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河南偃师县四座唐墓发掘简报
作者: 郭洪涛   樊有升   来源: 考古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图版   随葬器物   杏园   开元通宝   唐墓   镇墓兽   托板   文官   墓葬形制   粉彩  
描述: 偃师四座唐墓于1991年分别发现于偃师县城关镇北窑村和杏园村,它们均位于偃师县城以北的邙山脚下。大量考古资料表明,邙山南麓是汉唐时期墓葬的密集分布区域。近年来,这一带砖瓦厂在大面积取土过程中,不断有古墓被发现。以上四墓在砖瓦厂一经发现,我馆即派人进行了及时的发掘清理,幸喜墓葬形制及随葬器物尚基本完整。这四座唐墓分别为北窑村二号墓(墓主杨堂)、五号墓、六号墓和杏园村一号墓(墓主崔凝)。现将这批发掘资料报导如下。
武昌唐墓所见铜官窑瓷器及其相关问题
作者: 全锦云   来源: 考古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随葬品   官窑   墓葬   底径   陶瓷器   分期与年代   标本   唐墓   釉下彩   武昌  
描述: 五十年代初期,武昌郊区曾陆续发掘了百余座唐代墓葬,取得了大量可供研究唐代社会的实物资料。名目繁多的随葬品中陶瓷器占有相当比重,总计约700余件。这批陶瓷器既有色彩绚丽的唐三彩,又有纯净如雪的北方白瓷,然而最多的还是典型南方系统的青瓷,而南方青瓷系统中独树一帜的釉下彩发源地铜官窑的产品在其中亦占有重要位置。铜官窑位于长沙,故又名长沙窑。它历史久远,规模宏大,产品花色独具一格,是我国古代有影响的青瓷窑址之一。其产品高达44类,式样规格逾百种,可谓品类繁多千姿百态。我们通过对实物的认真考察并把它和武昌窑的瓷器进行比较研究,从武昌唐墓
苏州市郊出土唐三彩扁壶
作者: 钱公麟   来源: 考古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新生   市郊   牡丹   小型   唐墓   唐三彩   橄榄形   考古   苏州  
描述: 1984年8月,苏州市郊娄葑乡砖瓦厂工人在本乡新生三队取土烧砖,距地表1米深的土中发现一件三彩扁壶。苏州博物馆考古组闻讯前往调查,据了解:三彩扁壶出于一座残存的小型唐墓中,同出的还有零星的铜镜残片
白沙唐墓簡報
作者: 陳公柔   来源: 考古通讯 年份: 195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随葬品   白沙   墓葬   斗拱   陶罐   唐墓   浮雕   北宋   治淮   形制  
描述: ,把岡陵起伏的地面削低很多,所以大多數的墓室就都被暴露在地面以上,有的還高出現地面1—2.8米不等。因而對於墓室和土壙的關係就無從致察。從162,171,172三墓
唐薛元嘏夫妇墓发掘简报
作者: 段毅   王小垒   徐小平   刘军幸   来源: 考古与文物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发掘简报   陕西师范大学   发掘工作   夫妇   唐墓   后勤基地   家族成员   水泥路面  
描述: ,并打破垆土层进入原生土层。现将墓葬发掘情况介绍如下。一、墓葬形制该墓葬坐北朝南,方向180°,平面略呈刀形,总长14米,最深处约4·36米(不含下挖4米的基槽深度,下同)。由长斜坡墓道、三个过1.墓志2
从出土陶瓷看唐代中外文化交流
作者: 熊寥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外文化交流   邢窑白瓷   官窑   极盛时期   繁荣阶段   中国封建社会   洪州窑   陶瓷发展史   唐墓   越窑青瓷  
描述: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极盛时期势力所及东北至朝鲜半岛,西北至葱岭以西的中亚,北至蒙古,南至印度支那,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封建帝国。唐代又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对外经济和文化交流极为活跃,这从出土陶瓷可见一斑。从中国陶瓷发展史来看唐代陶瓷已进入到繁荣阶段。上元初年陆羽《茶经》记载当时有名的瓷窑有:越州窑、鼎州窑、婺州窑、岳州窑、寿州窑、洪州窑和邢州窑。唐代陶瓷在艺术上也已趋成熟。邢窑白瓷“天下无贵贱通用之”;浮梁
晚唐《春宫(杲页)娘墓志石》小札:兼读晚唐相关墓志小品及其他
作者: 王其祎   来源: 唐史论丛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志石   乾符   唐史论丛   司仪署   西安郊区隋唐墓   内侍省   咸通   长乐乡   十六宅   王事  
描述: 前岁隆冬,友人雅贻新出土晚唐墓志小品拓本一帧,玲珑简约,不费心神,讨人喜欢。所谓墓志小品,特就其形制小且文字少者而言,此《春宫(杲页)娘墓志石》正是这样一类。余喜雅玩,以寄抒性灵为要,有若吟诗喜绝句、习文爱小品,便于把玩研讨的小型墓志
唐俑题材和审美风格的变化
作者: 马晓琳   来源: 美苑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十二生肖俑   审美风格   艺术风格   南北文化   唐墓   镇墓兽   题材   武则天   作品   雕塑艺术  
描述: 引言 纵观中国雕塑史,关于墓葬俑像,自春秋战国兴起到明清时期的式微,其发展变幻连绵不断,是宗教雕塑之外构成中国雕塑艺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其自身的实用目的、制作方法、题材内容、宗法观念、葬丧仪规等物质和精神的规定性,因而它构成了独特的雕塑艺术体系。尽管明器雕塑的产生和发展主要是基于墓葬仪规、祖先崇拜、宗法意识和身份的显示,但却在较大范围内形象地、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现实生活。明器雕塑历来缺乏文献记述,更为注重史学的古代文人所不屑,然而在今天看来,它却赋予历史以感性的形象,使我们得到在史书中无法体会的直观感受;而且明器雕塑作为美术史的研究对象,它的艺术风格、审美情趣和题材内容,均鲜明地反映出各个时期的时代精神特征。中国古代俑像艺术自春秋战国起,经秦、汉、南北朝、隋、直到唐代不断得到发展,特别是唐代是俑像艺术的
唐李寿石椁线刻《侍女图》、《乐舞图》散记(上)
作者: 孙机   来源: 文物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双陆   线刻   竹竿子   西安地区   初唐   唐代   陕西彬县   南北朝   出土   唐墓壁画  
描述: 1973年在陕西三原焦村发掘了贞观五年(631年)唐淮安靖王李寿墓。此墓总长44.4米,有长斜坡墓道,5个天井,装石门的甬道和长3.8、宽3.95、深10.5米的墓室。室内西侧出土石椁一具,外观呈面阔三间的歇山顶殿堂形,通高2.2、底长3.55、宽1.85米。西安地区的唐代大墓中常置石椁,如懿德太子、永泰公主、韦顼、韦洞、杨思勖等墓中的石椁还饰以精美的雕刻。但李寿石椁不仅时代早,而且刻的内容特别丰富,并带有写实意味,不像其他石椁之刻纹往往偏重装饰性。此石椁外壁施浅浮雕,除四神等辟邪祈福的图
河南巩义王沟新村唐墓M5发掘简报
作者: 信应君   闫付海   刘秀秀   潘寸敏   来源: 文物春秋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唐墓   河南巩义   简报   发掘   王沟新村  
描述: 2011年7月至8月,为配合河南益丰光伏科技有限公司1000M W太阳能电池片及组件车间工程建设,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王沟新村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墓葬22座,其中汉墓3座,唐墓11座,宋墓8座。这批墓葬盗扰严重,仅唐墓M 5保存较好,出土器物以粉彩器居多,有镇墓兽、武士俑、白釉瓷壶等,为研究唐代中期丧葬习俗及其相关问题提供了新资料。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