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言】搜索到相关结果 108 条
-
加强油画诗意的探索
-
作者:
汪清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固有色
油画语言
动之以情
中国画色彩
生机希望
油画色
诗缘情
虚实关系
主观的特性
画中有诗
-
描述:
何谓诗意?概括地说:诗缘情.诗有使人动情的神韵,画中有诗,不但使人赏之以美,更使人动之以情.那么典型中国画的诗意表达,能不能用西方的油画语言来演绎,从而加强油画的诗意呢?为此,我进行了一些探索
-
从“迎接新世纪江苏油画大展”谈起
-
作者:
丁涛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油画艺术
创作课
新世纪
基本功
作品
江苏
油画创作
基础训练
油画教学
-
描述:
今年四月份,在江苏美术馆举办了“迎接新世纪江苏油画大展”(下简称“大展”)。楼上楼下的厅堂内作品鳞次栉比,令人目不暇接。看得出组织者为这一次画展所付出的辛劳。与我省过去历次油画作品的展览作比较,无论在参展的作者人数上或是在作品的数量和涉题的广泛度上,“大展”也确实以大见长、名符其实。陈列于壁面的,既有新人新作,也
-
关于油画的学术性——《迎接新世纪江苏油画大展》引出的思考
-
作者:
陈世宁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新意识
形式语言
油画艺术
新世纪
学术特点
基本内涵
作品
学术性
江苏
中国油画
-
描述:
近百年来,油画在中国得到了空前的普及与发展,而在这发展的过程中,江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开拓地,徐悲鸿、刘海粟、颜文梁、吴作人、吕斯百、宠薰琹等一大批为中国油画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代表人物,均出自江苏。因此,在一个世纪将要结束的时候。举办《迎接新世纪江苏油画大展》,认真回顾近百年来江苏油画的发展历程,对江苏油画乃至
-
江苏百年油画的审视与思考——《迎接新世纪江苏油画大展》观后
-
作者:
马鸿增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刘海粟
油画艺术
新世纪
审视与思考
江苏
油画创作
语言特性
颜文梁
中国油画
-
描述:
多年来我对油画关注甚少,几乎失去了发言权。不久前举办的《迎接新世纪江苏油画大展》,提供了较为系统地了解江苏油画百年历程的机会。45件回顾性作品,选展了徐悲鸿、刘海粟、颜文梁、吴作人、吕斯百、庞薰琴、朱士杰等前辈及历年来江苏画家的获奖作品;207件新作,集中反映了当前创作的整体
-
品味与品位——由首届江苏省美术节油画作品想到的
-
作者:
陈世宁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造型语言
油画艺术
一顷刻
艺术作品
江苏省
高品位
绘画
油画创作
美术
表现语言
-
描述:
浏览刚刚征集到的首届江苏省美术节油画作品,心情为之一振。此前,因为我参与了这次美术节油画创作的组织工作以及将于1999年上半年举办的《迎接新世纪江苏油画大展》的组织筹备工作,对江苏省的油画作者队伍有所了解。然而,从征集来的作品看,确
-
油画艺术教学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
作者:
呼喜江
来源:
社科纵横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艺术
技法语言
素描课
油画教学
-
描述:
油画艺术教学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
中国油画的理性思考
-
作者:
杨小阳
来源:
美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现代意识
艺术活动
油画艺术
民族精神
艺术作品
艺术家
艺术创作
传统与创新
中国油画
-
描述:
随着时代进步,认识水平提高,人们不再像以往用单一的模式尺度来衡量中国油画,而是更多地把目光从“现象”移至“本质”。更多地关注着中国油画这个舶来画种在中国的“混血”程度,以及它的体质和思维发育的状况。目的不仅是要它体格壮硕,而是要它能够具有“人格”和“思维”的特征。能够在21世纪以高大的形象屹立在世界艺术之林。然而,传统的理念与创新的意识,形式的多样与情感的传达等等诸多矛盾,长期以来使人们在“困惑”的氛围中,感受着世纪末的焦虑和恐慌。以至于有人“病急乱投医”强吞猛咽西方过期“神药”;以至于有人“死抱佛脚不松手”,盲目期待祖先造化的“显灵”;以至于有人“心灰意冷”、“撒手画架”而另谋它路。我们认为:要想使中国油画在新世纪的艺术之林里独领风骚,就必须对目前的状况认真进行审视和反思。因为油画作为人类艺术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和反映艺术家精神世界的媒介载体,还远远没有完成它的历史使命。在当今油画画坛,无论是技法材料层面,还是精神层面,都还有许多可供研究的领域有待于我们的探索和思考。传统与创新在历史的发展中相依相存众所周知,油画自从引进伊始,就开始了它在中国“惑”的行程。悲鸿先生的“一惑再惑”,就反映了传统和创新的矛盾存在。...
-
我对“墨骨油画”的思考
-
作者:
李秀实
来源:
美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艺术
散点透视
骨油
焦点透视
油画艺术
美学观念
中国画
骨法用笔
表现语言
文人画
-
描述:
到抽象,为美术界所肯定。但回视过去,在庆幸之余,冷静的面对旧作深思,又始终不无遗憾,因为这些外在风格各异的追求,在表现语言的深层,却大都源出于他人的画法,尤其当我站在油画的故乡,面对意大利、法国
-
教学日记
-
作者:
宫立龙
牟达器
来源:
美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静物
基础素描
观看方式
个性因素
产生出
审美趣味
几何形体
素描语言
平面与立体
教学日
-
描述:
将物象置位于能相互比较的空间中,才能提供更好的素描设计因素,而大部分素描的失败往往是设计的失败。油画系第三工作室一年级新生的第一堂素描课是基于以上原则来进行的。课题:素描静物计划周数:五周计划课时:108学时研究对象:不同种类的物体四组教学要求:学生在面对不同空间位置上同时摆放的四组不同的静物之间自由走动,多角度大空间范围内的选择,选择的本身体现自己对物体的审美和理解,其间多用小构图的形式进行完成。最后完成两张以上的作业,但不要求一次性完成,多组静物使人有更自由的选择、判断、分解与融合,在小构图的基础之上,同学间相互借鉴达到最后完善。教学目的:改变学生旧的观看方式,逐渐地调动自身的个性,让学生面对课题有一种新鲜感和兴奋感,激发他们的表现和创作欲望,从而和入学前的训练拉开距离,使之产生表现手段上的陌生感,让学生逐渐地去掉头脑中对事物认识的经验主义,发现新的视觉符号,编排新的视觉程序,从而产生各自不同的表达方式。提示一:课题设置的成因我们为什么摒弃了以往刚入学的新生以几何形体转入石膏头像训练的教学模式而放弃石膏的课题研究,采取日常所见杂物为主的素描练习。纵观我们国内高等美术院校的基础素描教学,多为以摹仿客观为主,...
-
陈宜明绘画作品
-
作者:
陈宜明
来源:
美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觉语言
探索与实践
精神指向
文化取向
具象表现
“写实”
具象绘画
艺术语言
精神取向
主观感受
-
描述:
陈宜明绘画作品
<
1
2
3
4
5
...
9
10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