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静】搜索到相关结果 1728 条
-
滇中地区秋青花菜品种比较试验
-
作者:
龚亚菊
李青云
刘发伦
鲍锐
黎志彬
黄文静
钟利
来源:
上海蔬菜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品种比较试验
青花菜
滇中地区
综合性状
观察试验
-
描述:
我们于2006年秋引进40个青花菜品种进行引种观察试验,并筛选出综合性状优良的7个青花菜品种,于2007年秋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
夏季温室青花菜工厂化穴盘育苗技术
-
作者:
杨会玲
胡静
章鸥
来源:
上海蔬菜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育苗盘
最适温度
工厂化
温室环境调控
青花菜
穴盘育苗技术
南京地区
加强管理
玻璃温室
夏季
-
描述:
青花菜为低温长日照植物,性喜冷凉,属半耐寒性蔬菜,发芽最低温度为3℃,最适温度为20~25℃,最高温度35℃,植株生长最适温度20~22℃。在玻璃温室内工厂化培育青花菜苗,不仅数量大、节省育苗时间、提高育苗效率、降低成本,而且有利于统一管理,还可以远距离运输。南京地区夏季高温多雨,秧苗易徒长。在这种气候条件下,要培育出优质青花菜苗,必须从农事操作、温室环境调控等方面加强管理。现将夏季温室青花菜工厂化穴盘育苗技术介绍
-
欧洲青花之王 代尔夫特蓝
-
作者:
静静
来源:
中国科学探险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器
青花瓷
陶瓷
欧洲
墙砖
郁金香
荷兰
-
描述:
青花瓷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陶瓷,其实在荷兰小城代尔夫特青花瓷同样知名。代尔夫特蓝瓷和风车、郁金香、奶酪一样都是荷兰的象征。16世纪一些技艺高超的陶器工匠赶往安定的荷兰定居。代尔夫特是他们的目标地。开始时,他们以生产厨房或壁炉用墙砖为生。
-
刘硕真 引领生活的大玩家
-
作者:
王玉静
来源:
中国林业产业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
雕刻
手工
木地板
浮雕
巴洛克
-
描述:
如果可以用时下流行的用语来诠释,刘硕真是一个真正的“玩家”。他“玩美”,于是有了“浮雕雕刻”的地板;他“玩艺术”,于是有了地板界的“巴洛克主义”;他玩“格调”,于是有了木地板的“纯手工打造”;他“玩商业”,于是有了今天的“生活家”……他也许不是这个行业里最富有的那一个,但绝对是这方天地里最“闪亮”的一颗星。
-
浅谈克孜尔石窟壁画对现代岩彩画的影响
-
作者:
牛绍静
来源:
国画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克孜尔石窟壁画
佛教教义
民族文化
古丝绸之路
表现形式
表现特点
矿物颜料
岩彩画
中国现代
日本画
-
描述:
本生、佛传记及因缘故事等为题材,画面充满各族人民的生活气息。从表现形式看,由于自然环境及文化背景等原因,在克孜尔石窟,佛教教义的传播主要是通过壁画绘制来实现的,这和犍陀罗艺术的雕塑造像不同但却深受其影响。从表现特点看:1.克孜尔壁画主要采用以面为主的
-
现代窑炉的发展
-
作者:
肖静
Ernst-Georg Hartung
来源:
国外建材科技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温度带
能量消耗
陶瓷坯体
烧嘴
单位产品
窑内温度
加热作用
生产过程
梭式窑
计算机控制
-
描述:
所有类型的陶瓷在其生产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都取决于对陶瓷坯体的加热作用。这种作用是在窑内完成,它将陶瓷坯体的温度升高到该生产过程所需的某一特定温度。 要将窖内温度提高,就要有能量输入,这个所需能量输入的水平是确定一个窑炉设计的因素之一。在当今讲究能量和成本意识的世界,考虑降低能量消耗成本的途径,从而降低每单位产品的成本是非常重要的。减少窑炉的各种烧成损失同样能降低能量消耗成本。因此必须在能量消耗成本的有效性和质量之间仔细权衡。
-
透过两部《孔子》读孔子
-
作者:
祁春静
李翔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说形式
戏剧舞台
形象
诗词
文学创作
《孔子》
-
描述:
孔老夫子的形象扎根于炎黄子孙的心底,孔老夫子的形象外观于各种庙堂殿内,有画像、印制、刻石、雕塑等几十种类型;孔老夫子的形象出现在戏剧舞台上;孔老夫子的形象在文学创作中除了诗词中的描写外,还有用小说形式刻画的。用小说形式描写孔子,最有影响的应首推日本著名作家井上靖的长篇小说《孔子》,他创作的这部
-
如何巧妙切入课文
-
作者:
梁敏静
来源:
阅读与鉴赏(上旬)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心思想
教学目标
切入
作者简介
重点内容
当今社会
课文教学
分析课文
打破常规
引导学生
-
描述:
当今社会是迅速发展变化的社会,信息瞬息万变,学生们每天都在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着五彩缤纷的社会,思想非常活跃新潮,如果语文老师上课总是老一套——先是作者简介,然后分析课文,最后归纳中心思想,那么势必会让学生生厌。所以我们应敢于
-
盛夏里,循你的足迹
-
作者:
郑雯静
来源:
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文
中学生
语文学习
课外阅读
-
描述:
乌蓬清水,我沿着你的故里,寻找梦的支点。——题记天还未亮透的微风,稍稍发凉的清晨,出行者的脸上,亢奋赶走了睡意。步上旅游大巴,初升的太阳扩散着红红的亮光,燃起了我们对杭州的更多憧憬……到达鲁迅故居——绍兴之时,已是下午四点多。望着"鲁迅故里"的字眼,我们们全然不顾行车十几小时的劳累,从慵懒中一跃而下,跟着导游,要去了解那个给过国人呐喊和警醒的伟大作家的少年生活。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便是刻着"鲁迅故里"的大幅浮雕,鲁迅先生气
-
海浪赞歌
-
作者:
蔡静静
来源:
阅读与作文:初中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色彩
贝壳
海浪
海滩
赞歌
-
描述:
朋友,世间有谁不爱那色彩斑斓的贝壳呢?夏日,每一位来到海边的人,不是凝望着碧波翻滚的大海,或者眺望着远处的点点渔帆,就是低头寻觅海滩上令人心醉的五彩贝壳。那形态可爱,色彩斑斓的贝壳,是那样令人爱不释手。可是又有谁想到,如果没有海浪.怎会有如此令人眼花缭乱的色彩,怎会有如此精致的花纹.怎会有如此坚硬的外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