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和中国景观设计师们的对话
作者: 卢艳花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观设计   中国式景观   中国设计行业现状   思考   陶瓷艺术  
描述: 弥漫中国大江南北的现状,终究会让国人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文章着重阐述对景观设计行业的时下,现今,未来发展趋势的深度思考,并始终相信未来专属的中国式景观领域就在不远处。
唐诗英译的意象图式视角:以《早发白帝城》的两个英译本为例
作者: 李彩霞   张琳瑜   来源: 海外英语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认知   翻译   意象图式  
描述: 意象图式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是我们在与外界感知互动中反复出现的样式,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生动形象的心智图像,将意象图式理论引入唐诗翻译研究仍有很大的空间。该文基于意象图式理论,对唐诗《早发白帝城》的两个英译本进行比读,试图找到唐诗英译的新思路。
第三届抽象雕塑高级研修班
作者: 比利·李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道路   新鲜感   高级研修班   中国学生   生活方式   抽象   雕塑   价值观  
描述: 当我感受到中国学生的技术.感受到他们学习的热情、动力和渴望,在中国的教学总是充满了快乐和新鲜感.这些学生身上有一种紧迫感。艺术对我而言是一条生活道路和一种生活方式,这是我试图传递给我的学生们的价值观。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雕塑教育模式对新中国雕塑教学的影响
作者: 刘艳萍   刘明生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院校   教育模式   新中国   中央美术学院   苏联专家   列宾美术学院   雕塑家   教学大纲   雕塑教育   基础教学  
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由于国际政治、外交关系的制约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实行了向苏联"一边倒"的政策。当时中国雕塑界也通过多种渠道向苏联学习,其中最富有现实意义和历史影响的当属向苏联派遣雕塑留学生和苏联专家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克林杜霍夫举办的雕塑训练班。
与众略有不同:鲁美具象写实雕塑特点之一
作者: 霍波洋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北京工业大学   成功   作品展   教育出版社   新书   艺术设计学院   现代   首发式  
描述: 、概括、注重主体意识表达的教学方式,对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的教学与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理性的形体语言塑造风格潜在的影响我们至今.郑惠南先生在民主德国学习期间完成的习作《夏露德女士像》,成为影响
2013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导师   美术学院   创新理念   高校毕业生   艺术创作   玻璃钢   作品   教学模式   雕塑艺术   艺术学院  
描述: 的凝练,以崭新的面貌与独特的气质接受学界的认知与检验。既有四五年教学模式下的传统浸染,也有创新理念下的标新立异;既有理想状态下对艺术创作的憧憬与向往,也有现实环境中对生存发展的关注与隐忧。个人意识与公共
解构与建构:中国抽象雕塑艺术展学术研讨会纪要
作者: 翁剑青   冀少峰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解构与建构   思维方式   艺术家   抽象艺术   现代主义   雕塑家   中国当代   雕塑艺术   美术馆   抽象表现  
描述: 翁剑青(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现在我们进行"解构与建构——中国抽象雕塑艺术展"学术研讨会。下面按会议的议程,请大家就我们所关心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探讨。第一个方面,从史学的角度来剖析抽象雕塑在建构当代雕塑方面的意义,以及剖析在相当长时间段内,抽象雕塑在中国被误读或者不易被接受的现象以及背后的原因。第二个方面,在中国当代的文化背景下,抽象或者说抽象艺术,它的意义何在?第三个方面,可以谈谈抽象雕塑与中国当代的艺术以及设计的关系,这个设计其实包括建筑、景观、环境、公共设施等方面。希望
时间绘
作者: 刘学明   张思永   来源: 颂雅风(艺术月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重身份   策展人   经营者   跨界   艺术圈   生活方式   艺术家   入世   作品   油画  
描述: 7月6日,张思永作为一位身兼画廊主、艺术家、策展人等多重身份的"跨界能手",将在自己的画廊举办个展,他为何对这个行业执着得的不能自拔,是随波逐流的"入世",抑或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出世",还是一种带有玩票性质的生活方式……
观念的突破与材料的实验
作者: 刘军   来源: 颂雅风(艺术月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嬗变过程   材料   艺术家   毕加索   西班牙   表现形式   雕塑家   作品   雕塑艺术   传统雕塑  
描述: 为庆祝中国和西班牙建交40周年,西班牙官方信贷局基金会、西班牙文化行动、西班牙驻华大使馆以及中国美术馆共同主办了"从毕加索到巴塞罗——20世纪西班牙雕塑艺术展"。展览向中国观众全方位展示了20世纪西班牙雕塑艺术的发展和嬗变过程,展览将持续至6月30日。
毕加索+芝加哥
作者: 林晓枫   来源: 颂雅风(艺术月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嬗变过程   材料   艺术家   毕加索   西班牙   表现形式   雕塑家   作品   雕塑艺术   传统雕塑  
描述: 无论你喜欢古典艺术还是现代艺术,无论你对印刷技术啧啧称奇,还是对雕塑或陶艺充满热情,你都可以在本次展出的作品中找到心仪之处。一个世纪以前,在"军械艺术展"芝加哥巡展上,一位年轻艺术家的作品第一次来到这个城市。这次展览引入了许多在当时极具实验性、颇受争议的艺术,比如野兽派、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这位年轻艺术家对20世纪艺术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他引领了立体主义运动,创造了建筑性雕塑,助推了拼贴艺术的兴起,
< 1 2 3 ... 95 96 97 ... 99 100 10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