翰斯和罗伯特-劳森伯格。约翰斯以现成品制作的“肖像”(例如1954年至1955年创作的以美国国旗为标志的系列作品)与同时期的镀铜啤酒罐系列为他赢得了广泛的声誉。而劳森伯格也是利用现成品的好手,比如他的《融合绘画》(1954—1955)以及加入机械装置的雕塑作品《换气扇》和加入声响设备的《神谕》(1963)。
市场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艺术   20世纪   艺术市场   当代艺术   投资方向   秋季拍卖会   发展趋向   中国油画  
描述: 嘉德将首推中国油画及雕塑门类拍卖专场 日前,中国嘉德(香港)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对外宣布,在中国嘉德(香港)2013秋季拍卖会中,将首次推出中国油画及雕塑门类的拍卖专场——“中国20世纪及当代艺术
20世纪美国电影中的华人形象分析
作者: 张文星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0世纪   华人形象   美国电影  
描述: 作为一门视听艺术,电影可以跨越时空和地域,糅合不同的文化和观念.近年来好莱坞对于中华文化的疯狂挖掘,将大量的中国元素融入到其电影创作之中,电影中华人形象也日趋正面化.回顾好莱坞电影的历史,表现华人和中国的历史近110年.本文以20世纪美国电影中的华人形象为切入点,探讨20世纪几个不同时期华人形象的形成及历史演变,厘清电影艺术对国家形象塑造的意义,以便更好地将中华文化推广到世界,也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黑白东西:朱乃正的油画山水
作者: 曹星原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家   20世纪   山水   文化艺术   朱乃正   70年代   60年代   色彩特征  
描述: 近几十年油画一直是国内的文化艺术宠儿。油画家朱乃正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即以油画《金色季节》得名.70年代初又以最能代表其清新明快色彩特征的《新曼巴》在举目皆是“红光亮”的政治绘画海洋中令人瞩目,80年代的《国魂:屈原颂》又在全国美展获奖;
< 1 2 ...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