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神道夕阳:明代神道石刻研究
作者: 冯祖光   来源: 艺术与设计(理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代神道石刻   仪式性   符号化  
描述: 中国古代陵墓艺术的发展在明代最终完结,其形制为清代所沿用。明代神道石刻源于唐宋却又别出机杼,无论题材内容还是造型风格都产生了新的变化,反映了历史发展进程和文化潜变的脉络。文章从雕塑本体、建筑格局和历史背景三个方面分析明代帝陵神道石刻的发展过程和独特价值。
敲砖凿石塑雕像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集体经济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砖雕   浙江省   木雕工艺   民间艺术家   诸暨市   毛泽东   石刻雕塑   文艺人才   石雕   工艺美术  
描述: 戚行长,男,1960年出生,浙江诸暨人,获得诸暨市首批"民间艺术家"、浙江省"优秀民间文艺人才"称号.1978年,由于酷爱美术,遂拜师学习木雕工艺,后专注研究石雕、砖雕工艺;1993年申办诸暨城关石刻雕塑社
陈晓春雕塑作品选登
作者: 陈晓春   来源: 陕西画报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古代雕塑   石窟   大足县   雕塑作品   石刻   石门山   艺术观点   陈晓春   现代雕塑   中西方艺术  
描述: 艺术观点:在传统的观念中,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是一种"写意"的艺术,这一观点到今天还是被许多人所认可的。作者从对我国重庆市大足县石门山石窟石刻的考察发现入手,呈现石门山石窟其中两件石刻"千里眼""顺风耳"的"超写实"特征,然后在比较中西方艺术的视野中,从石刻的表现手法与特色入手,对这两件石刻
环境艺术空间──记大型石刻雕塑《丝绸之路》
作者: 田宝印   来源: 陕西环境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交流   形象塑造   石刻雕塑   民族特色   环境艺术   《丝绸之路》   城市雕塑   红色花岗岩   艺术空间   “丝绸之路”  
描述: 环境艺术空间──记大型石刻雕塑《丝绸之路》
帝王与雕塑
作者: 董建业   来源: 卷宗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汉武帝   霍去病墓石刻  
描述: 霍去病墓石刻的艺术风格极为古拙的独特艺术风格,长期以来受到学界的关注。关于其艺术风格的成因,一直众说纷纭,笔者赞同霍去病墓石刻的形成与西域艺术有紧密关系这一观点,认为汉武帝的个人意愿是霍去病墓石刻艺术风格的关键性成因,汉武帝的有可能要求工匠使用西域艺术对霍去病墓石刻进行雕刻。
大足石刻元素在城市标识浮雕中的运用
作者: 张欣娜   来源: 金田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标识浮雕   城市标识   大足石刻  
描述: 通过对大足石刻元素的提炼,以标识浮雕作为新的载体按照标识设计的原则打造出具有大足文化特色的城市标识,从一个新的视角出发,扩大大足石刻影响的力度和范围,达到其艺术价值的升华。
雕塑:一张北国春城的城市新名片
作者: 马煜婷   张朋   来源: 经济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长春市   灵魂   风格迥异   石刻   青铜   主题公园   街心花园   城市生活   雕塑   小广场  
描述: 长春的雕塑,似乎是融入到了这个城市的血脉与灵魂里,载其韵而耀其辉。城市的各个角落都可见风格和主题异然的雕塑作品,街心花园、医院学校、街旁巷尾、大小广场、主题公园处处皆风景,青铜、木雕、石刻、微雕、浮绘件件亦精品。
唐十八陵的考察报告:《昭陵六骏》唐陵石刻的经典
作者: 段景琪   来源: 经营管理者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刻   昭陵六骏   唐陵  
描述: 唐代帝王陵墓石刻以独具的艺术风格,在中国古代雕塑史上占有突出地位,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昭陵六骏,它吸取了佛教雕刻艺术的减底浮雕手法,是唐代石雕艺术的珍品和华夏文明的稀世珍宝,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非凡的创造力,因此堪称浮雕石刻中的经典之作。
墓葬模型中的画像石和画像砖模型制作法介绍
作者: 岑学恭   来源: 考古通讯 年份: 195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像砖   模型制作   墓葬   石膏   雕刻   石刻   浮雕   人物形象   画像石   锌版  
描述: 爲了工作需要,我們曾製做過一座汉代的磚墓模型。該墓是卷式建築,墓室中嵌有畫像石刻及畫像磚。磚券墓的用磚全部是幾何紋樣的浮雕花磚,墓室两壁接近石基层處相向地嵌有两條各長約6米的畫像石,出口處並和畫像石
析蔡氏古民居石刻艺术
作者: 林曦   来源: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造物思想   透雕   圆雕   石刻   民间风俗   浮雕  
描述: 分析了蔡氏古民居的石刻艺术,通过对我国民间艺术的审美形式的认识,理解民族丰富多彩的造物思想、艺术成就、地方特色,从而给今天的艺术创作以重要启迪和借鉴.
< 1 2 ... 58 59 6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