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天寿】搜索到相关结果 120 条
-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李长白教授传略
-
作者:
梁淮平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潘天寿
教授
华东
浙江兰溪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
工笔花鸟画
长白
艺术学院
传略
-
描述:
李长白(1916年5月1日--2005年5月20日)浙江兰溪人,南京艺术学院著名教授,中国有影响的老一辈工笔花鸟画及中国画画家。他把毕生的精力都贡献给了我国的艺术教育事业。李长白先生1933年考入
-
摄影·美术
-
作者:
暂无
来源:
招商周刊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结构严谨
摄影
代表人物
潘天寿
花鸟画
美术学院
浙派
篆刻
国内外
-
描述:
入室弟子。少年时有缘得潘天寿、吴弗之、诸乐三、陆抑非等老先生亲授,专功花鸟,兼习篆刻、山水、人物、画风清新、结构严谨,韵味醇厚,笔墨功底扎实,画家从生活出发,以传统为基础,形成了自己雅致、清逸、灵净的风格
-
吴冠中的艺术及市场走向
-
作者:
好运
来源:
东方收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江苏宜兴
享誉国际
潘天寿
保利
吴冠中
塞尚
长江万里图
吴大羽
马蒂斯
林风眠
-
描述:
吴冠中先生是一位享誉国际的艺术家,也是海内外艺术市场上热门人物,他在中西方艺术融合的实践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要艺术不要命吴冠中(1919—2010),字萘,1919年生,江苏宜兴人。早年因一次机缘参观了当时由林风眠主持的杭州艺专,便立即被五彩缤纷的艺术美迷住了。于是,下决心投身于艺术。他中学毕业后考入杭州艺专,从吴大羽学
-
吴冠中先生二三事
-
作者:
钱晓鸣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朱德群
浙江省
潘天寿
形式美
美院
水墨画
吴冠中
创作
中国美术
油画
-
描述:
的伟大年代,江苏人。早年考入浙江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在军训同学朱德群的影响下考入杭州国立艺专预科,继而进入艺专学习,受教于林风眠,潘天寿、吴大羽等先生。1949年考取公费留学生,留学法国就读巴黎
-
写生与20世纪中国美术的重构
-
作者:
徐虹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家
潘天寿
中国画家
风景写生
艺术创造
中国水墨画
中国绘画
人物形象
中国美术
中国画发展
-
描述:
对传统中国艺术变革的开端。李叔同在两江师范学校带领潘天寿等一班学生课余出外风景写生,在课堂用铅笔作实物写生,有时仅是一片秋叶。虽然如潘天寿这样的学生不能理解,但写生的基础课训练被贯彻到20世纪以来的中国美术教育全过程之中。然而写生被引入中国水墨画远不如在油画中那样理直气壮。虽然把写生强调为"美术
-
读铁扬的画
-
作者:
刁斗
来源:
作家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潘天寿
卡夫卡
艺术作品
玉米地
小说家
绘画
男人
美术馆
油画
波提切利
-
描述:
褒贬的,只是我没想明白他褒谁贬谁。不过以后,对于美术与绘画这种专业话题,我再议论就小心多了。说起来,现在距我上一次跑到美术馆买票看画,二十多年已过去了,并且,当时看的是波提切利的油画还是潘天寿的国画我也忘了,只记得看完后,我逮着谁就跟谁介绍:波提切利的色
-
“中国梦”之反思
-
作者:
郭西元
来源:
艺术沙龙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六法
潘天寿
写意精神
中国梦
中国人物画
一曰
现代水墨
文化大国
民族复兴
占五
-
描述:
自从提出关于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以来,文化界诸多活动都冠于"中国梦"之下,例如第十四届全国美展,有评论便称"这是美术界的中国梦"云云,但仔细想来,这"梦"中间诸多并不是中国的,或不完全是中国的,比如:一、西洋画是做不成"中国梦"的全国美展分类十三,除了综合类,绘画有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水
-
刘海勇
-
作者:
刘海勇
来源:
艺术沙龙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黄宾虹
中国花鸟画
潘天寿
艺术沙龙
画语录
艺术创作
创新核心
审美价值
谈艺录
-
描述:
夺物之精神也。是精神,实为我精神之融合。"(《潘天寿谈艺录之读〈黄宾虹画语录〉眉批》)。当下"70后""80后"许多中国花鸟画家非常重视写生。其中工笔作品多,而写意作品少,其主要
-
许江:我就是那葵园中的葵
-
作者:
赵健雄
来源:
西湖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闽西北山区
时代
学生
潘天寿
美院
现实生活
美术字
林风眠
油画
中国当代艺术
-
描述:
在差不多同时入学的77、78级油画班中,许江处事低调显然与早年的经历有关。许的父母都是中学教员,而他父亲在那个极左年代被剥夺了教书资格。1971年,更是全家一起下放到了闽西北山区。没有学生可教的许父,把所有心思都放在儿子身上,逼着他从小背唐诗、学书法,也使他比同龄人更早开始读英语和数学,父亲的坚持
-
塑绘双清 一代名家
-
作者:
罗充然
来源:
艺术探索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代名
潘天寿
教授
国画
书画家
刘开渠
雕像
碑林
雕塑教育
雕塑艺术
-
描述:
花鸟曾师从张光、戚维新以及潘天寿教授,深得这些大师们赞赏。当时潘天寿教授所领导的书画研究会,年轻的朱培钧受到潘教授的赏识,得到他的亲传,打下了国画基础。20岁所作的《墨石图》就得潘老的欣赏,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