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实】搜索到相关结果 178 条
-
不能否定一个时代——侯一民访谈
-
作者:
徐琛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下工作
刘少奇
生活体验
现实主义
身心投入
毛泽东
鸭绿江
抗日战争时期
作品
安源
-
描述:
徐琛(以下简称徐):在迎接建国50周年之际,我刊特开设“50年美术回顾”专栏,你作为著名油画家,可否结合个人经历谈谈建国后油画领域取得的成绩?
-
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诞生的前后
-
作者:
H·马什科甫泽夫
龙圣明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巡回画派
观众评价
俄罗斯
美术学院
青年画家
现实主义绘画
伊万诺夫
巡回展览画派
绘画技能
车尔尼雪夫斯基
-
描述:
的人漫骂这种现实主义绘画,而青年们则热情地欣赏他。报刊媒体在一段时间里掀起了激烈的论战。此时伊万诺夫先生突然意外染病并且仅仅三天便死去,从而使争论更为轰动一时。他的画长久地吸引着青年画家们的重视。克拉
-
自如自足 赏心悦目——小记油画家高国方
-
作者:
胡悌麟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实践
研究生导师
艺术风格
艺术创造
现代观念
吉林省
美术创作
政协会议
理论和方法
油画
-
描述:
在艺术界里,依靠自学而卓有成就者为数不少,这就是因为艺术创造的核心要素首先不是师传的某种理论和方法,而是作者个体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因此只要具有倾向于此的直觉和悟性,就可能与具有相应素质的科班出身者处于同一起跑线,除此之外便取决于各自后天的勤奋和努力,这方面缺少入学机遇的从业者,愈艰愈奋更具优势,于是在成功的人当中自学者往往占比率较多。吉林省油画家、吉林省画院常务副院长、党总支书记高国方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
美术家
-
作者:
李一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风格
军旅画家
自由境界
军旅生活
理论和实践
读者理解
中国画
美术
中国油画
书法篆刻
-
描述:
有所启发,秦俭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创作风格的认识大概对读者理解创作风格有所帮助。黄名芊对艺术自由境界的追求,吕绍福对意象之美和自然之韵的把握,都有着自己的特点。而青
-
美术家
-
作者:
李一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专业
社会转型期
文化功能
整体规划
实用美术
中央美术学院
设计艺术
现代艺术设计
青年学子
美术家
-
描述:
世纪末的一大景观是现代艺术设计的崛起。设计院校的重建,设计专业的重新整合,全国美展将艺术设计纳入整体规划等一系列现象说明了艺术设计出现良好势头。有人说,设计时代已来临。的确,以往的所谓实用美术好像
-
加强油画诗意的探索
-
作者:
汪清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固有色
油画语言
动之以情
中国画色彩
生机希望
油画色
诗缘情
虚实关系
主观的特性
画中有诗
-
描述:
何谓诗意?概括地说:诗缘情.诗有使人动情的神韵,画中有诗,不但使人赏之以美,更使人动之以情.那么典型中国画的诗意表达,能不能用西方的油画语言来演绎,从而加强油画的诗意呢?为此,我进行了一些探索.将中国画与西方的油画放在一起进行分析、比较,便会发现,前者十分强调“神韵”以空灵感人、以线条笔墨见长;而后者则强调造型和色彩.虽然二者差异较大,但也不无共同之处.
-
关于江苏油画
-
作者:
左庄伟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苏天赐
画家
美术学校
艺术创造
现代艺术
写实主义
艺术形象
艺术观念
油画大师
中国油画
-
描述:
半个世纪来,江苏许多油画家的艺术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杰出者有吕斯百、苏天赐、徐明华、张华青、沈行工和李华英等,他们的经验值得我们研究光大。 吕斯百1927年赴法国里昂美术学校学习,因成绩优异而被保送到巴黎高等美术学校深造,归国后长期任教于中央大学艺术系
-
俄罗斯美术教育对中国美术发展的影响——张华清、徐明华教授访谈录
-
作者:
薛以平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苏联美术
美术教学体系
美术教育体系
现实主义
俄罗斯
美术学院
素描教学法
教学方法
美术发展
油画
-
描述:
俄罗斯的美术和美术教育体系在新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中起过特殊的作用,它曾经直接影响了我国许多画家的成长。随着我国美术教育的进步和发展,有些人对当年我们学习苏联美术教学方法有些疑惑;对这一方法在今天的作用加以否定。为此,我带着如何看待俄罗斯美术及教育、它跟中国美术教育的关系、对中国美术发展的影响等问题,走访了当年留学苏联的张华清、徐明华二位教授。这对我们正确、客观地认识、评价俄罗斯
-
绘画的来世
-
作者:
陈丹青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尔赫斯
董其昌
写实主义绘画
新国画
“画”
美术史
超现实主义
静物画
油画
画册
-
描述:
我喜欢“Still life”的中文译名,虽然“life”并不特指“物”.前年在塞尚回顾展展厅里瞧着他的一声不响的静物画,忽然想:所有画其实都是“静物”.法国人马尔罗对绘画的无言另有说法,他那本美术史著作《Voice of Si-lence》,中译即“沉默的声音”.
-
潘天寿与博巴——兼论五、六十年代浙派人物画成因
-
作者:
潘耀昌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潘天寿
六十年代
苏联模式
教学体系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中国人物画
素描教学
中国画
浙派人物
林风眠
-
描述:
六十年代,根据文化部文化交流协议,引进罗马尼亚著名油画家埃乌琴·博巴(EugenPopa,1919—1996)和他的夫人艺术史家哈其乌·博巴·吉娜,在浙江美术学院举办博巴油画研修班,向全国招收学员。这个班的教学方法和思路不同于盛行的苏联模式。博巴的研修班凝聚、吸引和培养了一批不随时尚的画家,他们形成了一个主流派以外的松散的群体;另一方面,在素描教学上,从德国留学归来的舒传熹,他有关个性问题和结构素描
<
1
2
3
4
5
6
...
16
17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