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画记】搜索到相关结果 74 条
-
揽胜前贤,秀外慧中——品陈政古意山水“途中”系列
-
作者:
席卫权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宁静致远
明四家
现实主义风格
元四家
《历代名画记》
积墨
人物画创作
展赛
美术观察
-
描述:
丙申夏初,以“途中”命名的陈政古意山水画展顺利开幕,师友相聚,名家点评,展出获得了较好反响,精选的80余件仿古人笔意与精神的山水习作令人印象深刻。中原画界皆知陈政主攻工笔人物画,其现实主义风格的人物画创作在全国美展等重要展赛中屡有斩获,而此次展览却是一个追慕传统的山水画展,不能不说是一个较大的“反差”。“跨界”还是“玩票”?已过不惑之年的陈政深知术业有专攻的意义,艺术有相通,借鉴须明理,显然这批临
-
唯美的艺术
-
作者:
严文龙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宁静致远
明四家
现实主义风格
元四家
《历代名画记》
积墨
人物画创作
展赛
美术观察
-
描述:
在2013年全国首届中国画学术展上,我省青年画家梁勃的工笔作品《云水依依》凭借清新唯美的抒情笔调和精致典雅的面貌荣获一等奖。之后该作品被《美术》《国画家》杂志选登。 在省美协骊山创作中心我两次遇到了这位清秀、腼腆而又勤勉、刻苦的青年画家。我也见到了他近年来创作的国画作品,通过几次交流了解到他的作品在2013年就有5次入选全国性和省级美术作品展并获奖,这在我省青年画家中是少见的。
-
六法在写
-
作者:
陈川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六法
书写性
《历代名画记》
直抒胸臆
民族审美习惯
中国画
骨法用笔
艺术特色
-
描述:
一,书写析义“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于用笔”(《历代名画记》),张彦远这里说的是绘画目的所求的形与意,需从用笔之手段和过程而来。而1500年前,中国画的形态是今天概念上的“工笔”一类,谢赫提出“骨法用笔”是针对勾勒线条的。随绘画史的发展,骨法用笔中的“书写性”充分发挥,从笔端机趣到直抒胸臆,写意为尊的民族审美习惯渐渐养成。书写性用笔成为最具中国画艺术特色的审美。
-
浅议中西绘画中的色彩艺术
-
作者:
杨琼
来源:
美与时代(下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光色
中国画色彩
《历代名画记》
印象派画家
色彩学
以色貌色
视觉体验
艺术语言
康定斯基
色彩艺术
-
描述:
色彩在绘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精神的载体。在艺术领域中,色彩是绘画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任何绘画都不能忽视色彩的感染力。本文通过比较研究中国画和油画绘画色彩的特点,结合中西色彩观,进一步理解和把握绘画艺术中的色彩艺术,对于中西绘画大融合的今天有着弥足珍贵的意义。
-
戏画的精神内涵
-
作者:
巴菁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戏曲舞台
艺术表现力
艺术理想
戏曲演员
《历代名画记》
张彦远
性格特征
艺术形式
戏曲人物
中国戏曲
-
描述:
中国戏曲是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戏曲舞台上的表演往往都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进行高度提炼和升华,它要表现的意蕴主要在于演员与情景交融的唱、念、做、打之中。戏曲演员程式化的妆容、脸谱、头饰、服饰,以鲜艳的色彩、带有夸张性质和一定寓意的图案以及所扮演角色的性格特征,而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戏曲最能
-
文献所见秦汉时代的绘画
-
作者:
李浴
来源:
艺术工作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壶
黄门画者
《历代名画记》
张彦远
平侯
鲁灵光殿赋
秦汉时代
明光殿
鸿都门学
郊祀志
-
描述:
秦汉时代的建筑、工艺和雕塑已如前述,其成就之高和博大之势可以概见了。绘画是一切美术之母,其势是不言而喻的。无论何种美术都可以看出有绘画的本源在,特别是像漆器和彩绘陶壶上,又是直接用绘画的方式和内容表现出来的,实际上已是把绘画艺术的各方面都表现的差不多了,也是属于绘画部分的。但这些已在前面论述,无须多加重复。本章只从
-
简论青州出土造像的艺术风范
-
作者:
金维诺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陆探微
北齐
曹家样
《历代名画记》
秀骨清像
吴带当风
艺术风范
佛教造像
曹衣出水
青州龙兴寺
-
描述:
中国美术史籍成书之早,并形成发展系列,特别是绘画史籍,千数百年不间断地有连续著述,在世界上也属少见。但文字的记载,缺少图像配合,所提供的史料毕竟有限,因之在传世美术遗物较少的情况下,新出土的考古发现对印证艺术发展的具体面貌,就有极重要的价值。
-
绘画与简化
-
作者:
巴欣盛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柯勒乔
马远
《历代名画记》
里希特
中央美术学院
提名展
八大山人
马蒂斯
中国油画
-
描述:
绘画是一个不断简化的过程,也是情感和思想以及精神的梳理调整方式,从而更真实、准确地表达自身的感受,创作出精神上单纯朴素的作品。发现自己偏好和关注的画家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简约。尤其是那些介于具象和抽象之间的画家,如八大山人、马远
-
Sprezzatura与气韵生动:龚立新的“水”系列
-
作者:
李维维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气韵生动
艺术创作过程
印象主义绘画
《历代名画记》
张彦远
画水
中央美术学院
传移模写
绘画论
Sprezzatura
-
描述:
多尔切在《绘画论》中提出,优秀的绘画必须展示Sprezzatura的神采。我国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的一段名言似乎恰当地阐述了Sprezzatura的全部精神内容:“不患不了,而患于了。既知其了,亦何必了,此非不了也;若不识其了,是真不了也。夫失于自然而后神,失于神而后妙,失于妙而后精,精之为病也而成谨细。”与中国传统的
-
线的意志——白描画论稿
-
作者:
张省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代名画记
描画
用笔
意志
传统分类
中国画
白描
吴道子
线描
新石器时代
-
描述:
中国画按传统分类,从题材角度出发,有人物、山水、花鸟。从技法角度出发,有白描、工笔、写意。尽管新石器时代的先民们用线条在陶器上刻画各种花纹图案是多么稚朴,但已刻画下中国画的雏形,也深深地刻画下中国画线的意志。而白描从各画科的"粉本"脱胎出来却要经历漫长的历程。从晋顾恺之的软中有劲的"春蚕吐丝",到梁张僧繇的"点曳斫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