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关键词
名车志异 四驱轿车 带你玩转四川雪景
作者: 暂无 来源: 四川画报·旅游人文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南方的雪景,公认是四川的最好。因为四川有不少海拔较高的地区,寒冬时节,玉树琼花、玲珑剔透的雪景比比皆是。更妙的是,四川凡有冰雪的地方,几乎都有温泉,看完雪景再到温泉中,真是妙不可言。一般来讲,看雪景是越野车的专利,然而本期我们将推荐8款四驱轿车,让你体验到跟以往不一样的驾驶情趣。 撰文/邓文杰图片来源,厂家提供 为什么选择四驱轿车? 四轮驱动是越野suv车型的专利吗?轿车采用四轮驱动的目的很显然不是用来越野,但是会极大地提高轿车在冰雪、沙石或者比较光滑路面上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四驱轿车比四驱suv重心更低,操控性上有明显的优势。轿车又比suv更适合日常的城市路面,油耗也更低。 四驱系统是指车辆的四个轮子都具有驱动力。它既具备了前驱车的控制稳定性,又具备了后驱车的灵活操控性,具有超出两驱车更高的抓地力,使车辆更加稳定,极大地提高了车辆的主动安全性能。在高速弯道中,四驱车辆可以有效地避免前驱车转向不足(推头)和后驱车转向过度(甩尾),保持车辆的行驶方向。由于四驱系统驱动力强、通过性好,它可以离开公路轻易通过沙石路面和冰雪路面。特别是在让两驱汽车束手无策的冰雪坡路上,配备四驱系统的车辆总是能够轻松行驶。 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的两轮驱动家用车其实是很“脆弱”的,只要路面铺装得不好或者带点泥泞的话就很有可能“抛锚”!这和车子的马力大小没有直接关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厂家开发出四轮驱动装置。 什么是全时四驱? 全时四驱是指车辆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四轮驱动状态。由于车辆在转弯时不仅左右轮行驶轨迹不同,而且前后轮之间也会因行驶轨迹也不同而产生转速差,因此全时四驱车必须装有中央差速器用于补偿前桥与后桥之间的转速差,并将发动机动力分配给前后轴。动力从变速箱输出之后会先经过中央差速器(多数中央差速器都是限滑差速器,也可以是普通的差速器)在经过中央差速器后动力被分成两部分,分别通往前轴和后轴,经过前后轴的两个差速器分配到两侧的车轮。 TiPs 选好实用的雪地胎由于冬季行车轮胎与冰雪路面会形成一层水膜,造成了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减小,因而出现打滑现象。而雪地胎通过独特的设计和制造方法能缓解这层水膜的对车辆驾驶的影响,从而能获得不错的操控性能。目前很多轮胎厂商纷纷推出了雪地胎,例如米其林的X -lCE轮胎、普利司通的WS60轮胎等。 四驱轿车鼻祖——奥迪A4L 指导价:57.81万元 优点:恒时四驱、反应快、性能稳定 缺点:成本造价较昂贵 其他车型:奥迪A6L、A8、A5等等 看雪景点:海螺沟 大名鼎鼎的奥迪Ouattro可谓人人皆知,奥迪Ouattro系列车型算得上国内最常见的四驱轿车了,在国内可以看到的奥迪A4L、A6L、A8,乃至A5和TT都有Ouattro车型。其实起初Quattro只是一家隶属于奥迪的改装公司,就如同AMG和奔驰的关系,Ouattro -直在为奥迪改装提供技术支持罢了。奥迪应该是最早的将四驱技术应用于轿车上的厂家,自诞生之日起就树立了其在四驱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现在,Ouattro已很广泛应用在奥迪所有车型上,在各款车型的顶配版上我们都能看到Ouattro的铭牌,Ouattro全时四驱技术已经成为了目前市场中动力分配反应最直接、可靠性最高、动力性能损失最少的四轮驱动技术。 在新奥迪A4L上市之时就已经有了配有Quattro系统的3.2L车型,与其他传统四驱车不同的是,Ouattro是一种纯机械式四驱结构,通过托森差速器代替了手动差速器锁紧装置,它可以按需将发动机扭矩进行无级分配。在良好路面上正常行驶时,75%的动力输出到前轮,后轮只分配到25%:当路面的附着情况发生变化时,特别是冰雪路面,前驱动轮抓地力出现了下降,差速器便会自动调整动力输出比例,将高达75%的动力输出到后轮,这样就能有效避免车轮打滑,帮助车主在冰雪路面安全平稳的行走。 标榜“运动”元素的宝马,在后驱技术方面有着相当成熟的经验,但是在四轮驱动技术的研发方面,其自主研发的xDrive四轮驱动系统面市仅有几年时间。但这个后起之秀实力不容小视。xDrive全轮驱动系统的核心技术是由奥地利的马格纳·斯太尔研制的分动器,以对扭矩分配进行不间断的调节。xDrive系统根据道路情况不断改变扭矩的分配,向前后车轮传输各自所需要的扭矩,最高可达到40:60的分配比例。 行驶过程中,如果xDrive系统发现车辆可能转向不足,也就是前轮开始被拖向弯道外侧,就会减少分配给前轮的扭矩,将几乎所有动力都输送至后轮。该系统还不断与动态稳定系统DSC交换信息,从而可以从一开始就识别到车轮打滑。一旦出现车轮打滑,电动机会锁定xDrive的膜片式离合器,并通过额外的驱动力矩使这个车轮拥有更好的附着力,同时空转的车轮也会得到刹车装置的有效控制。这就意味着,即使是在冰雪路面这种恶劣的路况下,xDrive系统都会有适量的扭矩被输送到抓地性最好的车轮上,以确保车辆在打滑时能有不错的附着力。 作为德系豪车“三剑客”之一的奔驰,也在很早以前就推出了自己的四驱系统,只不过当时只是运用在专业的越野车G系上。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奔驰才将四驱技术运用到非纯越野车型和轿车领域中,包括了我们熟悉的ML、S级、E级以及R级等车型。目前引进到国内的奔驰四驱轿车有S级和R级,而作为外出旅游交通工具,具有四驱功能的R级比S级更适合。 奔驰4MATIC四轮驱动的核心技术是4ETS差动限制技术,4ETS就是利用ABS的制动力自动分配功能来实现差动限制。新开发的驱动系统运用了行星齿轮式桥间差速器。在各种路面上,前后轮之间的全时固定动力分配45:55,而在车轮出现打滑情况时,整体式多盘离合器则可以确保附加牵引力和最佳方向稳定性。不难看出,在ESP(电控车辆稳定行驶系统)、ASR(加速防滑系统)和4ETS(四轮驱动电子牵引系统)电子行驶安全系统的辅助下,4MATIC即使在冰雪路面也能提供动态、舒适和更加安全的交通解决方案。不过,该四驱系统在有效地提高车辆的驾驶安全和通过性的同时,油耗也会有显著地增加。 Tips 如何在雪地里起步全时四驱的车型使用全时4轮驱动模式,只有分时4轮驱动的车辆,也可使用分时4轮驱动,但弯道时须慢速,因分时驱动前后差速不能消除,在弯道处轮胎会产生转弯制动,转弯角度越小打滑越明显。 北欧,基本上是长年累月地被冰雪所覆盖,在北欧的路面上行驶不仅需要高超的驾驶技术,而且还需要一套能在冰雪路面上安全、平稳行走的四驱系统。作为北欧车厂得代表,沃尔沃不仅在安全性方面世界领先,而且在四驱技术上也造诣颇深。 在580L 3.0 T6车型上都配备了沃尔沃的四轮驱动系统AWD,采用的是电控液压离合器,它能够根据道路状况在前后轮间灵活地分配动力。换言之,AWD可以控制并调整每个车轮的扭矩输出,在不干涉发动机动力输出的情况下提高了物理极限。而且这套四驱系统还采用了即时牵引系统(InstantTraction),当在湿滑或松软的路面启动时,可极快地将驱动力从前轮转移到后轮。此外,沃尔沃四轮驱动系统AWD还配有一个防滑的DSTC系统,也叫做动态稳定和牵引力控制系统。这可是从冰雪王国研发出的装备,该系统可以测汽车的侧倾率,防止或减轻汽车打滑或失控现象,简直可以称为雪地精灵。 雪地精灵——沃尔沃S80L 指导价:61.38万元-67.86万元 优点:动力分配不错,电子系统尽职尽责 缺点:极限下限滑差速器性能不算出色 其他车型:沃尔沃XC60、XC90等等 看雪景点:青城山 Tips 上坡应保持合适的冲坡速度上坡行驶时,如附着力严重不足,须保持合适的速度冲坡,速度以到达坡顶时速度可以达到安全的操控程度即可,应待前车上到坡顶后,才可以向坡面行驶。 德国绅士——大众R36 指导价:49.2万元-52.8万元
成都车展最新出行工具大曝光
作者: 暂无 来源: 四川画报·旅游人文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图片拍摄/梁磊 9月1 7日至9月24日,西部车界年度盛事——“第十三届成都国际车展”正式拉开帷幕,人头攒动的展馆现场真正体现出成都人十年如一日的爱车狂潮。每年这个时候定期在车展stand
随胡可一起去伦敦感受艺术熏陶
作者: 暂无 来源: 四川画报·旅游人文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更增添了几分浪漫的气氛。今天的行程是参观大英博物馆和国家美术馆。大英博物馆位于伦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大罗素广场,成立于1 753年,和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巴黎的卢浮宫并称为世界三大博物馆。博物馆
以音乐的名义去旅行
作者: 暂无 来源: 四川画报·旅游人文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宫殿中央为悬挂吊灯的圆形大厅,四周建筑的装饰也各具特色。据说殿中曾存放着200幅画、60件艺术品、17台钟表和80座雕像。这座水上宫殿于1 944年秋曾遭受法西斯分子的洗劫和破坏,1 960年
东方魅力城堡——福建南靖土楼
作者: 暂无 来源: 四川画报·旅游人文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部分图片来源资料网站 福建土楼的由来与渊源 士楼是当地先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社会历史变迁的实物例证。唐代以前,南靖是占百越族一个支系的主要居住地。明末清初(公元1 7
天天跑早操,亲密接触陌生的埃及
作者: 暂无 来源: 四川画报·旅游人文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二十几年来,我一直保持每天早上起床跑步的习惯,即使出国旅行也不例外。然而正是每天清晨那几十分钟乃至一个小时的时间,让我用最初的方式接触了一个又一个的陌生国度。今年的4月,我和交大EMBA的十几个同学一起出发到埃及、埃塞俄比亚以及阿联酋等国家旅行。整整5天的行程,让我得以对这些国家不同的美景、历史和文化背景有了充分的了解,其中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埃及。无比辉煌的古代文明和如今破败的社会现状让我体会到了什么是斗转星移,什么是沧海桑田。 撰文/余璐图片提供/彭建新 其余均为资料图片 第一天在埃及首府开罗,围绕酒店的高尔夫球场跑道“一二一”地跑早操,整个城市还睡眼朦胧地呆立在一片沙漠之中,温热的空气中夹杂着泥土的气息。这和我在自家小区里跑步有截然不同的感觉,让我初次体会到了埃及式的荒凉和原始。这当中还有个小插曲,那天我认识了一个和我一样挺喜欢跑早操的日本女孩,她用“夹生饭”一般的中文和我交流对埃及的看法。她告诉我,“埃及人过着一千多年来从未改变过的沙漠生活”。的确如此,在史前文明消失后,埃及人似乎也沉睡了千百年,已经远远落后于当今世界文明的步伐。 开罗仿佛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街道没有几幢像样的房子,即便是酒店大部分也是破旧不堪,几乎所有的民居都是“毛坯”房,虽然早已投入使用,但墙面没有被粉刷过,砖瓦清晰地露在外面,有的房子粉刷了正面也算很对得起观众。据说这是因为埃及有规定,没有修建完毕的房子不用交税。街道上垃圾四处散落,没有看见一个清洁工在打扫,难以想象排名“世界七大名城”的开罗居然如此自我,如此骄傲地保持着这种“落魄、不修边幅”的流浪汉形象。同样,开罗的原著居民一看到我们,也会毫不羞涩地伸出黑黑的双手,说着半生不熟的中文要东西:“清凉油,清凉油:”在他们眼里,中国人早已淘汰了的东西还是他们日常生活里的奢侈品。在街上,随处可见臃肿的,蒙着黑色面纱的阿拉伯女人并不妖娆地闲散漫步,只露出一双显得有些茫然的眼睛,似乎没有任何展示身段的欲望和要求。由于治安不好,开罗的街道上有很多扛着枪四处巡逻的警察,让人顿生不安全之感。 埃及狮身人面像 狮身人面像充满了未解之谜。一般认为,它是公元前2600年左右,由法老哈夫拉下令修建的,据说当时正在修建哈夫拉的金字塔陵墓,当工程快竣工的时候,哈夫拉亲自来巡视,结果发现自己的金字塔规模比其父亲胡夫的金字塔逊色许多,_丁是下令工匠们为自己修建座体现其威严的雕像,工匠们发现在工地的东北方向有一座开采石料剩下的山石,便决定以之作为原料,修建一座狮身人面像,狮身体现的是哈夫拉的伟大和尊严,而雕塑面像则按哈夫拉本人的形象来雕刻,这一设计得到了哈夫拉的同意,于是在他的金字塔前面便矗立起了这么一座神奇的建筑。公元前1400年,埃及法老图特摩斯四世在狮身人面像的前爪附近立了一座石碑,碑文中有“哈夫”的字样,由此人们断定,狮身人面像确是为纪念哈夫拉法老而修建。 埃及法老 博物馆里面的埃及法老塑像,胡子的长短代表权力大小,头顶是蟒蛇头造型。右图为拉美西斯二世和他的妻子(在下面)。埃及最伟大的国王之一——拉美西斯二世,20岁继位后,掌权达67年,膝下有上百个子女,他活到96岁时才去世。他是古埃及第十九王朝法老,其执政时期也是埃及新王国最强盛的年代。在位67年,拉美西斯二世为埃及的发展立下赫赫战功,他的妻子与他在起,但明显小很多,说明那时的埃及男人地位是很高的,当然,现在的埃及男女平等了很多,但主要也是男人工作,如果丈夫收入稳定,家里衣食无忧,很多已婚妇女是不出来工作的。 亚历山大城市的模型图 亚历山大城市位于尼罗河三角洲西部,是埃及第二大城市,也是埃及和东地中海最大港口。该城建于公元前332年,因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占领埃及而得名,是古代和中世纪名城,曾是地中海沿海政治、经济、文化和东西方贸易中心,有诸多名胜古迹。亚历山大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是埃及的“夏都”和避暑胜地,被誉为“地中海新娘”。图为博物馆里的旧时亚历山大城市的模型图。埃及古老的工具 博物馆里还陈列有古代埃及的各种木制、皮革制和麦秆制的生活用具,啤酒、葡萄酒、水果、面包、肉、蔬菜等食物,纺织机模型,犁、锄、镰等农具,棍棒、投掷器、斧、弓、箭等武器,竖琴、七弦琴、横笛、鼓等乐器,水平器、笔、调色板等文化用品。 我们接下来就去参观最著名的吉萨金字塔。吉萨距离开罗很近,我们的旅游巴士从尼罗河的桥上驶过,尾罗河没有想象或电影中的漂亮,一点也不起眼,也许漂亮的地方不在此地,因为尼罗河很长,流经领域很广,它在埃及境内全长1500公里,在境外全长6670公里,上为地中海,右为红海,据说有的旅游团乘船游尼罗河,白天上岸观光,相比之下,我们的行程可不太“浪漫”啊。沿尼罗河边有些村庄,一些村民头顶容器在河边取水,倒另有一番风情。 没有多久,我们便到了吉萨,心情有点激动起来,金宇塔熟悉的身影进入我们的视线,远远望去,三座不同大小的金字塔安详地坐落在撒哈拉沙漠上,天空非常晴朗,万里无云,碧蓝碧蓝的,塔身在阳光的照射下,非常耀眼。走近一点,看见游人骑骆驼在塔边的沙漠上行走,构图有点接近明信片了,快快准备好相机。我们在附近的停车场下车,然后买票进入金字塔内部参观,三座金字塔按大小分别称为胡夫金字塔、胡夫儿子的金字塔,最小的一座没有听清,据电视台《问鼎世界》的节目中介绍,金字塔的塔尖都对准了天上的猎户星座,四周的棱角计算似乎也与圆周率有关,其建筑数据的准确令人难以置信。我们到的当天,只开放了胡夫儿子的金字塔,塔内有很窄的通道,倾斜很厉害,人必须弯腰90度才可进入,我们走到一半,没有看见陵墓之类的,有些边门北锁住,因为空气不流通,一顿觉气闷难取,没走完全程使匆匆退出。近距离观赏,金宇塔是灰暗色的,砖块的堆积从平面看呈三角形,从立体的角度看是四个三角形形成的方锥形,砖是石砖,体积很大,据说在古埃及动用了大量的奴隶,花了将近10年的时间搬运和凿形。近看砖石堆积不算很整齐,参差相间,与远看的轮廓和棱角相比有些逊色,至于塔中涉及的许多数学数据和神秘的传奇故事没有在现场听到针对性的讲解,只是自己原来在电视节目中看到的知识而已,本来是带着很多问号去的,但导游的兴趣似乎不在讲解,而是忙于兜售商品。 接着我们在金宇塔附近拍照留念,在三座金字塔之间不断地变换角度,周围的沙漠上有许多当地人牵着骆驼走来走去,还有身着异装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有一位漂亮的西方妇女买了一张阿拉伯头巾戴在头上,很具异国风情,我们也尝试了一下白色的头巾用彩带折出特有的造型,那感觉好不新奇。一些骆驼的主人找到我们,一番讨价还价后,我们骑上骆驼。骆驼起身和蹲下的时候前倾很厉害,要牢牢地抓住手中的把柄,许多人发出尖叫声,待骆驼四脚全部起立后,发现一下子高了许多,和站在沙漠上的人说话似乎隔了一层楼,接下来的构图当然是最具长期色彩的。碧蓝的天空下,有阳光照样下的金字塔,塔前有我戴着阿拉伯头巾骑在骆驼上挥手致意的笑影,应该是不错的背景和造型吧,不同的角度都来一张,千万不要拍得遗憾带回家,拍得尽兴,才很舍不得地从骆驼背上下来。 埃及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寝。这些统治者在历史上称之为“法老”。古代埃及人对神的虔诚信仰,使其很早就形成了一个根深蒂同的“来世观念”,他们甚至认为“人生只不过是一个短暂的居留,而死后才是永久的享受”。因而,埃及人把冥世看做是尘世生活的延续。受这种“来世观念”的影响,古埃及人活着的时候,就诚心备至、充满信心地为死后做准备。每一个有钱的埃及人都要忙着为自己准备坟墓,并用各种物品去装饰坟墓,以求死后获得永生。在后来发现的《金字塔铭文》中有这样的话:“为他(法老)建造起上天的天梯,以便他可由此上到天上”。金字塔就是这样的天梯。同时,角锥体金字塔形式又表示对太阳神的崇拜,因为古代埃及太阳神“拉”的标志是太阳光芒。 埃及壁画和雕刻 埃及有很多色彩依旧清晰的壁画(也只有在如此干燥的地方才能保持4000多年的缘故吧),让我们很震撼。4000多年前的壁画竟保留直今,且色彩还如此鲜艳,非常难得。上面那些通顶的象形文字和图案仍然清晰可见,那些栩栩如生、神色端庄的法老雕像,那些刻在墙垣上精美的浮雕和鲜艳的彩绘……让我不得不为古埃及人的智慧和创造力所折服。这是埃及人的财富,埃及人的骄傲…… 方尖塔 这是埃及有名的 方尖塔。是整块立起来的,无任何拼接成分,对当时的建筑水平而言是一种挑战。方尖塔是古埃及特有的一种建筑物,四方柱形,用整块花岗岩凿成,通常是两支相对耸立在巨大的庙殿门前,作为崇拜太阳神的象征之一。现存埃及本土的方尖塔中总数已不超过10根,而且多为单根。可是,在罗马帝国时代流失
洞里萨,霞光里的世俗欢乐
作者: 暂无 来源: 四川画报·旅游人文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其普通的外表之下似乎蕴藏着某种秘密。 1 当地人在河堤上搭起简易的草屋★ 2 他们更多的时光其实都在水上渡过,船仿佛是他们另一个家★ 3. 4 .夕阳西下,霞光将一切变
秘境黑水冰川彩林邀你去探险
作者: 暂无 来源: 四川画报·旅游人文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大草莓、蓝水泡、黄钳子等可爱图案,使得原本呆板的玻璃窗显得极其生动。据介绍,垃圾处理厂采用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废气净化处理技术。垃圾经1 1 50摄氏度高温焚烧,产生的废气再进行多次分解,成为环保气体
成都地铁启程下一站:幸福乐居
作者: 暂无 来源: 四川画报·旅游人文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中国休闲之都”、 “世界美食之都”、 “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拥有诸多美誉的成都又添一景—— 2010年10月1日地铁一号线正式开通
7月28日来成都看极地海洋世界
作者: 暂无 来源: 四川画报·旅游人文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的大厅,美人鱼和色彩斑斓的鱼儿翩翩起舞,美轮美奂…… 表演项目:海龟慢舞、喂食表演;美人鱼表演,表演时间约1 0分钟左右。 【娱之悦】 风情小岛休闲区体验欢乐的家庭式梦工厂
< 1 2 3 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