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万芾:安静是一种气质
作者: 王悦阳   来源: 新民周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院体   书写性   墨分五色   艺术作品   蒙田   上海中国画院   新民周刊   赵丽宏   美术展览   平面构成  
描述: 在万芾的艺术作品中,追求完美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而完美的追求最终所要体现的,还是平凡中的美丽。每一次在各大画展中看到画家万芾的花鸟作品,都会给人以美的享受。在琳琅满目、五彩纷呈的展品包围中,她的作品总能以安谧和宁静打动每一个观众。那些看似简约的画面,糅合着平面构成的因素,精心营造出的温暖氛围,烘托出那些生机勃勃的小鸟,蕴含着生命的律动。常常会令人想起蒙田的
米巧铭——涅瓦河畔的中国玫瑰
作者: 任佳溪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尤里   书写性   造型基础   列宾美术学院   样样精通   文化熏陶   涅瓦河   洛夫   部队大院   油画系  
描述: 米巧铭,美丽的大连市女孩。毕业于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油画系,萨卡洛夫工作室(现尤里·戈留塔工作室)研究生,现在读博士。巧铭的爷爷奶奶是老红军,她从小在部队大院长大,深受中华传统的文化熏陶,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不止如此,她还跟着奶奶学唱黄梅戏,跟着爷爷练习书法,对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有非常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还有其独到的见解。米巧铭在俄国学习期间,一方面主攻造型基础,接受素描、色彩、构图等一系列的训练;另一方面,学习
视觉版本:崔男油画作品个展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廊   朝阳区   作品倾向   书写性   视觉化   崔男   油画作品   版本   绘画   符号性  
描述: 2005年12月15日至12月30日,“视觉版本——崔男油画作品个展”在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路的3818库画廊展出。崔男的油画作品倾向于符号性的提炼,语言也倾向于书写性和视觉化,风格简明,呈现出一种自由、洒脱、热烈的绘画气质。
透过『写意』之名看『写意篆刻』之精神
作者: 梅跃辉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篆刻艺术   审美意趣   朱简   书写性   篆印   刘曦林   写意画   精神意蕴   写意性   看本  
描述: "写意"一词在中国艺术中使用得比较普遍,甚至是混乱。谈到写意艺术,人们总习惯于把随意、率性、粗放、简约等艺术形象联系在一起,或者把写意当作和工细一路相对的艺术来看待。单从表现技巧上这看本无可厚非,写意艺术确实具有简略、随性、粗率的特征,确也与工细艺术大相径庭,然而这仅是从艺术表层的技法层面来看待,并未真正理解写意艺术的内涵,这种肤浅的认识在艺术领域是普遍存在的。刘曦林在《谈写意与写意精神》一文中也有类似的看法,他说:"人们提起写意来往往把它当作与工笔相对应的概念,就是说把粗笔或简笔画法的表现形式
骆根兴油画艺术新语境的个性特征
作者: 李广德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骆根兴   油画家   精神情感   油画艺术   绘画语言   书写性   绘画实践   画面结构   中国画笔墨   艺术面貌  
描述: 一个画家选择什么题材、语言,形成怎样的风格,是由画家的生活环境、人生阅历、人文修养和精神品格等多方面因素决定的。骆根兴也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艺术面貌。在多年的绘画实践中,骆根兴始终追求一种与自己生命相融合的精神张扬,探索与他这种精神情感相适应的表达方式。这种表达方式诠释了他所独有的内心感受,承载着他灵魂深处的精神和守望。如2001年创作的《西部年代》,就受到学术界极大的关注和肯定。虽然先后获得
杨松林作品
作者: 杨松林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骆根兴   油画家   精神情感   油画艺术   绘画语言   书写性   绘画实践   画面结构   中国画笔墨   艺术面貌  
描述: 作者自述:无论是直面自然的写生,还是历经山川陶冶后的抒怀都重视将表层的审美追求与自身的人生体验结合起来。近年来油画家们再度频频走出画室,走向自然——去呼吸大自然的新鲜空气,感受她那大美无言的生命境界;去抚摸时代前进的脉搏,获取不可遏止的创作灵感,寻找到有感而发的意匠表现和独具特色的艺术灵魂……显然,这是一个充满情趣又富于挑战的苦乐同在的探索过程。画家不仅要长途跋涉、翻山越岭去
我的理想曾是画插图——庄弘醒艺术谈话录
作者: 庄弘醒   潜川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家   水彩画家   书写性   中国古代绘画   陈逸飞   生宣   胡博综   吴大羽   谈话录   林风眠  
描述: 潜:庄先生,与油画和国画相比,作为一个画种,水彩画创作是不是应该发挥它自身的长处,或者换句话讲,水彩画创作是不是不应该受到画种的局限呢?庄:听说现在有一种说法是不提倡界定是某个画种的画。潜:但是一个画种的材料、工具和约定俗成的技法传统,还是会对画种进行区分和定义。庄:现在很多水彩画,应该说已经不是纯粹的水彩画,比如说有些水彩画是加粉的,也有加丙烯或其他材料的,这些是应该称为综合艺术的。潜:确实,打破材质的局限是当下艺术界的一个趋势,就像画中国画,现在是什么材料都可以用,比
印象·写意
作者: 彭锋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结合起来   美国   书写性   绘画语言   印象派   题材   中国画   爵士乐   油画创作  
描述: 将国画写意与印象派油画结合起来,创造一种新的油画语言和意境,这是自从中国画家主动学习油画以来,好几代人努力的方向。在美国从事油画创作和教育的王鑫生先生,也在沿着这条道路探索,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王鑫生早年跟随国画大师陈景堂学习国画,在人物肖像方面显示了很高的悟性,大学改学油画,在素描和色彩方面打下
浅析对当下写意雕塑的认知和看法
作者: 王启宇   来源: 参花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气韵生动   具象   缘情   中国传统文化   书写性   写意精神   传统文化艺术   审美认识   传统艺术形式   吴为山  
描述: 引言雕塑是传达人对世界的审美认识,是人内心情感的物质凝聚。雕塑的造型始终是围绕如何表现物像以体现意识而展开,总体而言中国雕塑是意象雕塑。"写意雕塑"的概念已经潜伏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观念之中上千年,是近年来才得以逐步明确出现的,"缘情肇端,兴于微言"根据"写意"的本意。可以说,凡是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意蕴的雕塑作品,不管是严谨、写实、具象的,还是非严谨、非写实、抽象的雕塑作品,只要无
艾欣其人与画展“花魂”
作者: 程叙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书写性   艾欣   花卉画   书法   甲骨文   音乐伴奏   即兴弹奏   三角琴   静物画   油画  
描述: “艺术是我的宗教,美是我的上帝,我则是一个虔诚的信徒。”—引自艾欣“手记” 艾欣寡言。 你与她说了半天,她的回应不外这么几句,而且语调永远是那样轻柔,缓慢: “系咩?”—相当于国语的“是这样吗?” “系呱!”—“大概是这样吧!”
< 1 2 ... 4 5 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