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76 条
-
用美去拨动每一个学生的心弦:记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高景丽教师的美术教学思想与实践
-
作者:
刘南一
来源:
艺术探索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思维
纸版画
教师
思想与实践
美术教学
东城区
教育系统
立方体
劳动模范
艺术评论
-
描述:
几千件中学生的美术作品琳琅满目,绚丽多姿,展示在人们面前。有素描、色彩写生,纸版画,动物纸造型,图案纹样设计,京剧脸谱,乒乓球人物造型,雕塑等等,构成了一个包罗万象的艺术世界。这一件件孩子们
-
机器人·青铜器·飞翔的翅膀:观《最后的防线》断想
-
作者:
周楷
来源:
艺术探索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节性
机器人
废旧钢铁
青铜器
油画肌理
具象艺术
抽象艺术
雕塑家
作品
大卫
-
描述:
一 青年雕塑家石向东的新作《最后的防线》,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作品通过一个足球守门员的艺术形象,表达了广大中国人民对中国足球早日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关注和期望,进而反映了改革,开放中的中国人民
-
油画技法(二)
-
作者:
杨红太
来源:
美术向导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图形制作
传统美术
形式美
设计艺术
民间艺术
产品设计
直观形象
视觉艺术
-
描述:
油画技法(二)
-
工笔重彩花鸟画法
-
作者:
金鸿钧
讲解
来源:
美术向导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方法技巧
庭院花卉
田园
审美感受
画家
古代文人
视觉意象
工笔花鸟画
中国画
作品
-
描述:
工笔重彩花鸟画法
-
质朴,作为一种绘画品格
-
作者:
韦启美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陕北
天雄
现实生活
贵族
绘画
艺术评价
作品
艺术品格
人物形象
油画
-
描述:
高天雄题为《陕北老乡》的三幅油画,其画风属于质朴一类。 三幅作品显示出作者对生活的诚挚。没有贵族心态,没有感伤,没有跟着旅游风去搜寻逝去的民
-
古典风思绪
-
作者:
袁宝林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艺术
欧洲传统
疑义
现代艺术
浪漫主义
印象主义
写实主义
古典主义
古典样式
油画
-
描述:
一 提起古典风油画,人们难免要想起那位既滑稽却又令人心怀敬畏的安格尔。如所周知,他从19世纪中叶次第成为浪漫主义、写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的众矢之的而被认作保守僵化艺术的总代表。如果将欧洲的现代艺术与传统
-
评姜宝林近作
-
作者:
吴小昌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水画
民族
审美意识
印象派
贾又福
近作
中国画
油画大师
作品
中世纪
-
描述:
也许因为我是油画家,每当我观赏姜宝林的中国画作品,总觉得他取法西方的思路与中国油画大师董希文不谋而合:着眼于“中世纪前,印象派后”。不仅如此,宝林对中外古今优秀文化遗产的选择,也象董希文一样,依赖于
-
禅宗,杜尚与美国现代艺术:美国现代艺术研究札记
-
作者:
王瑞芸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种类
视觉语言
表演艺术
艺术家
现代艺术
抽象表现主义
环境艺术
绘画
禅宗
雕塑
-
描述:
美国现代艺术种类繁多,五花八门,无奇不有。那些还保留在绘画和雕塑规定手段内的风格——如色彩交响主义、精确主义、抽象表现主义、大色域等,无论怎么变化,倒还难不住我们,因为它们是沿着欧洲现代艺术发展逻辑
-
墨彩交融 立象尽意
-
作者:
夏硕琦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实践
立象尽意
艺术家
艺术思维方式
历史人物
具象艺术
中国画
东西方文化
比较研究
妙悟
-
描述:
近年来的中国画画坛,呈现着万象更新的气象。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中,艺术家们的眼界更开阔了。艺术思维方式更多样了。在东西方文化艺术的比较研究中,有不少艺术家更倾心于重妙悟,求神韵,立象
-
评李瑛《山草青青》的艺术精神
-
作者:
刘强
来源:
理论与创作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瑛
人格精神
山草
自序
艺术精神
人和自然
历史感觉
历史内容
诗集
总体意象
-
描述:
诗人李瑛去了江西苏区和大别山、太行山等老区访问,他的行踪凝结成一部诗集:《山草青青》(四川文艺出版社1992年3月版)。他在《自序》中说:“所到处处,重峦叠嶂的飞云,苍茫斑驳的山野,逶迤崎岖的小路穿连着座座家屋村落,革命的遗址,烈士的坟墓,英雄的故事和传说,无不唤起我强烈深沉的历史感觉。它们冲击着我,震撼着我,激起我无限遐思。这本书就是在这之间成长起来并得到发展的。”这本诗集的形成是人和自然的彼此融汇、相互谐契,是人格精神和自然品性的邂逅。在这里,“风,土地,树木,都有了性格。”“一首诗是一个人格,必须使它崇高而完整。”(艾青:《诗论》第176页至229页)诗集《山草青青》雕塑了一种崇高而完整的人格,从美学和艺术精神上获得了令人称羡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