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面对自我的路──东北地区女画家和她们的作品
作者: 席田鹿   来源: 美苑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画家   东北地区   女性艺术家   民间美术   鲁迅   中央美术学院   语言图式   价值取向   作品   油画  
描述: 面对自我的路──东北地区女画家和她们的作品
中国油画在90年代的进步与缺憾
作者: 唐军   来源: 美苑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优秀传统   90年代   油画艺术   艺术市场   专业人才   人文精神   艺术观念   人体艺术   油画创作   中国油画  
描述: 90年代的中国油画与以往相比更具有非同一般的发展特征和具体的进步。特别是在90年代即将结束,新的世纪就要来临的今天,梳理一下近10年来中国油画的发展与变化,无疑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首先,中国油画的文化角色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中国油画已经突破了自身的画种界限,成为中国当代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和人文精神的载体,因此她既带有固有的审美属性,又带有社会性的文化属性。具体表现在中国油画在文化含量方面的充实与人文精神的增强。而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外来画种的着意摹仿和异样品味的把玩,相当一大批的油画创作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和思想深度,具有很好的文化针对性,能够呼应当代人的精神需求,并与社会变革的脉动同步。许多重要的展览活动都有中国油画的参与(如香港后89中国新艺术展、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新生代艺术展、世纪·女性展等)。上述的介入与参与的重要性在于它不是作为某一个画种的参与,而是某一种观念、理念、图像、思想的参与。这种新现象的存在,无疑是对90年代中国油画文化品格的提升。有些油画创作甚至带动了一个艺术思潮的兴起和流变,或成为某个艺术潮流的先导,从而带动其它艺术领域的拓展,因此可以说,90年代的中国油画已不再满足于其它艺术类别的同步,...
吾道不孤--写在《20世纪中国油画展》之后
作者: 钟涵   来源: 美苑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十七年   文化品格   20世纪   现代主义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审美创造性   社会变革   架上绘画   二十世纪   中国油画  
描述: 《二十世纪中国油画展》降下了帷幕。油画学会的人员赶紧清退四百多件作品,包括我的两件在内。组织工作自始至终有序地进行。这个展览为油画从引进到创造的百年历史回顾,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长廊。回想展出时的整座美术馆廊内,一堵堵画壁好像是海上叠起的大潮在绵延涌动,我自己则有幸成为这大潮中的一朵浪花。
美国的肖像画市场
作者: 略雨   来源: 美苑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   代理机构   付款方式   肖像画市场   价格  
描述: 不论是挂在政府机关的厅堂、社会团体的会议室、公司总经理的办公室、还是私人的家里,大多数肖像画都是同画家本人或他们的代理人与买主洽谈成交的。这些画是久远的习俗的一部分,并且构成这样一种行业:即相对于与艺术相关的其它行业来说,它有更好的组织,更容易被理解。与交易略显隐秘的商业画廊不同,肖像画家和他们的代理人都公开他们的价格、付款方式和工作程序。我们约见了代表三百名肖像画家的三家代理商,还约见了三位没有代理人但非常活跃的肖像画家。下面是他们所谈的关于付款方式、回绝的原则和代理环节的情况。代理机构肖像画公司在位于纽约市帕克大街的一家普通画廊里运作。那里有为顾客提供的肖像画样品。董事兼经理的玛丽安·麦金尼说:公司代理着两百名油画、色粉笔画、木炭画、水彩画和雕塑肖像艺术家。色粉笔画和素描作品,价位在一千到一万美元之间,其中的变动依赖于艺术家的知名度和作品的尺寸。至于油画,著名画家的作品可高达十五万美元。但公司代理的大多数艺术家对个人肖像的要价在一万至两万美元之间,而大幅的个人肖像或群体肖像则在两万五千至四万五千美元之间。公司所收取的代理费不超过画价的百分之五十。亚拉巴马州伯明翰市的美国肖像画经纪人公司,是肖像画市场最为活...
国外画廊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苑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廊   雕塑作品   视觉隐喻   压气机   艺术家   毕加索   超现实主义   弗朗西斯   图案纸   莫里斯  
描述: 马克·弗朗西斯英国米尔顿凯尼斯MK画廊 画家马克·弗朗西斯曾经是“感官”展览的参与者。他在MK画廊的展览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那些饱和的色彩是他的艺术富于装饰性的原因吗?他在画面上描绘的是精微的物象还是某种抽象? 展览由三个展厅组成,每个展厅展示一类作品。第一展厅里是创作于一九九四年至一九九九年间的九幅油画,多为84 × 72英寸。第二展厅里是四幅大型新作( 120 × 96英寸,或108× 84英寸),第三展厅在前两展厅之间,这里是弗朗西斯收藏的大量古代版画,和一些旧时的器具和设备,大部分是医疗(治疗皮肤病和病毒)和菌类方面的(蘑菇和其它真菌类)。这里是弗朗西斯住所的一个侧面,那里从地面到屋顶,塞满了这些东西。通过这些藏品,弗朗西斯大胆地展示了他的视觉影响力,清晰地表明他对题材或物象如何加以彻底地抽象、浓缩、个性化。 弗朗西斯的画面是一些有光泽的、华丽的单色背景,一些小圆点沿着波动的黑色条带富有韵律地成串散开。由于揉动的笔触,那些没有光泽的圆点常被混入背景的颜色所模糊这里实际是用一种类似于卡通中的“速度线”的方法来暗示运动。这些成串成组的圆点能使人想起算盘,或者甚至病毒。他较早的作品也以表现卵形或类似于染色体...
境遇与选择
作者: 王易罡   来源: 美苑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韦尔申   淡淡的忧伤   精神信念   后现代思潮   评奖标准   面对自己   占有欲   李大方   宫立龙   中国油画  
描述: 90年代以来,中国绘画一直试图 确立自己的“本土性”,但长期 以来在西方语言的影响下,举步维艰,而当代艺术的观念方式的引入和世界性的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使我们有了新机遇,使这一尴尬情景会有所改变,在一种新的境遇下有了某种折衷的选择。 东北地区新一代艺术家都是在这样一种境遇中,来选择自己艺术表达方式。而今天一部分中年的艺术家却已呈现出了仿惶、无措的状态。这其中也不乏人们对所谓美协的展示与评奖标准逐渐地失去了精神信念,再一个原因也是东南亚的金融风暴,使得唯一赖以生存的经济支柱没有了,许多艺术家都是依靠教学及做工程维生。由于城市消费的提高,生活压力的加大很难使一部分中年艺术家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从事艺术创作。在面对这种新的多元文化的出现及日渐其增的区域化过程中要这一部分艺术家做出积极的反映是不容易的。在这部分人中变化最明显的是韦尔申、王岩、刘明、宫立龙,他们在以往的中国油画的进程中都有着巨大的影响,而在新境遇中对今天的周遭生活都相应地做出了积极的反映。而20世纪初出现的一批新的艺术家,正是在这一新的境遇中出场,他们没有上一代人那么沉重的背景,从对文化资源的选择上来看他们是一种轻松无历史性、片断性的创作思维,一改上一代艺...
开放与跟仿
作者: 河清   来源: 美苑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前卫   威尼斯双年展   感觉   融入   天下   庙会   艺术双年展   作品  
描述: 本月六日,2000上海艺术双年展在“开放”和融入“全球化”的名义下开幕了。匆匆周览一遍后,也匆匆有了一点感想。 首先是一种杂糅、夹生的感觉。但凡说起双年展,一般都指国际先锋(前卫)艺术的庙会
追求工笔画中的写意性
作者: 张船   来源: 美苑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抽象与具象   工笔画   工笔重彩   审美情感   中国绘画艺术   生命与活力   主观意志   中国工笔人物画   文人画   写意性  
描述: 追求工笔画中的写意性
极少主义的雕塑训练
作者: 姜晓梅   来源: 美苑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黄金分割   伊丽莎白   空间环境   赫伯特·里德   现代艺术   当代艺术   具象艺术   教学训练   极少主义   现代雕塑  
描述: 鲁美雕塑系的传统具象教学是训练学生具有用粘土塑造自然、表现自然的能力。塑造的对象通常是以人为主。因为人是自然中最有生命力和表现力的。 近二三十年来。尤其是近十年来。当代西方艺术以注重观念为本。具象艺术发展到八、九十年代成为艺术的主流。只不过这种具象艺术从理想和媒介、语言都与传统的具象不同罢了。它们更多以观念为骨架。 为适应当代艺术发展和变化,雕塑系在教学设课上做了适当的调整:一年级到三年级仍然强化传统具象雕塑的训练。从四年级开始,加强非具象教学训练,使学生从摹拟自然向创造自然过渡。在教学上,首先要找到具象到意象的切入点。从某些方面来说,具象雕塑的基本造型规律与非具象雕塑有一定的关联。如布朗库西,亨利·摩尔等这些中间带艺术家,他们的非具象雕塑也是从自然中提取抽象因素。表现生命的意义。他们的作品属于”生命的意象”范畴。(赫伯特·里德《现代雕塑史》)。雕塑教学从摹拟自然到提取自然中的抽象元素至最后的观念介入。这个学习过程也是符合现代雕塑发展规律的。 瑞典原雕塑家协会主席伊丽莎白是我系聘请的第一名外籍教师;她正好经历了西方六十年代极少主义的”简洁即繁复“的艺术观念盛行时期而且她四十多年的时间都在从事极少主义石雕的艺术...
我在鲁美雕塑系的教学
作者: MarcdeRoover   略雨   来源: 美苑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地艺术   进入工作状态   自然材料   作品完成   艺术家   自然语言   雕塑家   环境艺术   艺术语言   实践课  
描述: 整个五月,鲁美雕塑系四年级的十二个学生由我负责指导,学习当代雕塑,抽象艺术,更主要的是,学习环境艺术。我们的课程表是一个星期的理论学习和两个星期的实践课。这之间的间隙和学习结束后的八天用来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定。讲授理论的时候,也使用了一些幻灯片。意识到语言的障碍,交流可能会有一些问题,所以我讲课的时候,展示了很多图片,这些图片本身就可以传达很多东西。我要讲得很慢,讲几句还要停下来,等一位教师或几位学生把我的话翻成中文。经常发生的是,翻译之后,他们还要略微讨论一下,以确定我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应该强调的是,我的母语也不是英语,所以有时候我自己表达得也不够清楚。但是,我注意到,由于语言的困难使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了,这反而使课堂上的表达和接受进入一个良好的状态。
< 1 2 3 ... 53 54 55 ... 356 357 35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