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一颗活泼跳跃的童心
作者: 李星   来源: 少年月刊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蛐蛐   童心   作文   精神风貌   人和动物   小动物   少年   人和自然   图式   善待  
描述: 赵小鱼同学的两篇作文,一篇是为蛐蛐建造漂亮乐园的故事,一篇是放飞五彩鸟的故事,虽然内容各不相同,但表现的主题都是共同的,这就是热爱小生命,善待小动物。读了这两篇作文,实在令人欣慰。从作文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一个小学生对人和自然,人和动物关系的理解,可以看出当代少年崭新的精神风貌。上推二十多年,我们青少年所受的却是另一种教育。人们将大人世界的斗争图式,灌输给儿童,似
聆听大自然的回声:工笔花鸟画创作漫谈
作者: 张晓星   来源: 美术向导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水画   野生植物   形式语言   构想   绘画语言   回声   人和自然的关系   工笔花鸟画   中国画   大自然  
描述: 大自然总是以万种风韵呈现给人们。有感于大自然的造化,人们通过各种形式来抒发感情。人们尝试着把花鸟、山水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花卉借助山水的环境、气氛来拓展境界,借助山水的语言来体现某种情感。随着人们视野的开阔,各种艺术观念、风格的交汇,花鸟画面貌向多元...
评李瑛《山草青青》的艺术精神
作者: 刘强   来源: 理论与创作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瑛   人格精神   山草   自序   艺术精神   人和自然   历史感觉   历史内容   诗集   总体意象  
描述: 诗人李瑛去了江西苏区和大别山、太行山等老区访问,他的行踪凝结成一部诗集:《山草青青》(四川文艺出版社1992年3月版)。他在《自序》中说:“所到处处,重峦叠嶂的飞云,苍茫斑驳的山野,逶迤崎岖的小路穿连着座座家屋村落,革命的遗址,烈士的坟墓,英雄的故事和传说,无不唤起我强烈深沉的历史感觉。它们冲击着我,震撼着我,激起我无限遐思。这本书就是在这之间成长起来并得到发展的。”这本诗集的形成是人和自然的彼此融汇、相互谐契,是人格精神和自然品性的邂逅。在这里,“风,土地,树木,都有了性格。”“一首诗是一个人格,必须使它崇高而完整。”(艾青:《诗论》第176页至229页)诗集《山草青青》雕塑了一种崇高而完整的人格,从美学和艺术精神上获得了令人称羡的成功。
·藏区油画创作浅谈
作者: 兰立斌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思想内涵   形式美   现实主义   人和自然的关系   表现形式   中国画   艺术观念   艺术语言   人物形象   油画创作  
描述: 当今我国画坛涌现出许多表现藏区题材的画家,有的从人性的角度表现藏民的粗犷与纯朴;有的借助人物形象表达自己的艺术观念;有的表现一种抽象的意念。但不管选择什么,必须具有真情实感,并将深刻的思想内涵与独特形式美作有机的结合,真正体现藏区的美、艺术的美。
追求油画的东方审美意境
作者: 彭才年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思想内涵   形式美   现实主义   人和自然的关系   表现形式   中国画   艺术观念   艺术语言   人物形象   油画创作  
描述: 我偏爱静物,静物具有很强的静穆感和潜在的人文内涵。静物虽无生命,却能反映一定时代、地域的文化特征,反映画家对待生活的态度和艺术追求。它是画家心灵的写照。凡高的向日葵、塞尚的水果既展示了静物的魁力,又让人看到了画家那颗真诚的心。十几年来我一直在这条路上探索,但早期作品,大多属于“逼真写实主义”,没有几幅令我满意。90年代中期后,由于创作环境的改变,使我能静下
学艺随感
作者: 徐伯初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意义   重要性   艺术家   当代艺术   人和自然的关系   磁悬浮列车   造物主   雕塑家   人称代词   观念艺术  
描述: 因为我自小就喜欢立体的东西,做手枪、坦克(假的)、照像机。做到极细部位时,心里会发慌,手和心连在一起。 手又和材料连在一起,所以我喜欢塑造感的东西,也喜欢材料。土是普通不过的材料,加瓢水揉揉,成了泥,风干后放进火里一烧,就成了又硬又碎的陶,特别是透过火炉的那个窗,看它煅烧的过程,真是有趣。造物主给我们这么多材料,金、木、水、火、土任我们选用。欧洲雕塑家组织之间有一种现象。用材料来划分艺术家和组织。比如搞石雕和木雕的分得比较清楚。当然材料因为自身语言的特性,自有他们不同的艺术震撼力,但是如果把材料独立开进行研究。我认为是背了造物主的意愿。我在欧洲留学期间目睹这些组织和艺术家为此的分歧,引起我的思考。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