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河南偃师县四座唐墓发掘简报
作者: 郭洪涛   樊有升   来源: 考古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图版   随葬器物   杏园   开元通宝   唐墓   镇墓兽   托板   文官   墓葬形制   粉彩  
描述: 偃师四座唐墓于1991年分别发现于偃师县城关镇北窑村和杏园村,它们均位于偃师县城以北的邙山脚下。大量考古资料表明,邙山南麓是汉唐时期墓葬的密集分布区域。近年来,这一带砖瓦厂在大面积取土过程中,不断有古墓被发现。以上四墓在砖瓦厂一经发现,我馆即派人进行了及时的发掘清理,幸喜墓葬形制及随葬器物尚基本完整。这四座唐墓分别为北窑村二号墓(墓主杨堂)、五号墓、六号墓和杏园村一号墓(墓主崔凝)。现将这批发掘资料报导如下。
河南新安县磁涧出土的唐三彩
作者: 董书林   来源: 考古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骆驼   唐三彩   唐代   镇墓兽   文官   文物   粉彩   新安县   出土   河南省  
描述: 1980年秋,河南省新安县磁涧乡柴湾村出土了一批唐代器物,兹将这批器物作以介绍。出土的文物以三彩器为主,间有单彩、粉彩和灰陶二十余件。1.三彩器有天王俑、文官俑、镇墓兽、男立俑、胡俑、马、骆驼。天王俑 2件。通高分别为88、77厘
南阳地区东汉墓出土陶塑镇墓兽
作者: 李桂阁   来源: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以意取象   东汉   南阳   镇墓兽   雕塑  
描述: 在南阳地区发掘的汉墓中,出土有不同形制的动物陶塑"神兽",学术界以其埋葬在墓中,可以起到镇墓辟邪的作用而将其命名为镇墓兽。南阳地区位于南北交汇地带,这些陶质镇墓兽的形制,与东周时期楚国镇墓兽似有一定的传承关系,但造型又有所不同。类似甘肃地区及川渝地区常见的独角兽、吐舌陶塑镇墓兽(俑),南阳地区均有出土,但其造型与以上两地也有着明显不同的风格。南阳东汉墓中出土的陶塑镇墓兽,大致分为五种类型,造型艺术表现为一种以上动物的合成体,是根据以意取象的主观意象构成法创作出来的,深刻地反映了汉代人的信仰意识。同时,镇墓兽以它怪异凶猛的造型、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富有特色的陶塑艺术品,为研究汉代的葬俗及陶塑艺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唐三彩鉴定新探
作者: 李国强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色   釉彩   人物俑   文官俑   镇墓兽   胎质   专业研究者   黄堡窑   生活用具   剥釉  
描述: 唐三彩实际上是唐代彩色釉陶的总称,"三"在古汉语中又有"多"之意。这些陶塑属唐代制品,又因色彩丰富,有翠绿、浅绿、蓝、黄、褐、白等多种色彩,故其称作"唐三彩"。也有观点认为早期出土的彩釉雕塑多呈红、绿、白三色,而有"三彩"之名。建国以来,唐三彩之名长期沿用至今,专业研究者则多以"唐彩色釉陶"之名称呼。唐三彩在唐代的盛行并予以大量制作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唐朝
唐俑题材和审美风格的变化
作者: 马晓琳   来源: 美苑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十二生肖俑   审美风格   艺术风格   南北文化   唐墓   镇墓兽   题材   武则天   作品   雕塑艺术  
描述: 引言 纵观中国雕塑史,关于墓葬俑像,自春秋战国兴起到明清时期的式微,其发展变幻连绵不断,是宗教雕塑之外构成中国雕塑艺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其自身的实用目的、制作方法、题材内容、宗法观念、葬丧仪规等物质和精神的规定性,因而它构成了独特的雕塑艺术体系。尽管明器雕塑的产生和发展主要是基于墓葬仪规、祖先崇拜、宗法意识和身份的显示,但却在较大范围内形象地、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现实生活。明器雕塑历来缺乏文献记述,更为注重史学的古代文人所不屑,然而在今天看来,它却赋予历史以感性的形象,使我们得到在史书中无法体会的直观感受;而且明器雕塑作为美术史的研究对象,它的艺术风格、审美情趣和题材内容,均鲜明地反映出各个时期的时代精神特征。中国古代俑像艺术自春秋战国起,经秦、汉、南北朝、隋、直到唐代不断得到发展,特别是唐代是俑像艺术的
记凉台东汉画像石上的“髡笞图”
作者: 黄展岳   来源: 文物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随葬器物   墓主   东汉   题铭   画面   镇墓兽   画像石墓   汉画像石   凉台  
描述: 1978年,山东诸城县博物馆在该县凉台村发现一座东汉晚期的画像石墓,由石刻题铭,知墓主叫孙琮,可称此墓为"孙琮画像石墓"。孙琮画像石墓早被盗毁,发现时,随葬器物仅存铜制獬豸一件(简报作"镇墓兽");画像石也有缺失。收集到的十三方画像石,七方嵌砌于墓门上,浮雕,画面为一般习见的朱雀、卧鹿、羽虎;余六方嵌砌于墓室过道上,阴线刻画,内容有庄园庭院、
唐俑艺术与社会生活
作者: 齐东方   来源: 乾陵文化研究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整体风貌   礼仪性   唐墓   镇墓兽   艺术精品   雕塑艺术   佛教造像   人物形象   唐陵   宗教内容  
描述: 唐陵石刻、佛教造像多被作为唐代雕塑艺术的代表写进各种教科书式的论著中。这一评价有很大的缺陷,陵前雕刻尽管精美,毕竟是礼仪性的标志。佛教造像属宗教内容,作品多受局限。相比之下,墓葬出土的俑类数量众多、种类丰富,不仅是唐代的艺术精品,更能反映唐代雕塑的整体风貌。这些俑的组合、演变特征还涉及许多更为复杂深刻的社会问题。一唐人对俑的认识许多错误的论断影响着人们对唐代雕塑的认识。如在人物形象中以胖为美被认为是
鬼斧神工 雕镂天成——楚国的雕塑艺术
作者: 邵学海   来源: 理论月刊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战国时期   楚国青铜器   青铜艺术   镇墓兽   审美风范   雕塑艺术   楚人   曾侯乙墓   雕刻艺术   雕镂  
描述: 鬼斧神工雕镂天成--楚国的雕塑艺术邵学海楚国的雕塑艺术可分为铜质铸造和木质雕刻两类.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又表现出由"铜器转向以木器为重.C的趋势.就风格而言.铜器是由繁趋简,木器则是由简趋繁的.楚国的青铜雕塑艺术最迟在春秋晚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河南斯州下...
刍议唐三彩镇墓神物
作者: 王军校   张波   来源: 美与时代(下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唐盛世   天王俑   制胎   墓主   盛唐精神   东汉墓   素烧   二次烧成   镇墓兽   造型手法  
描述: 唐三彩艺术在我国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它集雕塑、陶瓷、色彩于一身,吸取了中国画、雕塑等工艺美术的特点。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雕塑和釉色两个方面,其雕塑造型手法冼练明快,以写实为主,重在摄神。唐三彩中的镇墓神物与其他唐三彩有其不同之处,在于多用夸张、想象的艺术手法,表现了一种诡秘气氛。
浅谈唐代镇墓兽造型的艺术特征
作者: 陈丽萍   朱伟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镇墓兽   造型   艺术特征  
描述: 镇墓兽是整个陵墓艺术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以鲜明具体的形象表现了那个时候人们对于墓葬制度的崇拜和敬畏。镇墓兽的形象造型充分包含了那个时代的美学思想和造物理念,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意义。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