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用艺术语言评论社会问题:苏新平近作的新走向
作者: 高岭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廊   石版画   评论   艺术家   近作   艺术语言   作品   社会问题   新走向   新平  
描述: 我在1991年曾经撰文评论苏新平的石版画艺术,认为它介于再现物质空间和追求想象空间之间。辽阔的草原极地、远去的马匹和徒然四顾的牧民,是苏新平渲染寂然通睿而又宁静致远的凝固时空和普泛生存意识的重要视觉因素。与此前一段时期内活跃的大部分青年艺术家一样,苏新平从心底里喜爱在作品里表达对永恒、崇高和生命的终极理想的关怀,这种关怀是通过对自己最为熟悉的草原游牧生活的特定具体场景的图式化概括达到的,而他本人的艺术家身份却隐匿在画面背后,虽然他借助草原特有的
模仿与回避:对中国油画现状的思考
作者: 吕山川   来源: 福建艺术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油画语言   西方艺术教育   自律性   本体语言   本土文化   绘画   造型因素   马蒂斯   中国油画  
描述: 对中国当代油画现状,我想用一句话来概括“模仿与回避”。模仿就是中国油画对西方油画形态学自身规律如风格、语言等各种造型因素的自律性的模仿,使中国油画具有西方油画的特性。而回避却是中国油画家对本
水粉画语言定位
作者: 黄金德   来源: 福建艺术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言   水粉画   水彩画   明度   水粉色   中国画   画种   色感   笔触   油画  
描述: 作为一个画种,它生存、发展,并获得应有的地位,这与它的实用价值、视觉审美价值,并有其他画种不可替代的特征有关,还需要一批默默耕耘的画家。水粉画正是以它特有的魅力,登上高雅的艺术殿堂,又因用途广泛得以迅猛的发展,并成为各大院校不可少的一门课程。 水粉画是介于油画和水彩画二者之间的一个画种,它色彩艳丽光洁,水色淋漓,明快柔润而似水彩画,同时也有中国画渲染的某些情趣。采用厚画法,又近乎油画的浑厚,沉稳坚实硬朗。用大面
《沙耆油画艺术研讨会》纪要
作者: 石炯   高昕丹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油画艺术   研讨会   中国艺术   艺术家   中央美术学院   作品   比利时   中国油画  
描述: 1998年4月14日与17日,中国油画学会和中国美术学院研究学部在北京和上海召开了《沙耆油画艺术研讨会》,国内著名画家与艺术研究者50余人参加了会议,收到论文20篇.两会均由曹意强博士主持.与会代表
名作欣赏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美术教育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克里斯蒂   博物馆   尼德兰   绘画语言   画家   蒙娜丽莎   15世纪   林达   肖像画   油画  
描述: )的作品。画中的少女纤弱、苍白,却流露出聪慧与灵气。她端庄而矜持的神情冷漠孤傲,“使人一见而再难忘却”。克里斯蒂斯是杨·凡·爱克的门徒,他以一种非常平滑圆润的绘画语言,简化了凡·爱克的风格。曾有人这样评价这幅画:“正是因为那位陌生女子的肖像,佩特吕斯·克里斯蒂斯当之无愧的名声才放射出神奇的光芒”。
工笔人物画的艺术特点
作者: 蒙甘露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固有色   散点透视   画家   西洋绘画   装饰性   传统工笔人物画   中国画   艺术语言   工笔重彩人物画   中国工笔人物画  
描述: 工笔人物画的艺术特点
色彩致美·致情·致神:谈边秉贵的油画作品
作者: 白青   来源: 北方美术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藏   作者   光与色   构图   色彩语言   画面   作品   人物形象   红色   油画  
描述: 记得在1977年的全军美展上,边秉贵的油画《战地黎明》独树一帜,非常显眼。当时画展中全是红光亮的作品,突然看到这幅绿色调的画面,就像在暑天喝了一杯清凉的饮料。《战地黎明》(1977年 180×150cm),站在
积极探索综合材料绘画新样式
作者: 黄申发   来源: 西北美术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视野   综合材料   美术学院   中西绘画   现代绘画   艺术语言   美术人才   美术教育模式   积极探索   教学模式  
描述: 美术人才的综合素质,从而深化艺术语言和创造新的绘画样式,以适应新世纪的审美需求。在这两种新趋势影响下,伴随着改革开放及中西文化艺术广泛交流,我国的美术事业开创了新局面。在美术创作上表现为:一方面,各画
油画的东方之路
作者: 高鸣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文化精神   素描教学   高等师范专科学校   视觉深度   文化资源   中国画  
描述: 假如我们不是把某种艺术形式看作为特定的文化精神的载体,而仅仅看作为传达情感,交流情感的工具,问题便十分简单:为我所用即可,比如说,不管什么器皿能盛酒便行。中国油画的20世纪的漫长的发展历程,便表现了这方面的误导。从引入西欧的模特写生及素描教学系统及方式,到用油画的方式表现劳动人民的疾苦和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乃至到“文革”美术。油画的造型方式从来都是被当作工具来看待的。也就是说,油画的内部问题被工具化了,完全手段化了,余下的问题便是如何使用的问题。
江苏油画扫描
作者: 左庄伟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苏天赐   油画艺术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写实主义   艺术语言   江苏   艺术追求  
描述: 江苏的油画,与她的中国画和版画比较,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稍逊一筹,这似乎已构成行内人不争的共识。然而,我们却不能忽视,江苏毕竟是鱼米之乡和文人荟萃之地,她的雄厚的经济基础和文化底蕴,对于孕育文化人才,是很有催发力量的。单就“油画”看,溯源历史,在二十世纪上半叶,宜兴人徐悲鸿,常州人刘海粟,苏州人颜义梁等等,都曾经是由江苏升向艺术天空的绘画明星。在祖国艺术及艺术教育的拓荒阶段,他们披荆斩棘,艰苦努力;走出国门,学习西方绘画艺术及其教育思想,或坚定地沿着写实主义道路拓进,或借鉴西方后期印象派、野兽派之长,融汇传统绘画精神构筑中国的油画天地,等等,创作了一大批画,培养了一大批人,并因此而奠定了江苏油画发展的基础。 与徐、刘、颜同时或之后,初期在我省颇有影响的油画家当推吕斯百、黄显之、秦宣夫、杨建侯、朱士杰以及林风眠的学生苏天赐等人。 五十年代以来,江苏的油画也与全国其它地区的油画创作
< 1 2 3 ... 12 13 1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