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静】搜索到相关结果 1728 条
-
木雕之美
-
作者:
胡兆才
王于楠
吴梦园
徐静
邝阳升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恂
岭表
金漆木雕
唐昭宗
《永乐大典》
木雕艺术
雕刻技法
民间雕刻
古溪
雕刻艺术
-
描述:
潮州木雕是一项中国民间雕刻艺术,主要用以建筑装饰、神器装饰、家具装饰、案头装饰等,经精雕细琢后贴上纯金箔,显得金碧辉煌。潮州木雕题材内容丰富;其雕刻技法分类,有沉(凹)雕,浮雕,圆雕,通雕和锯通雕五种,通雕最为卓越,在木雕艺术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潮州木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唐昭宗年间任职广州的刘恂,在其《岭表异录》中,有三则有关潮州雕刻艺术的记载。而潮州金漆木雕的正式出现,据《永乐大典》记载,始于北宋至
-
刻在飘飘华衣里的时间判断
-
作者:
文静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言体系
人文思想
时间判断
程式化
审美取向
宗教信仰
造像
服饰
-
描述:
看一尊造像,首先会注意到它的开相,神情给个人的感觉。但如果从造像整体的观感来说,是否协调和舒服,服饰的表现方式也非常重要。尝试先不去关注它们的开相,只关注服饰的线条,专注其衣纹演变和表现形式,从中分析每个时期的特点,其实也很有意思。观察每个时期的经典造像,可以领略其服饰衣纹,怎样从最初的认识和表现逐渐发展,形成丰富、成熟的服饰语言体系。它与人文思想、宗教信仰所形成的审美取向有关。中国的造像雕塑是用意取形,不是一味写实、程式化的复制,而是带有韵律感和节奏感。基
-
文物鉴定的“靠谱”路径
-
作者:
张静
来源:
收藏参考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高仿品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以瓷器为例,瓷器‘眼学’鉴定的要点主要有五个:看口沿,看外形,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形状特点;看釉色,是青釉还是白釉;看颜料,青花的花色不一样;看底部露出的胎色;看外部钙化程度。” 2013年3月12日,媒体报道:宋代画家米芾的国宝级画作《深山夜雨》将于17日亮相美国纽约贞观拍卖行,起拍价约为人民币2亿元。
-
数码装置艺术的生活化倾向对传统雕塑艺术在创作手法上的启示
-
作者:
席静
来源: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手法
传统雕塑艺术
数码装置艺术
生活化
-
描述:
装置艺术材料的生活化倾向,给所有的艺术种类都带来了创作手法上的挑战,而雕塑艺术在材料上的广泛性却没有给它带来太多的发展空间,本文通过对装置艺术生活化倾向的分析为雕塑艺术找出了一种在创作手法上的新角度。
-
妈妈哭了
-
作者:
王静怡
来源:
孩子天地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校
浅蓝色
机套
礼物
内蒙古
小商店
五彩缤纷
国际劳动节
赤峰市
行动
-
描述:
5月1日是国际劳动节,也是妈妈的生日。在“五一”前的一天,我无意中发现了一家卖手机套等用品的小商店。走进去一看,嗬,好漂亮呀!按颜色排:红的、绿的、蓝的……;按样式排:大的、小的,带翻盖的、不带翻盖的……,真是五彩缤纷,样式各异,好看极了。我选了一个浅蓝色带小猫的手机链和一个黄绿色的手机套,上面还绣着一
-
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不同空间的表现
-
作者:
侯静宏
来源: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绘画
意境空间
立体空间
中国绘画
-
描述:
东西方绘画的空间观不同,其表现也不同。中国画以含蓄、简约、疏朗为美学标准,以内涵、灵境、神韵、意趣为审美趣向;西方绘画受到科技新成就的影响,所以,油画追求真实的立体空间效果。中西两大绘画艺术体系有着不同的特征,最根本的差别在于东西文化思维方式的不同。
-
色彩是我的最爱
-
作者:
华静
来源:
海内与海外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觉
感觉
思维方式
个性化
丰富情感
色彩运用
色彩表现
作品
色彩规律
油画
-
描述:
从我画第一幅油画开始,我就知道了自己对色彩的敏锐感觉。五颜六色的油彩不仅带给我视觉上的冲击,更是最直接最快速的让我对色彩运用做出准确的判断——我的色彩表现开阔、多元,没有一系列理性方面的狭隘。我在色彩这个鲜活的世界里,自由自在地表现个性化的丰富情感,运用色彩规律和感觉,我给自己的每一幅作品设计了不同的命题。我的思路沿着复杂的生活主线展开,重构出超载生活本身的一幅自在天地,我可以在这个天地里进行更宏观的也更微观的观察,继而以更宽泛地思维方式面对画布。
-
充满美感的巴黎之旅
-
作者:
华静
来源:
海内与海外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诱惑力
生存发展
艺术家
故事性
法国巴黎
美的
异国情调
美感
艺术氛围
生活细节
-
描述:
漫步在法国巴黎街头,不由得被那独有的浪漫、抒情、色彩为一体的艺术氛围所吸引,进而陶醉其间,不得不承认这里就是艺术家们生存发展的绝好摇篮。对我来说,陌生的巴黎是全新的,异国情调的建筑、富有故事性的雕塑、装点精美的橱窗艺术以及与我们不同的一切生活细节都非常具有诱惑力,牵引着我的目光……
-
贫民窟
-
作者:
保罗.马森
郭静超
来源:
海外文摘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际海事组织编码
卫星追踪装置
荷兰
浮雕
海上运输安全
海盗
高压电
-
描述:
世界上,有10亿人以贫民窟为家。尽管社会上层的富人想要清理掉这些有碍观瞻的贫民区,但是,居住在其中的人却表现出异常坚定的信念——绝不离开。 走进21世纪最典型的贫民窟 一条蜿蜒绵长的河流,河水污浊,岸边漂着各种颜色的塑料垃圾袋;河岸两旁,林立着参差不齐的简陋窝棚,一眼望去,垃圾、破罐、碎木块、洗衣污水、零散布料、老鼠和一群孩子便一股脑地冲进你的视野中。这里就是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市的贫民区——圣米格尔的埃斯特罗地区——马尼拉富人与穷人间不宣而战的前沿阵地。人们从摇摇欲坠、咯吱乱响的门后出来,行走在狭窄的过道上,远处,清真寺的圆顶清晰可见,它的那边,就是大城市的摩天大楼。 一个社区负责人梅纳自愿当我的导游,但也只不过是50来米的距离,因为她说,再深入下去,就无法保证我的安全。我们走到一个梯子底部,埃斯特罗贫民区的神秘面纱就此揭开:一个长长的隧道,一米多宽,黑暗中偶尔几个裸露的灯泡散发出微弱的灯光,宛如一个老式的煤窑,快要散架的托梁,几道昏暗的光线,地上几滩不明液体(我希望是水)。就是这样的隧道,通向着6000多人的家门。 我们敲了敲第一扇半掩着的家门,主人奥立弗匆忙穿上衣服惊异地走出来,他身后的4个孩子正吃着冰淇淋。
-
丹麦之花首席画师
-
作者:
叶静芳
来源:
海外星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艺术
形式表现
尼古拉费欣
-
描述:
朱迪丝·索伦森近40年的画师生涯中,专精于顶级釉上彩手绘创作,主要作品为全世界最顶级的餐瓷皇家哥本哈根Royal Copenhagen丹麦之花系列,曾创作无数皇家订制作品。朱迪丝·索伦森在工艺上的成就无庸置疑,若比喻为丹麦皇家哥本哈根的国宝,也当之无愧。 今年已经67岁的朱迪丝·索伦森,即将届满40年的画师生涯。身为全球顶级餐瓷的手绘工艺家,朱迪丝·索伦森展现的是温和谦逊的性格以及尊重文化传承和大自然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