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试论人物形象的表述方式:关于油画人物创作的几点思考
作者: 冯晓威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物创作   传情达意   绘画语言   画面处理   人物形象   绘画创作   创作思想   油画  
描述: 绘画创作的真正实质是运用绘画语言传情达意。内心的情感如何成功表达,除了创作思想与基本技巧,还需要熟悉绘画语言的表述方式,也就是指画家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来达成主题的表达。有些创作思想有较成熟的对应的画面处理,如古典
勃纳尔油画语言的独特风格
作者: 吴珂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独特风格   法国   印象派   作品特点   19世纪末   象征主义   色彩表现力  
描述: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法国绘画大师皮耶·勃纳尔,是法国纳比派的重要画家。这一派的画家们均在初期不同程度的沿袭了高更的象征主义风格。他们热衷于研究日本浮士绘艺术,作品特点大多平
一九二九·十二·百色(油画)1984年
作者: 刘晨煌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言影响   观众   艺术风格   油画作品   本土文化   李树森   个人风格   视觉艺术  
描述: 一九二九·十二·百色(油画)1984年
浅谈中国油画近30年的发展与变革
作者: 崔鹏   来源: 美与时代(下半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罗中立   程丛林   油画民族化   中国当代油画   何多苓   油画创作   中国美术馆   中国油画   陈丹青  
描述: 改革开放后这三十年是中国油画摸着石头过河,由探索逐步走向成熟的三十年。目前这种古典艺术、写实艺术、表现艺术、抽象艺术、先锋艺术多元发展的格局,是中国当代油画艺术繁荣昌盛的前提,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样一个多元并存,尊重艺术规律的环境中中国的油画艺术必将在21世纪创造更大的辉煌。
浅谈西方油画艺术的发展与审美导向
作者: 苑良宇   来源: 美与时代(下半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油画艺术   西方绘画   色彩语言   绘画传统   艺术审美   古典时期   艺术样式   后现代时期   架上绘画  
描述: 认识油画,就像认识一个民族一样,它具有很强的个性化的特征。作为西方绘画传统的经典艺术样式,从古典时期的油画到后现代时期的油画,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面貌。文化和民族的差异决定了我们的审美观和思想认识的不同。
统一之美:油画色调美浅谈
作者: 李红丽   皇甫娟   来源: 美与时代(下半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固有色   油画语言   油画家   绘画作品   条件色   形式美法则   委拉斯开兹   德拉克罗瓦   普桑   画如其人  
描述: "统一"是形式美法则中最高级的形式构成。统一之美是油画色调美的关键。在自然界中,色调无处不在,它笼罩一切;在艺术品中,对欣赏者来说,它是艺术品的主要色彩倾向;对创作者来说,它是艺术品的统帅和指挥。画家眼中物象的色调不是自然对象色调的翻版,而是作者情感的形象表达,也是作者运用色调,抒发情感、表达意境的重要手段。
对校园雕塑的几点认识
作者: 王丽萍   来源: 美与时代(下半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教育功能   大学建筑系   掷铁饼者   体量   情感语言   校舍建设   室外空间   青年学生   环境空间   空间体积  
描述: 随着校园和校舍建设的发展,校园雕塑已被越来越多的高等学校所重视。许多院校在校园内设置了雕塑。其中不少作品选题得当,位置适宜,造型美观,体量适度,富于文化内涵.提高了校园环境的品位,在创造美好的育人环境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然而,也有一些校园雕塑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恐怕难以发挥其预期的作用。
略谈油画艺术中的技术元素
作者: 王兴华   苏金成   来源: 美与时代(下半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油画语言   美术院校   西方文艺复兴   油画家   油画艺术   造型能力   当代中国油画   艺术语言   自由翱翔  
描述: 当代中国油画受"新艺术"思潮的冲击和影响,出现了诸如商业化、极端个人化、程式化等不良现象。更为令人担忧的是现在的美术院校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技术边缘化的问题,出现重"艺"而轻"技"的现象:绘画艺术所必须的基本规则遭受严重漠视。绘画艺术是老老实实的事业,是要付出无比艰辛劳动的事业。艺术需要谦虚的精神,扎实的工作,具备各方面的才能,在此坚实的基础上才能自由翱翔。因此,我们在大胆进行艺术探索的同时,也强调扎实的基本功,严格的造型能力和对绘画规律的深入研究,努力达到主客观的完美结合。
雕塑艺术:情感与生命的体验
作者: 殷小烽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语言   民族题材   美术学院   水彩   鄂温克族   民间艺术   艺术创作   雕塑艺术   通古斯人   美术作品  
描述: 对于东北少数民族题材艺术创作的研究与关注由来已久。无论是源于情感与生命体验的记忆召唤,还是出于艺术家本身的责任感,对于这种形式、题材的偏好,体现在后来的作品创作上,出现了我这近二十年的雕塑与水彩等艺术创作中——从最早的《通古斯》系列、后来的《嬷嬷人》系列及延续至今的《修复嬷嬷人》、《中国嬷嬷人》等系列。这些作品不仅使我在艺术道路上取得一定成就,也为我的创作走民族艺术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遥望海拔三千米以上的表情与命运——洪毅《西藏表情》系列油画解读
作者: 彭肜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拔   西藏   生存经验   系列   艺术精神   藏族人   千米   艺术语言   表情   油画  
描述: 人的表情是极具有个体性和复杂性的。它由遗传的面貌、特定的人生际遇、隐秘的心思、微妙的情绪和大千世界反射回来的镜像组合成千变万化的每个瞬间。看起来有种族的、家族的某种相似,但细微之处天壤之别。每个人一定有自己别于他人的表情,正如每个人一定有属于自己的独特命运,因此能够被识别、被认识、被喜爱或被厌恶。如此而言,一个民族怎样能够拥有一种可以被识别的共同又独特的表情,特别是在一个信仰高于审美甚至高于生命的民族脸上,那些深远的历史与厚重的文明及其独特的情感气质如何能丰富地展现其中?洪毅近期创作的系列油画作品《西藏表情》为我们展示了这种探索的可能。
< 1 2 3 ... 11 12 13 ... 23 24 2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