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浅谈中国工笔画色彩运用的发展与创新
作者: 王娇艳   来源: 江西服装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色技法   工笔画   色彩   绘画形式   随类赋彩  
描述: 色彩是中国工笔画构成元素,地位并不低于占主导地位的线描。在中国工笔画的创作过程中,色彩是最重要的表现形式,色彩的运用左右了工笔画风格。传统工笔画讲求“随类彩”,并不仅仅是指在画面中呈现出事物本来
浅析工笔仕女画与传统诗词的关系
作者: 侯林岚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诗词   文人画家   象外之象   演变历史   仕女图   意象表现   诗美   洛神赋图   表现因素   仕女画  
描述: 已有两千多年演变历史的工笔仕女图是我国传统人物画种之一,也是我国美术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工笔仕女图有着严谨的程式与规范,追求“工”的效果,在表现形式方面具有装饰性。工笔仕女图的绘画线条高度概括凝练。传统的工笔仕女图更加关注精神追求,传达作者的主观意趣。我国自古是诗的国度,诗是人类关照世界的基本方式之一,诗美也是艺术美的表现因素之一。诗歌用
论汉代大赋与雕塑的美学思想
作者: 王荣敏   王莉娜   来源: 艺术探索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浪漫主义   雕塑   大赋  
描述: 本文对汉赋与雕塑予以横向层面的探讨,指出汉代大的铺陈手法追求雕塑中的方位性、空间感;汉代雕塑的艺术表现则具有大的浪漫主义特色;汉代大的精雕细琢与雕塑的气势古拙看似相反相对,实则互补相应。
民族与个性——瑞典印象主义画家安德斯·佐恩
作者: 叶丹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佐恩   布面油画   外祖父母   皇家艺术学院   安德   夫人像   艺术天赋   印象主义   穆拉   油画创作  
描述: 际性的成功。佐恩出生于瑞典达拉纳省穆拉区(Mora)下辖的一个小村庄,在外祖父母的农庄里长大。他很早就显露出艺术天赋,随后进入斯德哥尔摩的瑞典皇家艺术学院学习,并成功闯入欧洲画坛,很快就成为他那个时代最负盛名的画家之一。佐恩早期的创作以水彩画为主,但在1887年到1888年前后,他开始逐渐
高友林的油画探索
作者: 全山石   来源: 诗书画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甘肃玉门   油画民族化   美术学院附中   院里   分配工作   毕业分配   九六   艺术天赋   油画  
描述: 、具有艺术天赋,是个很有发展前途的年轻人。可是当他毕业分配那年正是“文革”前夕,分配工作很不理想,大部分学生分配到边远地区,而且业务不对口,高友林被分配到甘肃玉门关的一个电影院里工作。艰苦的生活环境和工
吕梁青石修立《太原赋》石刻景观
作者: 石成   来源: 石材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刻   《太原赋》   景观雕塑   文化景观   吕梁青  
描述: 前不久落成的大型石刻景观雕塑《太原》,成为山西太原晋祠景区又一道文化景观。《太原》石刻景观石材选取于吕梁山深处为天然青石, 长9米,意为9个王朝在太原建立国都和陪都;高6.988米,
苍茫中见清明:读夏天的雕塑
作者: 汪瑞   来源: 美术文献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意表达   金属铸造   影像创作   一夫当关   中国诗歌   赋比兴   中国传统诗歌   古代诗词   历史场景   系列作品  
描述: 看夏天的雕塑并不是件轻松的事,因为它们往往有种视觉的沉重。这种沉重来自金属的粗砺与阴影的合成,也来自那一个个场面所带给观者的心灵撼动。但在这些具体的主题性雕塑之名下,雕塑家又用了一种简洁甚至是抽象的表现手法,异常简略地勾勒出这些历史场景。无论是在击鼓提醒进攻的士兵,还是凯旋归来的英雄,无论是将做战争祭品的无名士卒,还是一夫当关万夫奠开的壮士,他们全都没有面目。有的只是武器、盔甲、战马以及融合在整个雕塑构成之中的站立的姿势。"站立",既是人作为视觉形象最雄壮威武的战斗姿势,同时它也是尊严的象征。
风口——2016青年雕塑邀请展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文献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意表达   金属铸造   影像创作   一夫当关   中国诗歌   赋比兴   中国传统诗歌   古代诗词   历史场景   系列作品  
描述: 风口——2016青年雕塑邀请展
略谈工笔花鸟画的赋彩
作者: 杨敬仲   来源: 美术向导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画   西方绘画   色彩关系   绘画语言   意象色彩   工笔花鸟画   中国画   唐代敦煌壁画   发展趋势   随类赋彩  
描述: 略谈工笔花鸟画的彩杨敬仲一现代西方造型艺术将色彩与线条、透视列为绘画语言的三大要素。中国画也极为看重色彩的作用。《周礼·考工记》载:“画缋之事,杂五色。”南朝宗炳在《山水画论》中提出了“以色貌色”的原则,谢赫在《古画品录》中将色彩随类彩列于气韵生...
工笔画风格之衍变与用色之盛衰
作者: 尤明辉   来源: 美术向导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工笔画   魏晋时期   水色   隋唐时期   绘画技法   两汉时期   色彩   国画颜料   文人画   随类赋彩  
描述: 中国工笔画是相对于写意画来说的,《中国美术大辞典》言工笔:亦称细笔,与写意对称,中国画技法名,属于工整细致一类的密体的画法,如宋代的院体画、明代仇英的人物画、清代沈铨的花鸟走兽画等。北宋韩拙《山水纯全集》有用笔简易而意全者,有巧密而精细者之说,工笔的要求乃属于后者。工笔画,举凡水墨、浅绛、青绿、金碧、界画,均可包含在内。由此可
< 1 2 3 ... 7 8 9 ... 30 31 3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