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2608 条
-
刘宇一油画作品
-
作者:
暂无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宇一
油画
-
描述:
刘宇一油画作品
-
中国油画的滥觞
-
作者:
鹤田武良
冯慧芬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教育
耶稣会士
师范学堂
水彩画
中国画家
美术学校
利玛窦
顾起元
洋画
中国油画
-
描述:
在绘画上有着独特而优越的传统和漫长的历史的中国,最初看到西方的绘画时,是怎样去感受、怎样去接纳的呢?中国人觉察到西洋画和中国画之间和差别,是在明末万历年间.万历27年(1599),顾起元在南京看到了意大利耶稣会上利玛窦携来的“圣母子像”,圣母玛利亚和幼子基督的脸部和手足描绘得栩栩如生,颇有立体感,顾起元对这种画感到很震惊.当时,对顾起元发出的疑问“究竟是怎样画的呢”,利玛窦回答道:“中国画但画阳不画阴,故看之人面躯正平,无凹凸相.吾国画兼阴与阳写之,故面有高下,而手臂皆轮圆耳.”利玛窦以后,平均每隔数年就有耶稣会士从欧洲来到中国,理所当然会带来传教和礼拜时需要的绘画,但不知道当时的具体情形.不过,在中国万历以后的随笔和画论中渐渐出现了有关西洋画
-
也谈中国油画的现状——读陈世宁《中国油画现状的思考》有感
-
作者:
陈嘉全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油画艺术
流变性
中国现代艺术
当代中国油画
现代主义
三十年代
逻辑轨迹
文化批判意识
中国油画
-
描述:
油画在中国是一个年轻的画种,没有自己民族传统、完全是从西方引进来的,正如陈世宁《中国油画现状的思考》中所分析的“中国油画在本世纪的发展过程中,曾出现三次高潮:一次是二、三十年代,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老一辈油画家们从西方留学归来,将油画艺术较全面地介绍到国内,第二次是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一批留苏学生回国,加上苏联专家在中国举办训练班培养的一批油画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使油画在中国又形成了一次高潮;第三次则是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使中国油画艺术又迎来了一次发展的机遇。”当中国油画发展到九十年代后,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我们再一次清楚看到文化的断裂,文化的连续性发展无法得到保证,无法使人达到具有构建能力的主体位置。反思仅变为无休止的否定,而对自我的判断也沦为切身的实际感受,并演化成个人的不负责的行为。可以说任何企图去寻找中国现代油画艺术逻辑轨迹的人都会遇到障碍,会发
-
刘宇一的油画创作
-
作者:
宇甲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安门城楼
毛主席纪念堂
世界纪录
中华民族魂
人民日报
香港回归祖国
油画创作
记载历史
刘宇一
中国美术
-
描述:
刘宇一教授,1940年生,南京人。 在北京的龙脉上,珍藏着刘宇一的两幅大型油画——毛主席纪念堂的《良宵》和天安门城楼的《人民万岁》。1982年,中国美术界权威人士江丰在“人民日报”撰文称誉刘宇一为“热爱和尊重人民的艺术家”。
-
现实主义:我国艺术院校油画创作教学的主要命题
-
作者:
邢健健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教育
艺术院校
现实主义
创作教学
基本功
美术创作
教学方法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油画创作
中国油画
-
描述:
长期以来,许多人对创作教学概念比较模糊,总认为创作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劳动,既然是创造,就可以任意而为,没有ABC的固定模式,它只能意会,不可言传,因而,创作不可“教”也。况且,在目前全国美术教育中,尚无一套有序、明确、完整的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结构,大多各行其是,表面上是放手,实际上是不负责任的“放羊式”听任自流。这种个人教学经验的无序集合,不能说是哪家的特色,也很难说它代表了高等艺术教育发展的未来。创作教学作为美术教育的四大结构之一,既然是一门课程,在基础理论、教学方法、课程设置上,不应该失去它应有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如果没有规范,也就无从谈学院正规教学了。尤其是今天,油画艺术在我国正取得长足的进步,并迅速地显示出向多样化发展的趋势
-
纯净的艺术追求——冯怀荣油画的品格
-
作者:
张玉彪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域特色
油画风景
人格取向
中央美术学院
维吾尔族
学者风
审美取向
新疆文化
人物塑造
艺术追求
-
描述:
油画家冯怀荣气度豁达,不好张扬,幽默中具学者风度。其人格、品性定格于作品之中,在当今异彩纷呈又不免鱼龙混杂的画坛,颇具特色。执着中见其艺术之灵气,表现中见其真情之轨迹与文化之底蕴。 冯怀荣的油画作品大都表现新疆的风土人情。作为北京画家的他,曾于70年代末应邀赴新疆讲学,以后又五次赴新疆写生作画。大漠戈壁的辽阔深邃、故城遗址的断壁残垣、古道深巷的神秘莫测,雪山森林的挺拔清新,无一不使他动情、神往。由心灵与自然的碰撞而进发出灵感,激起表现的欲望。他直面自然,寻求艺术的纯净。他的足迹遍历天山南北,神奇大地的朴实无华与他的人格取向和质朴画风相默契,他寻到了自我。
-
我的回顾
-
作者:
苏天赐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立艺专
教学工作
油画艺术
教师宿舍
女青年
四十年代
公开展出
内部结构关系
林风眠
中国油画
-
描述:
我在四十年代创作的两幅作品于今年四月在《中国油画肖像艺术百年展》中于北京展出,这是它们在国内第一次公开展出,离它们被创作出来的时间还差一两年就是半个世纪.那年我应聘为杭州国立艺专助教,协助林风眠先生所主持的画室的教学工作.我所需要负责的工作是每隔一天到教室中去辅导,余下的时间很多,可以尽情作画.林风眠先生鼓励我在油画艺术上做深入的研究和大胆的探索.当时,我到杭州已近两年,——在1947年秋,我辞去广东省立艺专的教席,专程到杭州,寄居于郭庄(国立艺专教师宿舍)就近求教于林风眠先生.这段时间成为我的艺术生涯中极关重要的一段历程.
-
漆画发展之我见
-
作者:
陈昌柱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手法
水彩画
艺术家
艺术精神
当代艺术
漆画
少数民族
中国画
多元化发展
高等艺术院校
-
描述:
漆画自80年正式定名,84年列入全国美展到现在,短短的十余年时间里,在呈多元化发展的当代艺术中,漆画以独特的魅力放射着奇异的光彩,显示出作为现代艺术的漆画具有深厚的发展潜质与旺盛的生命力。 然而漆画毕竟历史太短,根基尚浅,与博大精深的中国画以及实力雄劲的油画等诸画种相比,还显得稚嫩,在大展中排在“综合”、“其它”之列,还只能与水彩、年画、插图等小兄弟为伍。刚度过启蒙期步入发育期的漆画,正处于一种由器物向绘画的观念转换、意识调整及市场经济的冲击之中,摆在漆画家前面的道路艰难而又曲折,还需要艺术家们一步一个脚印执着地走下去。
-
俄罗斯著名油画家来南艺座谈纪要
-
作者:
张玉彪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俄国
西方艺术
现实主义
中国画家
俄罗斯
艺术家
绘画艺术
艺术创作
作品
油画
-
描述:
经中央文化部批准,由南京市文化局,江苏东方画廊邀请俄国圣彼得堡美术家协会展览中心丘列涅夫等8位著名画家一行于96年10月2日至24日来我国友好访问,10月10日在南京博物院举办了《俄罗斯著名画家作品巡回展览》,展出了画家们的作品130余幅,他们又去苏州周庄参加了一周的写生节活动。10月21日我院学报编辑部和美术系联合邀请俄罗斯画家来院与师生就俄国的艺术现状及其发展、中俄艺术交流等问题举行座谈。
-
美术信息
-
作者:
暂无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画家
艺术风格
江苏省
保险费总额
上海博物馆
西方现代艺术
康定斯基
马蒂斯
艺术个性
美术
-
描述:
的10亿元人民币,单件最高保价为1亿1千万元。据介绍,如此集中地层示现代艺术重要画家的原作这在国内尚属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