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像】搜索到相关结果 494 条
-
佛教艺术东渐中若干题材的图像学研究(3)
-
作者:
翁剑青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化生
云冈石窟
图像学
佛教文化
基本内涵
敦煌莫高窟
表现形式
题材
佛教艺术
莲花
-
描述:
本文是北京大学教授翁剑青《佛教艺术东渐中若干题材的图像学研究》之第三部分,是对佛教中有关"化生"之图像学研究。"化生",是佛教中关于往生佛国的一种奇妙方式,作者从诸多有关"化生"的图像中,考察出佛教中莲花题材及图像的基本内涵及象征意义以及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
佛教艺术东渐中若干题材的图像学研究
-
作者:
翁剑青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本土文化
图像学
印度佛教艺术
石窟壁画
敦煌莫高窟
表现形式
题材
犍陀罗艺术
历史背景
克孜尔石窟
-
描述:
画在墙壁佛龛之上或周边的各种持乐器演奏或舞蹈表演的伎乐天(或伎乐供养天)人物图像,他们既有以双人演奏为单元连续排列的,也有以单人演奏或舞蹈表演形式为单元进行连续性排列的;他们中既有前面涉猎的夜叉乐伎
-
手工艺的情感
-
作者:
微光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镶嵌工艺
工艺技术
人文价值
情感
艺术作品
造像艺术
创作
手工艺
人文性
机械复制
-
描述:
中央美院教授任世民先生以錾金工艺创作了《禅宗祖师》菩提达摩、《鉴真大师》《迦叶摩腾大师》等"錾金造像艺术"。这些作品阐发的意义有两点,一是手工艺的价值,一是人文价值。在此,有必要阐述一下錾金工艺之手工艺的特点,以体会出手工艺的价值。
-
新达达主义观念艺术家 克里斯多夫·迪马特
-
作者:
R.A.苏瑞
朱晔
湘怡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两难境地
里斯
达达主义
体验
影像
艺术家
感光材料
创作过程
作品
角色分配
-
描述:
在辨别克里斯多夫·迪马特(Christophe Demaitre)的艺术倾向上,人们总是会陷入两难境地。迪马特有两方面的矛盾:一方面,他以近乎流浪的方式生活,拍摄的影像却集中表现都市体验以及都市中人
-
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两难境地
里斯
达达主义
体验
影像
艺术家
感光材料
创作过程
作品
角色分配
-
描述:
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
-
得精简之道,创今古之新——天然青石蛋雕《苏武牧羊》创作的来龙去脉
-
作者:
朱伯雄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两难境地
里斯
达达主义
体验
影像
艺术家
感光材料
创作过程
作品
角色分配
-
描述:
得精简之道,创今古之新——天然青石蛋雕《苏武牧羊》创作的来龙去脉
-
从关注到关怀——说胡学富对少数民族题材的精神“写实”
-
作者:
宋伟光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两难境地
里斯
达达主义
体验
影像
艺术家
感光材料
创作过程
作品
角色分配
-
描述:
从关注到关怀——说胡学富对少数民族题材的精神“写实”
-
艺术批评与人文学科——回应宋伟光先生的《哲学是艺术吗?》
-
作者:
刘柒否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两难境地
里斯
达达主义
体验
影像
艺术家
感光材料
创作过程
作品
角色分配
-
描述:
艺术批评与人文学科——回应宋伟光先生的《哲学是艺术吗?》
-
艺术的“众生”:来自一次雕塑展的启示
-
作者:
印洪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生存经验
具像
“后现代主义”
雕塑作品
生存现实
后现代
雕塑展
雕塑公园
作品感
-
描述:
曾经有一件事情让我感到惊讶,一次大型的雕塑艺术展览在一个城市的商贸中心举行,大量的人群蜂拥而来。起初,我为人们喜爱艺术的尽头而高兴,但仔细观察了一段时间后,发现真正对作品感兴趣的观众并不多
-
稿边笔记:2011.09
-
作者:
穆涛
来源:
美文(上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衣领
用笔
画法
神秘
口诀
艺术家
绘画
人物肖像
四库全书
肖像画
-
描述:
肖像画的旧称叫传神。清人蒋骥著书一册,名《传神秘要》,是具体讲授人物肖像画法的。全书二十七节,第十五节是"用笔层次",是口诀,共二十七笔,第一笔"一画两鼻孔",第二十七笔"画衣领微画两眉"。以前的人学习绘画及雕塑,重基本功夫,不像现在这样过于摆艺术家的谱。
<
1
2
3
...
23
24
25
...
48
49
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