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从罗丹画册里的一张照片谈起
作者: 王曜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四平   文化意义   思想者   优秀作品   脱帽致意   雕塑家   人文内涵   城市雕塑   罗丹   画册  
描述: 有一张照片在罗丹的画册中经常出现,内容是1906年的4月21日巴黎“法国的光荣”建筑前雕塑《思想者》揭幕的一个场面:幕布拉下的一瞬间,人们或脱帽致意,或欢呼奔走,或热切交谈,或激动愕然。毕竟
早期的佛教彩塑
作者: 金维诺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泥塑   匠师   龟兹   敦煌   麦积山   佛像   佛教彩塑   凉州   菩萨   克孜尔石窟  
描述: 地区,但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材质特点,犍陀罗石雕艺术在这里未得到发展,而彩妆泥塑和壁画却代替了石雕。当时鄯善、于阗、龟兹等地的艺术匠师根据当地的具体条件进行了创造,无论在寺院形制、窟室组合,以及泥塑彩绘等方面,都显示了艺术家的才能。
无锡唐墓出土陶俑赏析
作者: 左烨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十二生肖俑   墓葬   胡人   唐初   武士   唐墓   陶俑   雕塑艺术   西洋   武官  
描述: 俑是用于陵墓中陪葬的明器,以陶、木质最为常见,也有瓷、石或金属质地。现今考古发现最早的俑是1937年在河南安阳殷商晚期王室墓葬中出土的陶俑。春秋战国时期,丧葬制度较前代发生了重大变化,用俑代替人殉随葬的风俗日渐兴盛并迅速发展,孔子就有过作俑之叹,这一时期的俑在出土墓葬中屡有发现。
王克平和他的东方写意木雕
作者: 余熙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木雕   雕塑园   发髻   巴黎   雕塑作品   凿刻   粗犷豪放   孔武有力   雕塑家   树瘤  
描述: 尽管已被醇香的法兰西葡萄酒浸润了近20年,王克平仍然小失中国北方汉子的铮铮本色。大约是整天需要用粗实的双臂搬弄和凿刻沉重坚硬的树根大材的缘故,他的体形和举止粗犷豪放、孔武有力,两眼虎虎生威。那圆型的脸庞上线条刚毅,一袭光头引人注目。只是浅浅的发碴和胡碴,正以参差的花白色提示着他正不断逝去的年华。 王克平驾驶着一辆陈旧的TOYOTA白色面包车载我去他在巴黎
观照时代——梁硕创作解读
作者: 赵萌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互动发展   雕塑语言   艺术与时代   时尚性   “现实主义”   “写实”   学院派   作品   源于生活   创作方式  
描述: 时至今日,文化与文化间,艺术与社会间作为资源的利用和转化,逻辑的派生诸多艺术思考和实验,各种尝试和可能都能成为现实的同时,直接关照艺术与时代共时性的互动发展。
转型与流变——当代公共艺术的市民文化趋向
作者: 翁剑青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市民文化   身生活   20世纪末   政治意识形态   景观雕塑   精英艺术   流变   市民社会   转型   公共艺术  
描述: 在20世纪末和新世纪初的中国,公共艺术的主动需求者和自觉接受者是公众社会,更确切地说,是一个在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以业正在成长中的市民社会,因此对这个阶层文化存在的分析,对我们进一步阐述公共艺术的价值取向是必要的。
雕塑中的色彩作用
作者: 董书兵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彩塑   丰富美   物体   明度   自然本色   黑玉   现代雕塑家   视觉体验   加工处理   石头  
描述: 在自然界中,物体除了具备形体之外,还具有丰富美丽动人的色彩。在人类的视觉体验和感受中,物体的形状和物体的色彩是人类认识自然的第一步。人类对石头雕凿和对色彩描绘是同步进行的,雕塑和绘画艺术的产生,亦可
着色雕塑形式要素探微
作者: 喻建辉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固有色   物质形态   减色混合   雕塑作品   加色混合   雕塑家   表面色彩   同色   形式要素   雕塑  
描述: 着色雕塑是在雕塑的总体中含括的一种类型。雕塑家雕塑的形体材质的固有色上经过涂绘,强调色彩的表现性能和对客观对象模仿的描绘效果,或综合不同色彩的多种材质作为雕塑的媒介,表现主观情感和反映某些象征性理念的雕塑,称为着色雕塑
论中国古代雕塑的特征
作者: 杨先艺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古代雕塑   曲线造型   玉器   线刻   线条美   秦始皇兵马俑   佛像雕塑   青铜   造型艺术   雕塑艺术  
描述: 的“大象无形”,庄子的“以天合天”、“凝神”等。低层面是民俗与宗教中体现出的观念,这一层面主要表现的是天地崇拜、万物有灵论。这种审美心理导致了中国雕塑艺术创作过程中象征性表意手法的运用,象征性并不是中国雕塑
汉代的雕塑
作者: 金维诺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汉代雕塑   石虎   石兽   匈奴   战马   飞廉   说唱   石雕   公元前   宫殿  
描述: 两汉宫殿和皇家园林盛行环境雕塑。在城门、宫殿屋顶用的是铜铸的龙凤装饰,如西汉在长安直城门上置有铜龙。上林苑的飞廉观是汉武帝迷信方士“神仙好楼居”,为了降神而造的。建于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观高
< 1 2 3 ... 35 36 37 ... 73 74 7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