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西文】搜索到相关结果 204 条
-
明清景德镇外销瓷的主要纹饰(上)
-
作者:
黄静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销
景德镇
全球化
16世纪
纹饰
中西文化
东西方文化交流
明清时期
-
描述:
明清时期是景德镇瓷业发展最为鼎盛的时期,同时也是其瓷器外销最为兴盛的时期。随着16世纪大航海时代的来临,东西方各条新航线不断开辟,使中国的陶瓷外销也进入到全球化的时代。与此同时,明清时期也是中西文化互相交流与影响的第一个高峰。明清景德镇外销瓷的纹饰,体现出东西方文化交流与互动的浓厚的时代特征。
-
试论欧美文化对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影响
-
作者:
罗学正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东印度公司
十六世纪
御窑厂
欧洲
艺术风格
艺术家
景德镇陶瓷艺术
中西文化
十八世纪
-
描述:
了中西文化的双向交流。随着欧洲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中国精美的陶瓷成了王公贵族奢侈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成了富商大贾追逐发财之道的刺激剂。为了掠夺东方的财富和获取高额利润
-
论传统瓷上肖像画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内涵
-
作者:
丁清莲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再创作
相结合
传统
文化内涵
独特艺术
中西文化交流
艺术特征
文化价值
肖像画
-
描述:
传统瓷上肖像画并非古老的陶瓷装饰品种,其真正兴起只是在近代,但其独树一帜的艺术面貌和卓越成就使其在中国陶瓷艺术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一席。时至当代,传统瓷上肖像画面临发展困境,能真正理解其独特艺术与文化价值的人士越来越少。有鉴于此,笔者积多年从
-
回返与再造 ——吕品昌的雕塑
-
作者:
黄积鑫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西文化
21世纪
20世纪
艺术家
知识分子
雕塑
-
描述:
展览:2018《太空计划》"丝路新语"——2018博物馆国际雕塑展2017《沙滩三杰》多彩贵州"双百"创作工程精品展中国美术馆2017《文明的回响——中华匠作展》太庙美术馆2016志合山海"中国当代陶艺展厄瓜多尔基多文化中心2016《共生共荣——中国当代雕塑邀请展》中国美术馆2016建党95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国国家博物馆201 5新态201 5太原国际雕塑双年展太原美术馆2014《中国与挪威:作为陶瓷媒介的"形制之上"》挪威奥斯陆2013《中央美术学院教师创作特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2012中国当代雕塑展巡迪展法国巴黎卢浮宫2010’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作品展’北京中国美术馆2007《东方—中韩当代艺术展》北京中华世纪坛2006《2006韩国斧山国际雕塑双年展》韩国斧山
-
以瓷为媒的中西文化交流
-
作者:
杨桂梅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欧洲人
景德镇
葡萄牙
维多利亚
荷兰东印度公司
中西文化交流
艾伯特
外销瓷
中国瓷器
-
描述:
瓷之韵——大英博物馆、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藏瓷器精品展展览的策划和筹备历时一年多,经过双方策展人的多次讨论,才形成最终的展览内容。大英博物馆和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的策展人为此挑选了148件套的精彩展品,为中国观众讲述明清时期中
-
从广告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
作者:
龙坤
程坚
来源: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话语文化
中西文化差异
征婚广告
-
描述:
的中英文征婚广告进行对比分析,从宏观层面揭示隐含在话语形式内容背后的特定的社会文化因素。研究发现,中英征婚广告反映出三大方面的中西文化差异,即经济背景、家庭婚姻体系和道德与价值观取向。对比分析不同国家的征婚广告可以发现不同文化之间的某些异同点,以便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
跨文化对话与艺术创新——滕白也与马克·托比①
-
作者:
大卫·克拉克
赵成清
来源:
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思想
中西文化比较
滕白也
艺术创作
马克·托比
-
描述:
在有关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美术史的写作中,鲜有学者关注滕白也这样一位学识与技艺俱佳的艺术家。相比较于赴法国与日本的美术留学生,赴美国留学的滕白也显得影响甚微。滕白也是最早到西方学习雕塑的中国艺术家之一,他不仅较早地运用西方艺术观念与方法进行创作,还致力于东西方艺术的比较研究,并不断地向西方传播中国的艺术哲学,他的思想深刻影响着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画家马克·托比的艺术创作,而有关他的个案研究则显示出了一种跨文化对话的路径。
-
当代雕塑创作中的山水情结
-
作者:
马景仁
来源:
艺术评鉴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雕塑
山水情结
中西文化
-
描述:
中国人以浓厚的山水情结而发展出丰富的山水文化,其中涵盖很多领域:宗教、哲学、美学等,美学上即出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辉煌代表"山水画",但在当代社会中,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方文化的大量传入,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山水情结不再仅仅凝聚在笔墨皴法间,而是渗透到当代艺术的各个方面,也为雕塑界带来独具民族特色的创作面貌。
-
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的西方韵味、雕塑语言倾向
-
作者:
李占阳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十二生肖铜兽首
雕塑语言
圆明园
中西文化交流
-
描述:
,从18世纪中西文化交融的角度来分析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在雕塑艺术上与西方雕塑的异同。本文再论十二生肖并非要流入当前"生肖热议"的行列之中,而是想从中西文化交融的角度再观,从中窥见中国传统雕塑是如何与西方雕塑相互吸收和整合的。
-
中国油画的现代性选择
-
作者:
刘沛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性
艺术思潮
西方现代艺术
文化发展
中西文化
中国画
门户开放
中国油画
-
描述:
中国油画之所以成为中国画坛上的一个画种,就是因为它既具备西方文化发展的基因,又存活在中国文化发展的特殊气候与土壤中,它是中西文化不断碰撞、融合而生成的。然而,由于中西文化的互补量不是理想的均等状态,西方的强磁场使中国油画进入他的引力范围,形成的现代性同西方现代艺
<
1
2
3
...
5
6
7
...
19
20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