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浅述20世纪建筑设计艺术
作者: 余捷妮娜   来源: 山花·下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本质   设计   中国工艺美术   实用美术   日本留学   中国化阐释   学习对象   20世纪前期  
描述: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美国产生了影响力广泛的新艺术运动,它的波及面从建筑、服装、平面设计到绘画、雕塑艺术等.新艺术运动从1895年法国开始,逐步蔓延到意大利、法国、德国、美国等10多个国家.它抛弃了传统装饰风格,完全不同于工艺美术运动重视传统上中世纪的歌德风格那样,新艺术重视自然,向自然的万物形态发展,主张不存在直线以及自然中没有完全的平面,并且在装饰风格上突出自然,表现曲线有机形态.
莎乐美的诱惑:纪念德国印象派画家科林特诞辰150周年
作者: 李力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生涯   纪念   印象派画家   莎乐美   版画作品   德国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描述: 德国画家洛维斯·科林特是活跃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画坛的著名油画家,留下了约4000件油画、水彩,素描、版画作品。在其长达40年的艺术生涯里,他的艺术从学院派写实风格,逐渐转向激情四溢的印象主义和表现主义风格,但他和印象派及现代主义艺术团体并没有过直接的联系和接触,其独特艺术风格的形成得自特立独行的探索。他生前没有追随同时代最新的艺术风潮,艺术语言和创作题材似乎与时代脱节,但人们为其作品本身的魅力所感染,艺术史家则长期不知如何为其定位。2008年,值科林特诞辰150周年之际,巴黎的奥塞博物馆为他举办了大型回顾展,正式将其定位为一位特殊的印象派艺术家。本期〖国际视野〗刊发李力的文章较为深入地描述了科林特的丰富艺术成就。
表现的形式与形式的意味:沈行工的油画艺术
作者: 漠及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事性   20世纪90年代以来   绘画风格   油画艺术   个性因素   意味   本体语言   作品  
描述: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沈行工的绘画风格有了明显的变化。从他近十年创作的作品来看,沈行工似乎有意识地在回避他原先的作品中的那种主题性或叙事性,转向了更为注重油画本体语言
20世纪初叶的海派艺术与文人瓷画
作者: 张甘霖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0世纪初   海派艺术   文人瓷画  
描述: 本文从海派艺术风格对20世纪初文人瓷画风格的影响、海派艺术的社团性对文人瓷画社团形成的影响、海派艺术对文人瓷画创作持续的影响力等方面展开研究,试图解析其间的内涵与价值,为现代文人瓷画家革新传统,寻求文化渊源并提供理论思考。
公共艺术的观念
作者: 孙振华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   环境艺术   20世纪90年代   城市雕塑   60年代   概念   公共艺术  
描述: 目前,人们对于公共艺术的理解大多是从艺术学的角度入手的,即将公共艺术看成是一种美化环境、装饰空间的艺术;人们关于公共艺术的理解以及实现公共艺术的手段、方法都是艺术学的。我们认为,公共艺术作为一种当代艺术的方式,它的观念和方法首先是社会学的,其次才是艺术学的,公共艺术与一般城市雕塑、环境艺术、景观艺术相比,它在观念上需要完成由艺术学向社会学的转型。
印象主义的中国诠释——20世纪前期西湖题材油画
作者: 林佩佩   来源: 艺术探索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印象主义   西湖题材   20世纪前期  
描述: 20世纪前期以西湖为题材的创作为数众多,本文就这一现象进行探讨,并结合20世纪前期的时代背景思考其与印象主义的关系。
写意与抽象:杨志坚油画释读
作者: 殷双喜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释读   驾驭能力   抽象   杨志坚   写意   代表作品   20世纪90年代初  
描述: 杨志坚1961年生于湖南长沙开慧乡;1984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02年至2004年国家教委公派访问学者,留学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湖南油画学会副主任,湖南师范大学副教授;2008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杨志坚作品集》。
新中国十七年(1949—1966)油画民族化的形式探索
作者: 李昌菊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式探索   新中国   艺术家   民族化   中国文化传统   批判精神   20世纪后20年   中国油画  
描述: 当我们回望新中国60年美术事业的发展历程,艺术家们始终以笔墨当随时代的精神,用如椽巨笔为新中国的成长绘出多彩画卷。作为舶来画种的油画,如何与中国文化传统、审美习惯相适应以实现油画的民族化,成为艺术家自觉思考和广泛实践的时代课题。李昌菊的《新中国十七年(1949—1966)油画民族化的形式探索》一文,即着重剖析了中国油画为实现民族化的目标而在表现语言上所作的探索和突破。而陈明的《批判精神下的台湾当代艺术》,则将审视的视点放在20世纪后20年,以批判精神为阐释核心,向我们呈现出当代台湾丰富而自为的艺术景观。
中国“新绘画”的装饰性探究
作者: 王利民   来源: 美术向导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体制   传统艺术   20世纪   文化传统   装饰性   创作观念   中国   绘画  
描述: 在20世纪,无论西方还是中国,都在颠覆传统艺术的基础上进行着各种实验,但中西因为文化传统和社会体制等各种背景差异,导致在对待创作观念和技巧上出现差别。就绘画而言,在实验的过程中曾一度被西方艺术家抛弃,60年代,美国雕塑家贾德甚至宣布绘画已经死亡。
新中国油画60年
作者: 水天中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0世纪前半期   油画艺术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文化史   绘画艺术   历史走向   中国   美术史   油画  
描述: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决定中国现代历史走向的重大事件,也是中国美术史上具有关键性意义的年代。它使20世纪后半期的中国美术,与20世纪前半期有了截然不同的面貌。油画艺术作为源于欧洲的绘画艺术,正式进入中国不过百余年历史。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的60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