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白沙唐墓簡報
作者: 陳公柔   来源: 考古通讯 年份: 195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随葬品   白沙   墓葬   斗拱   陶罐   唐墓   浮雕   北宋   治淮   形制  
描述: ,把岡陵起伏的地面削低很多,所以大多數的墓室就都被暴露在地面以上,有的還高出現地面1—2.8米不等。因而對於墓室和土壙的關係就無從致察。從162,171,172三墓
山东章邱縣普集鎮漢墓清理簡報
作者: 王思礼   来源: 考古通讯 年份: 195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管理处   山东省   墓葬   出土器物   石材   雕刻   古墓   清理   前室   考古  
描述: 山东省文物管理处在本年2月间,根据羣众的反映:普集镇西门外有一座古墓。我处聞訊後,立即派鄭亦桥、台立業二同志前往勘察,發現这墓压在一座房基的下面,墓門全部露出地面,在門楣石(係砂岩)上浮雕一个羊头
談談我國古代的銅鏡
作者: 王士倫   来源: 考古通讯 年份: 195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宋代   先秦   唐代铜镜   浮雕   六朝   衰落   殷周   画像石   南北朝   考古  
描述: 文化悠久而燦爛的祖國,在工藝上也有着优秀和光輝的傳統。僅以青銅器来說,早在殷周時代就達到了登峯造極的境地。在先秦的書上,已經有了关於製造銅鏡的紀载;根据現有资料,知道从战國時代起它就被人們普遍地使用着;到了秦汉,隨着青銅彛器的開始衰落,劳動者的鑄造技術和藝術,開始轉向銅鏡。
孔望山的石刻畫象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物 年份: 195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深思   石刻   底封   孔望山   浮雕   管理   刊出   自然   文物   本期  
描述: 孔望山在江蘇省新海連市東南十八里,石刻畫像是就山石的自然形勢鑿成,最大的有兩米高。因歷年久遠,石刻畫像被苔蘚封滿,畫面漶漫,經洗刷後可看出畫像上的綫條有陰刻,也有浮雕。人物很多,形狀不一,有赤膊蹬足
江都鳳凰河二○号墓清理簡報
作者: 王德庆   来源: 文物 年份: 195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随葬器物   方向   东岸   南偏东   西南   隔板   浮雕   清理   工程   横剖面  
描述: 江都鳳凰河二○号墓是在拓寬鳳凰河工程中發現的。它的位置在鳳凰河东岸,东面遙对後李莊,西南臨靠郭家園子大約一里左右,在工地的尽西端。發現時墓的頂部在取土時揭去,木槨暴露在地面。墓座西朝东,方向南偏东六十五度。
洛陽澗西宋墓(九·七·二号)清理記
作者: 趙青雲   来源: 文物 年份: 195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勘探   参考资料   宋墓   古墓   剖面   八角形   西郊   浮雕   清理   文物  
描述: 洛陽西郊澗西一帶在去年和今年初先後勘探出古墓六千餘座,今年二、三兩月清理了二百八十餘座,其中宋墓一百
複製陳列品的陳列技術(二)——雕刻品(複製品和新製陳列品)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物 年份: 195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自然景物   材料   主题   中央   浮雕   雕刻品   陈列品   作品   照片  
描述: 雕刻品不僅在藝術之部的陳列中很有意義,它也是博物館各種專題陳列中的構成部分,它往往可以給整個陳列室以綜合的面貌。例如,列寧中央博物館的很多陳列室的中央都放了雕刻作品,特別是藝術家為博物館製造的雕刻品。在紀
中國古代雕塑的傑出作品
作者: 劉開渠   来源: 文物 年份: 195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作者   佛教雕刻   石刻   霍去病   古代雕塑   性格   雕塑家   作品   古代作家   太原  
描述: 上說,由漢起到明、清止的雕塑品,或多或少的都看到了;從所看的作品件數上說,由一般的瀏覽到重點的欣賞,約有數萬件。我們參觀的時間太短,不要說不可能作有系統的研究,就連應該攝取像片的歷代重要作品也未能照全。雖說是時間太短了,但
漫談雕塑
作者: 陳明達   来源: 文物 年份: 195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窟   雕刻   情感   古代雕塑   唐代   创作者   作品   南北朝   造像   皇泽寺  
描述: 很多年來在作建築調查的工作中,經常接觸到雕塑作品,為時既久,自然生出愛憎,自己習以為常,也未去鑽研探討,深入研究。近來在工作中常和同志們討論到這些問題,感覺到有把積在心中的個人愛憎寫出來的必要
故宫博物院国际友谊馆开放
作者: 李鸿庆   来源: 文物 年份: 195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玻璃器   国际   民主国家   陶瓷器   友谊   故宫博物院   毛毯   内容   雕塑   漆器  
描述: 故宫博物院国际友谊馆经半年来的徵集筹备,在五月六日正式展出了。陈列的内容是苏联、各人民民主国家及全世界共四十个国家赠送给中国的绘画、雕塑、陶瓷器、织绣、毛毯、金银器、漆器、玻璃器、玩具等
< 1 2 ... 4 5 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