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玉石人物雕刻与现代写实人物雕塑比较
作者: 赵瑞娟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潘天寿   解剖知识   语言方式   艺术潮流   创作语言   精神载体   艺术天分   艺术形式   创作思想   艺术主题  
描述: 雕塑艺术特别是写实人物雕塑语言,作为重要的艺术主题和文化精神载体,它不仅是一个时代的反映,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和信仰的体现,也是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的体现。作为两种不同的写实人物雕塑艺术,玉石人物雕刻与现代写实人物雕塑在原理上和本质上有很多是相同的,都是通过人像的刻画来表现人类的思想和感情。但是作为创作体系,它们却很不同。以严谨的比例、解剖知识为基础的现代雕塑,继承传
传统笔墨现代语境——高明宇大写意花鸟画解析
作者: 贾德江   来源: 黑龙江画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花鸟   潘天寿   西方绘画   审美意趣   明宇   现代语境   文化隐喻   世界艺术   不似之似   写意花鸟画  
描述: 纵观当代花鸟画坛,工笔花鸟已是枝繁叶茂、姹紫嫣红、争奇斗艳,呈现一派明媚春光,正以面向世界艺术的态势,迎来新的繁荣盛景。而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写意花鸟画,尤其是大写意花鸟却不尽如人意。虽然涉足者不计其数,实难见得笔墨精妙之佳作。传统笔墨功力的弱化、文化含量的浅薄、难脱古人的范式、缺乏个性化的表现等等诸多不容回避的问题,让大多理论家和关注
浅谈中国画的现代构成——以潘天寿作品为例
作者: 郑旭彬   来源: 人民之声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四君子   潘天寿   形式感   吴昌硕   绘画题材   墨彩   中国美院   现代意味   中国美术   平面构成  
描述: 潘天寿先生被誉为传统绘画最后一位大师,其作品落笔大胆,点染细心,墨彩纵横交错,气势磅礴,趣韵无穷。我觉得他的作品之所以吸引观众,引人入胜,现代意味的构图,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以他的作品为例
“叛逆”画家赵无极,在巴黎“发现”中国
作者: 曹涵   来源: 名人传记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巴黎   潘天寿   艺术家   毕加索   阿尔茨海默病   绘画艺术   无极   马蒂斯   林风眠   勋章  
描述: 他同建筑大师贝聿铭、作曲家周文中一起,被誉为海外华人的“艺术三宝”; 他早先是吴大羽、潘天寿和林风眠的学生,后又与米罗、马蒂斯、毕加索等是近邻挚友; 他是“外来户”,却被法国政府奉为“座上宾”,曾
北京诚轩 秋拍4项7专场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拍卖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潘天寿   1948年   秋季拍卖会   出版物   中国书画   工艺品   北京   代表作  
描述: )两个专场举行。潘天寿的指墨画《石背幽禽》绘于1 948年,数次著录于早期重要出版物,最受各界瞩目,画中崚赠的倒梯形巨石几乎贯穿全幅,呈倾倒之势,石顶蹲立着三只八哥眼神乖张,斜睨周遭,左下角点染的蒲草,令
迟来的大师 吴大羽
作者: 晰然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家   潘天寿   中国嘉德   北京保利   吴冠中   西方现代主义   赵无极   吴大羽   林风眠   《无题》  
描述: 如果对2015年前半年的油画板块作一番回顾,有一位艺术家在整个略显平淡的板块中显得十分亮眼,这个人就是听起来有几分陌生的吴大羽。事件一:2015年5月17日,吴大羽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的作品《谱韵-63》在中国嘉德春拍上以1150万元成交,创下其作品拍卖成交新纪录。事件二:2015年6月7日,吴大羽创作于1980年的作品《无题》,在北京保利春拍中以1035万元成交,成就吴大羽个人作品成交第二高价。
拍前预贤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潘天寿   《牡丹》   1948年   秋季拍卖会   出版物   中国书画   工艺品   代表作  
描述: 北京诚轩2014年秋季拍卖会将于11月中旬在北京昆仑饭店举行,推出中国书画、油画雕塑、瓷器工艺品、钱币邮品四个项目,共计七个专场。中国书画530余件拍品,分作(一)、(二)两个专场举行。潘天寿的指
北京诚轩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黄宾虹   咸丰元宝   潘天寿   油画雕塑   秋季拍卖会   银行纸币   中国书画   北京昆仑饭店   诚轩   林风眠  
描述: 北京诚轩2014年秋季拍卖会将于11月中旬在北京昆仑饭店举行,推出中国书画、油画雕塑、瓷器工艺品、钱币邮品四个项目,共计七个专场。中国书画530余件拍品,分作(一)、(二)两个专场举行。潘天寿的指
工笔画线条的审美特点
作者: 彭柳柳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潘天寿   《历代名画记》   写意人物画   张彦远   中西绘画   审美特点   画中   墓室壁画   线描   艺术元素  
描述: 始终贯穿其中。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到:"无线者非画也。"潘天寿说:"盖吾国之绘画,一线为基础,故画法以一画为始。"不论是原始的彩陶纹饰,战国的墓室壁画,宋代高度写实的白描画还是清代的写意人物画,都是借线条来表现。线条不仅仅可以勾画物体的轮廓,表现其结构,更重要的是在
探讨雕塑艺术中的形式美与形式
作者: 王平胜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画家   潘天寿   形式美   审美需要   内容美   八大山人   艺术形式   雕塑艺术   积山   艺术个性  
描述: 雕塑的美与审美需要互相依赖而体现于观赏活动。从属于内容的复杂性的的形式可能有自身的多层次性。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形式美不能和特定内容发生根本性的冲突。雕塑形式的美丑往往接受特定内容美丑的支配。辐射性等基本形的永久价值在于它更有助于内容的特殊点的显现。时代、名族等客观条件和雕塑家的艺术个性决定雕塑形式的特殊点。观赏者的特定感受是对雕塑形式美丑的一种评价。只有承认形式与内容的矛盾,才能理解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倘若
< 1 2 3 ... 11 1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