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产品语言在设计中的应用
作者: 主云龙   来源: 北方美术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符号语言   使用者   设计产品   产品使用   人类需求   语言学说   工业设计   产品设计   产品语言   设计者  
描述: 自古以来,语言是传达交流人类思想的工具。人类的文明创造了文学、美术、音乐、舞蹈、雕塑等语言。各种形式的语言都表达了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情感和寄托。用设计的语言记录人类创造活动一直是设计者的责任。设计是一种满足人类需求的造型创造行为,设计的目
娱乐·愉悦·日常——关于“娱乐至上”的联想
作者: 和丽斌   来源: 北方美术(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联想   政治宣传   愉悦   娱乐   艺术研究   游戏说   艺术起源   不同时期   原初状态  
描述: 回顾艺术研究的历史,关于艺术的起源曾有过多种观点,游戏说便是其中之一。游戏说虽然未能完整地指明艺术起源的原因,但在自娱这一点上却准确地勾勒出了艺术生发的最原初状态。随着社会的发展,艺术被赋予了太多
中国民间雕塑文化特征初探
作者: 彭博   来源: 北方美术(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日渐式微   高度抽象化   传统文化艺术   民俗活动   小说戏曲   至明   文化特征   西北人民   民俗性   城市工商业  
描述: 作为支配中国古代雕塑发展进程的两大支柱,服务于宗教教化需要的造像与服务于丧葬需要的陵墓、明器雕塑,构成了中国本土雕塑体系的主体部分。然而,至明清时期,随着封建社会的衰落、城市工商业的发展与社会思想的转变,这两类雕塑日渐式微,无论是在质上还是量上都已远不及前代。近代以后,封建王朝的灭亡直接导致了大型造像活动的戛然而止,加之来势汹汹的西方雕塑的影响,使得中国本土雕塑开始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以至于如今"古代雕塑"一词已俨然成为中国本土雕塑的代名词。有人就此提出
《五彩传说》首张发烧唱片面世
作者: 北晚   来源: 北方音乐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内蒙古呼伦贝尔   大草原   鄂温克族   儿童   唱片   发烧   传说   鄂伦春族   达斡尔族   合唱团  
描述: ,立刻轰动了北京、天津、深圳……备受瞩目。正基于此,鸿艺唱片与合唱团从海拉尔首演以来就进行了策划筹备,经过跨年度的精心制作,终于近日推出了《五彩传说——草原童年的歌谣》(发烧精选版·一)。
高古苍凉的埙
作者: 朱秀坤   来源: 北方音乐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玲珑   张艺谋   神秘   烧成   贾平凹   远古乐器   陶土   吹奏乐器   小说   高古  
描述: 七窍玲珑心,悠悠凄绝意。这说的就是埙,远古而有着几分神秘的埙。最初是从贾平凹的小说《废都》中知道埙的,凄清悲凉的埙声贯穿着全书的始终,将充溢于废都的那种古远而压抑的氛围表现得淋漓尽致。当时并不知道埙
音乐课,有“说”法
作者: 孙忠艳   来源: 北方音乐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脑力劳动   音乐课   音乐教师   语言艺术   苏霍姆林斯基   “说”法   语言修养   知识分子  
描述: ""即语言,上到知识分子下到平民百姓人人都会"",""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它更是一门语言艺术.而对于教师来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教育家苏
《督陶官唐英》征订启事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秘书长   景德镇   说服力   声音   陕西   专家   湖田窑   研究所  
描述: 《督陶官唐英》征订启事
瓷都与乡土——读江华明长篇小说《尖锐的瓷片》
作者: 黄河浪   来源: 创作评谭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乡土小说   文学爱好者   江华   历史文化名城   乡村小说   瓷都   长篇小说   瓷片  
描述: 一我从不讳言自己是个乡土小说的发烧友。我在这里所说的“乡土小说”,并非专指乡村小说,“乡土”自然可以泛指地域特色。作为一个在瓷都扎根的文学爱好者,我当然渴望这座享誉天下的历史文化名城被文学眷顾,尤其
浅谈荷花与陶瓷元素的有机结合
作者: 杨子墨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象征   谐音   陶瓷   花朵   元素   荷花   中华传统文化   《爱莲说》  
描述: 荷花——象征清白,荷花花朵艳丽,清香远溢,碧叶翠盖,十分高雅。周敦颐之名篇《爱莲说》称其“出污泥而不染”,赞美荷花的高贵品格,将其视为清白、高洁的象征。由于“荷”与“和”、“合”谐音,“莲”与“联”、“连”谐音,中华传统文化中,经常以荷花(即莲花)作为和平、和谐、合作,因此,荷花又是友谊的象征和使者。
从“汉代击鼓说唱俑”管窥汉代民俗与历史价值
作者: 邹乐   彭赞宾   来源: 兰台世界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表现   汉代击鼓说唱俑   演变   价值  
描述: "汉代击鼓说唱俑"是迄今为止,表现汉代说唱艺术最形象的陶俑作品,其着装纯朴、表情艺术夸张,极具汉代民俗特色,这件陶俑塑造形象逼真,让我们能够体味汉代说唱艺术民俗特点。
< 1 2 3 ... 31 32 33 ... 264 265 26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