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生与20世纪中国美术的重构
日期:2015.01.01 点击数:3
【类型】期刊
【作者】徐虹
【刊名】美术
【关键词】 油画家 潘天寿 中国画家 风景写生 艺术创造 中国水墨画 中国绘画 人物形象 中国美术 中国画发展
【摘要】中国人认识写生的意义缘起于认识西方的科学文明。当薛福成、康有为看到西方古典油画时发出惊叹,并非他们不懂中国绘画的美妙,而是感到由于视觉的逼真而带来对心灵的震撼。回顾往昔,将写生引入美术教育,可以看成对传统中国艺术变革的开端。李叔同在两江师范学校带领潘天寿等一班学生课余出外风景写生,在课堂用铅笔作实物写生,有时仅是一片秋叶。虽然如潘天寿这样的学生不能理解,但写生的基础课训练被贯彻到20世纪以来的中国美术教育全过程之中。然而写生被引入中国水墨画远不如在油画中那样理直气壮。虽然把写生强调为"美术
【年份】2015
【期号】第10期
【页码】115-117
【作者单位】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中国美术馆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相关文章
- 1、小小事特别多 年份:2010
- 2、默恋微凉(三) 作者:叶冰伦,李奥 年份:2012
- 3、哥特王子桃心殿(一) 作者:米米拉,TUVG Daisy 年份:2012
- 4、《海洋》:生命原本在摇曳中灿烂 作者:赵二宝 年份:2011
- 5、方文山写厌了情歌 作者:萧师言 年份:2011
- 6、传世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作者:杨弋 年份: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