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在东京看世界名画(二)
作者: 陈世宁   来源: 艺苑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用笔   新古典主义   浪漫主义   东京   印象主义   画面   代表作品   色彩表现   笔触   美术馆  
描述: 从大卫到弗沙罗的法国画坛从十八世纪末一直到现代的法国画坛名家荟萃、流派纷呈,是世界美术史上精采的一页。在东京的日子里,有幸接触到了不少这一时期的油画原作。在美国华兹沃斯美术馆藏画展中,见到了大卫作于1789年的《警卫给勃鲁特斯送回他儿子的遗体》,画幅不算大,长度约一米
洁白的雪莲花与火红的攀枝花——喜看京剧《雪宝公主》
作者: 陈培仲   来源: 中国京剧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攀枝花市   神话传说   象征   舞台   京剧   四川九寨沟   自然风景区   爱情   四川省   雪莲花  
描述: 美丽善良的雪宝公主所赐。 如今,这一藏族神话传说被般上了舞台,这就是由四川省攀枝花市京剧团演出的《雪宝公主》。这个新戏宛如剧中象征纯真爱情和高尚情操的雪莲花一
论苏轼的“无象之境”——诗境与画境的结合
作者: 高岭   来源: 美苑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境界   象外之象   本体世界   诗画融合   中国艺术   宇宙本体   绘画   苏轼   中国古典美学   文人画  
描述: ,欢以此寓笑,盖将以贾谊,陆贽之辞,恺之,摩诘之笔兼之乎一身。”诗文与绘画的共同之处或者说共同优点在于“皆能传生写似.”这里的“生”,在我理解,就是描绘对象背后蕴含着的生生不息的本体世界,是充溢着活力
缘而葆真清而容物:评胡善余油画的风格特性
作者: 潘耀昌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十年代   时空关系   表现方法   现实主义   印象主义   艺术创作   空间关系   全盛期   观察方法   油画  
描述: 时尚,他的画好像一颗闪闪发光的钻石,以一种迥然不同的面貌呈现出来。按当时的情况来看,胡先生的画是前卫的。因为那时甚至印象主义还没有被大众理解。根据当时流行的批评观念,胡先生的画似乎忽略了造型的精确性
喧嚣的世界与沉默的声音:油画系教师作品双年展与现象学的美学
作者: 孙振华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作品   艺术家   塞尚   现代绘画   现象学美学   双年展   艺术语言   中国油画  
描述: 本文之所以选择这种似乎不正规的美术评论的写法,其缘由是,正在我阅读法国著名现象学哲学家梅洛·庞蒂的美学文集《眼与心》的时候,油画系教师作品双年展也同时开幕。这种相遇唤起了我的一些想法。显然,双年展
挂毯艺术与多元文化
作者: 普瓦里耶   郭培建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宗教学   壁画   象征   教堂   多元文化   信仰   伊朗人   伊斯兰教   印度   民俗学  
描述: 们展现了一幅平面刺绣“油画”。普瓦里耶机智、幽默,出于对别人的怜悯,她信仰伊斯兰教,这一信仰更加丰富了她的想象力,加强了她与世界的联系。她的主要刺绣品有:陈列在墨西哥伊尔、威尔米特伊斯兰教堂展览厅内的7
油画小品
作者: 崔同聚   吴凤仪   来源: 新天地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泰国   大象   鼻子   训练   波浪动力   创作   绘画   印度   肖像画   抽象派  
描述: 油画小品
意念·意象·意境
作者: 赵绍龙   来源: 新闻通讯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认识事物   大写意   领略自然   意念   相互渗透   工笔花鸟画   中国画   作品   意象   写意性  
描述: 的意境。这种写意性正是中国画的精髓所在。于是我以新的视角重新去看中国工笔花鸟画,果真有了许多新的发现。正如我在一篇评论中所说,成熟的工笔花鸟画家往往不停留在低层次的写生而更注重观察,在观察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在领略自然美的同时,让自己的感情与表现对象相互渗透融合,通过形象的直觉的感情的想象
大连开发区科技工贸大厦
作者: 郝文华   来源: 建筑学报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商业大厦   科技   象征   大连开发区   体量   现浇钢筋混凝土   檐廊   楼梯间   主楼   路南  
描述: 大厦位于开发区主干道长春路路南,与已建成的五彩城商业大厦隔路相望,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 大厦是由华轻工贸公司等7个单位组成的,总建筑面积为20400平方米,主体7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蛇吞象真有其事吗?
作者: 杨寿福   来源: 蛇志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象   山海经   咽下   蟒蛇   咀嚼   身体   体外   故事   动物   头部  
描述: 《山海经》中讲了一个蛇吞象的故事:有一条五彩斑斓的大蛇,一口吞进了一只大象,消化了三年才把骨吐出体外,骨多得堆成了一座小山。真有这样的事吗? 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而蛇吃东西从来不咀嚼,总是
< 1 2 ... 6 7 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