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理念:艺术理论中的一个概念
作者: 潘诺夫斯基   姚晶静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而上学   亚里士多德   艺术作品   艺术家   艺术概念   艺术理论   艺术品   柏拉图哲学   理念学说   再现艺术  
描述: 第一章导论柏拉图最终确立了美的形而上学的意义和价值,而且他的理念学说对于再现艺术的美学来说,确实变得更加重要了,然而他却不能对再现艺术本身作出完全公平合理的评判。当然,认为柏拉图哲学绝对与艺术本身相对立,或者认为它草率地否定画家或雕塑家想象“理论”的能力,这种看法确实太过分了。由于柏拉图在生活的每个领域——特别在哲
视觉与触觉的摇摆——读牟柏岩的雕塑有感
作者: 彭锋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赫尔德   触觉   视觉   摇摆   亚里士多德   经典论述   主张   雕塑  
描述: 每次看牟柏岩的雕塑,都有想触摸的冲动。这让我想起赫尔德(J.G.Herder)关于雕塑即触觉艺术的经典论述。赫尔德反对自亚里士多德确立的感官等级次序,在这种次序中,视觉地位最高,触觉地位最低。赫尔德反其道而行之,主张触觉地位最高,因为触觉与理性紧密相关。
邮票上的杰出科学家
作者: 周开亿   来源: 光谱实验室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贝克勒尔   玛丽亚   亚里士多德   科学家   哥白尼   阿基米德   诺贝尔奖   邮票   物理学家   爱因斯坦  
描述: 前言我在北京的碧云寺、武汉的归元寺、杭州的净慈寺和成都的宝光寺都见到了一种"神仙"聚会的地方——"罗汉堂",数百位雕塑得栩栩如生、形态各异的罗汉"欢聚"一堂,让参观者仿佛置身于众神仙的保佑之中,从而得到了安全感、满足感和幸福感。在古代,由于生产力低下,人类同自然灾害搏斗的能力较低,因而产生了对菩萨、上帝等神仙的信仰。那些所谓正直善良、普渡众生的罗汉就是神仙的一种化身,是人类祈求平安和幸福的精神依托。然而,在今天看来,真正"保佑"人类平安和幸福的"神仙",不是供奉在庙堂中的什么罗汉,而是古今中外在科学实验中辛勤劳作的科学家。因为他们的发明和发现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开拓和协调了自然,才造就了世界今日的繁荣,"保佑"了人类的平安和幸福。科学家为人类谋利益而专心致志、刻苦"修行"、搞发明和发现的精神,才是真正值得我们瞻仰、学习和纪念的。同雕塑一样,邮票也是一种艺术作品。把纪念科学家的邮票收集起来,配上这些科学家的个性和成就的简介,汇编成册,不也是可以成为一种"陈列"在"画册"中的"罗汉堂"吗?通过观赏和学习,我们可以继承、发扬科学家的创新精神,吸取他们的经验和教训,成为所在行业的佼佼者,为构造明日更加美好的世界充...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美学观比较
作者: 郑勇强   来源: 广东艺术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希腊美学思想   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   密切相关   古希腊艺术   艺术世界   理念世界   文化发展   艺术问题   现实世界  
描述: 古希腊美学思想的产生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密切相关。公元前5世纪前后,古希腊艺术处于极盛时期,除产生于原始公社时期的神话的广泛传播外,戏剧、雕塑、建筑、绘画、音乐等都取得
文化地理与精神艺术
作者: 丁方   来源: 荣宝斋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亚里士多德   轴心时代   中国艺术   先秦思想家   文化艺术   艺术形态   毕达哥拉斯   文化地理   精神  
描述: 一问题的缘起公元前五百年左右,中国出现了以孔子、孟子、老子等为代表的先秦思想家,与希腊的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印度的释迦牟尼
迈克尔·魁恩:思想的暗流
作者: 安·索伦森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迈克尔   亚里士多德   艺术家   象征意义   思想   早期作品   净化   哥本哈根   人物形象   油画  
描述: 当他们看着他羞涩地爬行,试图溜进他们中间,他们立刻放下缠绕的手,蜷缩在他周围,注视着他,眼神空洞而固执,脸上带着略似孩童的微笑。——娜塔丽·萨洛特《趋向性》像科学家一样,迈克尔·魁恩探求隐藏于日常生活背后的领域。他的艺术目标是揭示和呈现人类思想中深不可测的层次,而他对其中的阴暗端尤感兴趣。魁恩是一名善于叙事的、聪明的画家,他带着个人风格忠实于自己的世界。他在哥本哈根丹麦皇家艺术学院时,这一风格就已形成。
音乐的时空效应
作者: 王少华   来源: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艺术   时间量   音乐作品   空间信息   形态特征   亚里斯多德   艺术理论   音乐创作   造型艺术   时间艺术  
描述: 1766年,莱辛发表的《拉奥孔:论绘画和诗的界限》一书,无疑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从时间和空间分别考察艺术形态特征的崭新视角。尽管这一思想早在二千年前亚里斯多德的《诗学》中已初露端倪,但莱辛毕竟以天才
枝枝叶叶总关情:写于靳之林油画展览之时
作者: 鸾爨   来源: 中外文化交流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罗马时代   人类文明   亚里士多德   西方文明   重大发展   伟大复兴   油画   春秋战国   本原  
描述: 赫拉克里特、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等哲学家的蜂起开始的。意大利与西方文明的复兴,就是复兴中世纪之前光辉灿烂的希腊罗马时代。同样,中国春秋战国诸
极简主义与大地艺术中的符号学意象
作者: 侯伟   来源: 美苑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地艺术   构成主义   亚里士多德   象征符号   建筑艺术   抽象主义   符号学   意象  
描述: "抽象"这一术语,可以理解成从自然里抽象出来的什么东西,或者是用在那些不表现自然的艺术上。在亚里士多德时期,文学、绘画、雕塑与建筑艺术都是被当成模仿艺术来看待的,而抽象主义则使艺术家意识到绘画是自身存在的一个实体,并不是对别的什么东西的模仿。其中俄国的至上主义与构成主义用
江南民居中的画境:从几个绘画创作实例谈起
作者: 王其钧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江南水乡民居   艺术家   亚里斯多德   立面   画面   空间感   中国画   古典建筑   绘画   油画  
描述: 清代的黄景仁在《集吴香亭太常斋见所藏孙雪居董香光书画合册作歌》中说:"人言诗妙画难尽,我言是诗皆画境"[1]。其实,即便是普通人面对优美的视觉景色时,也常常会用"如画"来形容。因此,"画
< 1 2 ...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