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素描:在陶瓷绘画中“画龙点睛”
作者: 江乐山   万慧芬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素描   审美观   当代中国   精神生活   陶瓷艺术   中国美术史   中西文化   中国画   传承与创新   徐悲鸿  
描述: 美术的传承与创新是当代中国画的主题,陶瓷艺术的发展也随着时代的节拍不断推陈出新。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有所提高,随着中西文化相互交融,大家的审美观也悄悄地发生了
论陶瓷雕刻技巧与其他材质雕刻的异同
作者: 肖道平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制品   异同   景德镇   中国陶瓷   陶瓷雕塑   材质   现代陶艺   工艺技巧   雕刻艺术  
描述: 陶瓷雕刻系指以各种可塑粘土采用雕和刻的手法制作各种器物制品,是雕刻艺术中最重要的种类之一。对其探本溯源以及研究其与其他材质雕刻的异同,对于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陶瓷雕塑的工艺技巧特色具有重要意义和帮助。
具像雕塑的前世今生
作者: 李迅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前世今生   当代艺术   具像雕塑  
描述: 在今天开放、多元的艺术环境中,对具像雕塑语言在当代艺术情境中生存和发展的探寻,几乎成了以学院派为代表的艺术家们的集体焦虑。随当代艺术观念的介入,在经历了凤凰涅槃似的新生后,作为历史悠久的艺术语言形式,在当代文化背景下必然会确立其新的价值。
山西唐至元代道教雕塑:中国道教雕塑述略之七
作者: 李凇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波士顿   述略   中国道教   元代   雕塑   发愿文   山西省  
描述: 山西是我国历代雕塑保存数量最多的地方,现存最早的道教雕塑是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北魏延昌四年(515年)双座像(详见笔者前文),由发愿文得知像主是大阳县令焦采造,大阳县即今山西省平陆县,位于山西南端,邻近陕西和河南,这也是目前
修行.雕塑
作者: 李伸如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欣赏课   青铜器   庙宇   传统   古代雕塑   图片资料   发展史   曾竹韶  
描述: 在雕塑家高瑛石的近作《直指系列》中,明晰地体现了将现代艺术观念和中国传统艺术意境融合的创作追求。可以看出,高瑛石在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继承中更注重对其内涵的体悟。高瑛石以自己的数十年的雕塑实践,探索创作
现代主义影响下的鲁美雕塑教学
作者: 梦佳   霍波洋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风格   艺术教育   美术教育   雕塑教学   80年代   鲁迅美术学院   现代主义   教学模式  
描述: 记:我曾经和一位非常了解中国的意大利雕塑家聊起国内的雕塑教育,他说,他在上世纪80年代到中国考察时,就发现从北到南的美术学院,在教学模式和创作风格上都非常接近,现在看起来,虽然丰富了不少
传媒的言行——《雕塑》的雕塑史
作者: 滕小松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当代雕塑   艺术院校   传播媒体   雕刻   发展历程   雕塑史   杂志   雕塑家   传媒   雕塑教育  
描述: 。可以说,《雕塑》杂志15年的发展历程堪称是一部“《雕塑》的雕塑史”。透过《雕塑》杂志这个独特的窗口,我们可以触摸到中国当代雕塑在1995—2010年这段并不平凡的岁月绳索上所打下的厚实的记忆之结。
技术进步对于雕塑形式发展的影响
作者: 比利·李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技术进步   物理空间   艺术理念   艺术家   当代艺术   现代技术   雕塑家   光线   作品   描写艺术  
描述: 想要追溯技术对当代雕塑的影响这一课题在今天是相当困难的,因为这曾经存在于艺术中的边界早已模糊或是不存在了。没有任何的模板或是模型有助于建立一条允许任何系统来定义或分类任何在当代艺术中特殊活动的线索
修行·雕塑——谈高瑛石的雕塑《直指系列》
作者: 李仲如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作品   修行   中国传统艺术   艺术意境   艺术风格   创作追求   雕塑家   现代艺术观念  
描述: 在雕塑家高瑛石的近作<直指系列>中,明晰地体现了将现代艺术观念和中国传统艺术意境融合的创作追求.可以看出,高瑛石在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继承中更注重对其内涵的体悟.
走向整合的雕塑和设计教育
作者: 梦佳   王中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学院   设计教育   专业培养   艺术家   当代艺术   整合   雕塑家   纯艺术  
描述: 记:现在有个现象,从设计转而从事雕塑或当代艺术的艺术家往往能做出非常精彩、有思想的作品,中国纯艺术专业培养的很多雕塑家却往往做不了设计,对于新材料、新技术、新的社会动向往往不如设计界敏感,整体趋于沉闷。这样下去,我
< 1 2 3 ... 259 260 261 ... 270 271 27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