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加布里埃尔·奥罗斯科(Gabriel Orozco)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风格   墨西哥   艺术理念   艺术家   罗斯   文化差异   美国社会   文化成就  
描述: 在去年11月份一个不同寻常的温暖的晚上,对纽约来说,一件具有创新性主宰影响的事就是墨西哥的艺术家加布里埃尔奥罗斯科展示了其回顾展作品的一小部分。他是第一位获得美国社会文化成就奖的艺术家。在扫除文化差异的时期,作为是一位世界著名的雕塑家,加布里埃尔奥罗斯科的艺术哲学观开始回归,包括一些经受考验的艺术理念以及鲜明的创作风格。
德彪西《牧神午后》的音乐创作风格和手法
作者: 潘磊   来源: 剧影月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风格   绘画风格   色彩关系   艺术风格   文化艺术界   艺术潮流   印象主义   莫奈   牧神午后   德彪西  
描述: 印象主义是十九世纪末在欧洲文化活动中心巴黎萌生的一种艺术风格。在一次画展中,莫奈的油画《日出印象》引起巨大争议。多变的线条和模糊的色调取代了传统绘画中所要求的清晰轮廓和明确的色彩关系。这种探寻新语言、新风格,同浪漫主义的一些传统形式相决裂的绘画风格,迅速在当时的欧洲文化艺术界风靡起来。在美术、文学、音乐等多个艺术门类中,"印象主义"逐渐盛行起来。作为衔接二十世纪百花齐放的"现代派"艺术潮流的重要纽
浅析中国画和油画的艺术特色
作者: 仝武帅   来源: 现代企业文化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风格   中国画   油画   艺术特色  
描述: 中国画和油画一直都深受许多艺术工作者以及艺术爱好者的喜爱,文章以审美的角度对中国画和油画各自的艺术特色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曾浩作品
作者: 暂无 来源: 现代青年(细节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风格   人际关系   人与物   画布   中央美术学院   立体空间   出发点   作品   大型装置   创作方式  
描述: 曾浩被称为"画布上的玩家"的曾浩,1989年毕业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对人际关系疏离的描述,是曾浩作品的出发点。曾浩将人与物以平等的方式,散布在象征宇宙(或仅仅是人世)的画布上,造成一种强烈的"虚拟空间"的"真实"感。曾浩一方面坚持绘画的创作方
情系长城田凤银举办个人油画展
作者: 暂无 来源: 经济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风格   日至   爱我中华   书画院   中央新闻   文化传媒   中国文物   文化交流中心  
描述: 对长城砖瓦的细致描绘,驾驭风景画的娴熟技巧,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创作风格,正是旅法画家田凤银画作备受青睐的源泉。这次,田凤银共携近年创作的35幅油画作品,于6月29日至7月15日在北京艺慧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举办个展。不管是真实写意还是线条勾勒,无论是花卉翎毛抑或人物山水,都在田凤银女士的画笔之间绽放出独有的笔墨神韵。
雕塑是一种“慢艺术’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风格   小城市   艺术质量   改革开放   创作水平   雕塑家   艺术观念   城市雕塑  
描述: 城市雕塑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发展速度很快,规模从小到大,从业雕塑家从数十人上升到数百人,创作水平从比较粗糙到比较讲究艺术质量。如今,作品耸立在伞国大小城市的街头,还相继建立了不少专门的雕塑公园,涌现出一些杰出的作品。艺术观念多元、创作风格多样、作者锐意创新,是当前我国城市雕塑发展的大趋势。但是由于城市雕塑过热,有不少人将达当成了快餐。
清代油画《西洋少女像》
作者: 胡艺   来源: 中国美术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风格   画面空间   关乔昌   颜色对比   创作题材   下半部   当代美术馆   广东南海   钱纳利   深色调  
描述: 此件《西洋少女像》作者关乔昌(约1803—1860年),广东南海人,洋人称之为"Lamqua",译成中文为"林呱"。作为侨居澳门的英国古典油画画家乔治·钱纳利的高足,林呱(关乔昌)师承钱纳利西洋画创作方法,致力于西洋绘画中人物立体解剖结构的运用,擅长英国学院派古典肖像"华丽样式"的技法,以深底色作为背景,衬托人物皮肤的白皙,使得黑白与
绘笔刻刀共融通——袁晓岑的艺术历程及其国画和雕塑创作风格
作者: 黄光成   孙建东   张志禹   来源: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风格   袁晓岑   国画   艺术历程   雕塑  
描述: 贵州籍的艺术家袁晓岑在国画和雕塑两个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随着时代的演进 ,其所走过的人生和艺术历程迭宕起伏 ,其作品推出了一个又一个高峰。他在国画和雕塑两大艺术门类中 ,长短互补 ,互相映衬 ,交替发展 ,相得益彰 ,探索出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艺术创作道路 ,其经验值得借鉴。
万像:青年雕塑家邀请展
作者: ArtChina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风格   张若愚   美学思想   青年   艺术表达方式   “像”   雕塑家   美术馆  
描述: 2015年1月6日,“万像——青年雕塑家邀请展”在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拉开帷幕。展览以“万像”为名,寓意创作风格的多样、造“像”语言的丰富以及美学思想上的差异。此次共有十五位来自南方和北方的青年
融会贯通、意境洵然
作者: 徐明松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风格   张若愚   美学思想   青年   艺术表达方式   “像”   雕塑家   美术馆  
描述: 话说阿忠的绘回,以前看到的多是一些花卉静物或风景之什的油画。后来渐次看见他的水墨,水色漫漶,飘逸中见匠心。他的花卉静物有着一种简约而丰富、明丽而沉着的润性,我敢妄言他是尊祟和喜爱莫兰迪的。想来奠兰迪的静物绘画的价值与意义并不完全局限于对“纯粹物质世界”形而上的理解和观察及其在画面构成中格式塔完形主义的运用,而更多是在对日常生活中平凡物体的视觉表现里透析出一种孤寂与宁静、永恒与深远、神秘与诡异、矛盾与陌生的意象和精神性。
< 1 2 ... 23 24 2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