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邓育林:我是在寻求一种安静的体会
作者: 郑欢   来源: 西部广播电视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成都   传统符号   系列   中国传统文化   布面   画面   育林   创作   美术作品   油画  
描述: 邓育林的工作室里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大大小小正在创作的"宅"系列新作,从2004年开始,这个系列的创作已经持续7年了。这个系列分为"宅·衣"和"雾·宅"两大部分,邓育林徜徉其中乐此不疲,已渐成自己的风格。成都冬日惯常的阴天,作画的邓育林被一堆画框包围着,架着黑框眼镜,一身休闲黑衣,带着静静的人文味道,但说起话来,洪亮的口音和干脆的语调,又流露出大汉般的爽直,让人隐隐约约想到他画面的构成与表现——粗与细的融合、静与动的映衬。
桥下春波,故园月色
作者: 王璞   来源: 普洱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尺谱   董桥   任伯年   刺绣   传统   历史感   桥下   中国家庭   家国   化人  
描述: 老来怀旧,前尘影事固然值得回味,珍藏数十年的“忆酿”更散发着前辈袖里的清芬,所以董桥去年的牛津版新书借用亨利·米勒的Remember to Remember。题为《记得》。 “张充和先生是华夏传统
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第三届中国西藏文化论坛在拉萨举行
作者: 卢颖   来源: 中国西藏(中文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论坛   中国西藏   西藏自治区   现场表演   传承与发展   保护与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藏文化   西藏大学   文化保护  
描述: 为"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的第三届中国西藏文化论坛于201 1年8月20日至21日在拉萨举办。旨在通过与会者的研讨交流和在西藏的参观考察加强国内外学者的联系,相互学习借鉴研究成果,使中外更多的人关心西藏和西藏文化,促进世界各民族文
天国神兽:西藏西部佛教壁画巡礼之二
作者: 霍巍   来源: 中国西藏(中文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藏西部   佛教壁画   石窟壁画   藏传佛教美术   佛教艺术   土著宗教   动物形象   装饰性图案   西藏高原   天国  
描述: 在佛教艺术的世界中,各种动物的形象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它们或者是作为神灵身下的坐骑,或者是作为神灵的化身,或者是作为具有某种神圣法力的象征物,经常出现在壁画、雕塑和各类佛教艺术品当中。由于藏传佛教美术
中国古代绘画美学观对当代中国油画风景创作的启示
作者: 孙佳   来源: 内蒙古艺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学观   评价体系   启示   风景   传神论   中国古代绘画   中国绘画美学   中国美学   当代中国油画   创作  
描述: 中国美学的核心是道。道在中国哲学中,是最高的宇宙本体;在绘画中,它又是最高的审美意象。由此而产生的"传神论"、"六法论"成为中国绘画千余年来的最高法则,形成一整套近于完备的创作和评价体系,也成就了中国绘画的独特面貌。而当代中国风景油画美
线性素描与中国画传统之契合
作者: 王治平   来源: 内蒙古艺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画艺术   现代教学体系   线性   体系框架   艺术传统   西方   素描训练   吴道子   线条   基础教学  
描述: 与造型领域的其他门类一样,中国画的现代教学体系应该说是在西方的学科体系框架内形成的。如果说隋唐以来的中国卷轴画可以按照师承关系进行大致的风格划分,那么,自从西方的学院教学体系被引入之后,和油画、版画、雕塑等造型门类一样,中国画的基础教学也起始于力求对客观物象进行如实描绘的素描训练。这
徘徊在现实与虚拟之间:传统雕塑的数字革命
作者: 曲建   来源: 内蒙古艺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   空间概念   三维软件   艺术作品   空间理念   虚拟三维空间   动态空间   雕塑家   雕塑艺术   传统雕塑  
描述: 对雕塑的研究,就是对空间概念的研究。空间概念广义上讲相当宽泛,而针对雕塑艺术来讲,空间就是雕塑作品所展示的空间,可以分为现实三维空间和虚拟三维空间两个不同种类的空间。这两个空间既有共同的特性,又有各自的特点。共性,是指二者都是对空间理念的深入探讨。个性,是指现实三维空间是客观意义上的
青红瓷传统工艺和印象画概念的结合
作者: 章建强   来源: 上海工艺美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改革创新   传统工艺   色彩   艺术家   印象派   印象主义   釉里红   创作   青花   概念  
描述:承传统,改革创新,在先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改进新的材质,创作新的画面,是我的理想和追求。20多年来,我对青花釉里红情有独钟,注重对它的学习研究,同时,在绘画理论方面,接触到西方印象派的许多优秀作品
笼天地于形内 挫万物于笔端 沈舜安的“叠彩”绘画近作
作者: 吴全良   来源: 上海企业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实践   形象思维   篆刻艺术   中国传统绘画   绘画艺术   画面   近作   张大千   绘画创作   水墨作品  
描述: 字舜庵,号千石,别署千石居士,斋名为今风堂、千石堂、千石精舍,浙江镇海人。出身于翰墨世家,转益多师,受教多多。潜心研究中国传统绘画、画论、画史和篆刻艺术,打下了雄厚的传统功底。书画鉴定请益于谢稚柳
感受荷兰低碳的华丽
作者: 侯隽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阿姆斯特丹   十七世纪   商业传统   荷兰人   生活方式   电动汽车   郁金香   伦勃朗   鹿特丹   低碳  
描述: 穿着哒哒响的木鞋,走在郁金香盛开的原野上,风车在欧洲最美的春天里旋转轻吟——就像是一幅伦勃朗或者梵高的油画一般。荷兰,这个商业传统最为悠久的国度,早在十七世纪就有“海上马车夫”的绰号,如今,游走
< 1 2 3 ... 86 87 88 ... 111 112 11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