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青花精陶试验小结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苏陶瓷 年份: 197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温流动性   呈色   陶釉   青花瓷器   青花色料   釉下多彩   试验   花纸   精陶   铅溶出量  
描述: 一、试验青花精陶的意义: 青花精陶试验为精陶釉下装饰闯出了一条路子,也为我国精陶釉下多彩装饰试验打下了基础。景德镇的青花瓷器,源出于宋代,生产历史悠久,风格独特,闻名于中外,是我国传统出口产品之一。在洁白的瓷器上用青花纹样装饰,给人一种瓷质更白,色彩清雅古朴的感觉,所以深为群众所喜爱。青花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历史遗产,今天,我们应该遵照毛主席“古为今用”的教导,把这份历史遗产继承下来,并继续发扬广大。
灭“人欲”扼杀革命思想 戴东原抨击“以理杀人”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7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封建   人欲   政治历史小说   阶级斗争   进步思想   中国封建社会   地主阶级   十八世纪   理学   戴震  
描述: 十八世纪初,持续了二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进入了最后阶段。农民阶级反对地主阶级的斗争,接连不断。随着封建社会内部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与发展,一些商业中心城市苏州、广州、景德镇等地的手工业工人和小商人的罢工罢市,反封建的斗争不断发生。十八世纪中期,著名的文学家曹雪芹写的政治历史小说《红楼梦》,深刻地揭示出中国封建社会的末路:“外面的架子虽没很倒,内囊却已尽上来了”。反
粮食温度水分遥测器
作者: 暂无 来源: 粮食储藏 年份: 197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阻式   精确度   性能稳定   江西省   制造工艺   遥测器   探头   粮食   水分   测距  
描述: 由感溫器和遙控装置組成。感溫器有三种:綫繞(热敏)电阻式,測距0—150米,測量誤差小于1℃,使用电源直流3伏,其特点是制造工艺簡单,但安装調整較复杂,探头长期使用性能稳定。合成(热敏)电阻式,測距0—250米,測量誤差小于±0.5℃,电流为直流9伏,其特点是制造工艺較复杂,而安装調整較簡单,探头成本
磁县界段营发掘简报
作者: 暂无 来源: 考古 年份: 197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磁县   陶器   古遗址   包含物   灰陶   平底   红陶   仰韶文化   灰坑   泥质  
描述: 界段营位于河北磁县西约20公里。1959年9、10月间,原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为了配合岳城水库工程,曾在水库淹没区和取土区内进行过两次调查,共发现古遗址6处,古墓群1处,古城址1处,古瓷窑址4处。界段营遗址是第一次调查时发现的。
面砖釉烧辊道窑中间试验基本情况介绍
作者: 暂无 来源: 陶瓷 年份: 197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制品   隧道窑   辊道窑   辊子   快速烧成   烧成时间   烧成带   轴承座   釉面砖   釉烧  
描述: 面砖釉烧辊道窑中间试验基本情况介绍
介绍清雍正时期珊瑚红地粉彩牡丹纹双耳穿带瓷瓶
作者: 王莉英   来源: 文物 年份: 197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瓷瓶   珊瑚红   雍正时期   氧化铅   故宫博物院   穿带   双耳   牡丹花   粉彩   瓷器  
描述: 粉彩瓷器创烧于清代康熙末期,雍正时期有了很大的发展。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珊瑚红地粉彩牡丹纹双耳穿带瓶(图版贰),可说是这一时期粉彩瓷器的代表作品之一。什么是"粉彩"?它与"五彩"的区别是什么? 粉彩与五彩都是在经窑火烧成的素釉瓷器上进行彩绘,再经700℃至800℃左右的炉火烘烧而成的"釉上彩"瓷。近人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一书中说:"康熙硬彩,雍正软彩。硬彩者,谓彩色甚浓,釉傅其上,微微凸起也。软彩又名粉彩,谓彩色稍深,有粉匀之也。"这段话就把五彩与粉彩的所谓硬、软之别,说得比较具体了。五彩瓷器,彩绘不施铅粉(氧化铅),烘烧温度较高(800℃以上),其特点是,色彩对比强烈,光艳夺目,线条雄健有力。
广东省西沙群岛文物调查简报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物 年份: 197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渔民   文物调查   铜钱   广东省   西沙群岛   珊瑚岛   青花   海南岛   瓷器   永兴岛  
描述: 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我国人民千百年来就在这些岛群上居住、生产,并在它的海面上航行、捕鱼,洒遍了辛勤劳动的血汗。1974年3月至5月,广东省博物馆和海南行政区文化局的文物考古工作人员到
广东珠海、汕头出土的元、明瓷器
作者: 曾广亿   来源: 文物 年份: 197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器   汕头市   旋纹   冲积层   广东   花卉   省博物馆   珠海   元代   出土  
描述: 1969年4月珠海县南水公社渔业大队民兵,在蚊洲岛沙滩冲积层的一个凹槽中发现几件元代瓷碗半露地面,当即进行清理,发掘出青、灰、黄釉碗、碟212件。6月,驻珠海县人民解放军某部,将其中碗、碟7件送交广东省博物馆。7月,省博物馆派人会同渔业大队民兵和公安人员到现场进行调查和探掘,将出土的全部瓷器带回博物馆保存。1971年初,汕头市阀门厂工人,在市郊金沙农机厂前面的沙丘中挖运细沙时,又在沙层中发掘出64件明代青花瓷器,有碗、碟、杯、
略谈明清的“彩瓷”
作者: 李辉柄   来源: 文物 年份: 197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要成就   烧制   青花瓷器   彩瓷   景德镇   官搭民烧   劳动人民   封建统治者   明代瓷器   历史阶段  
描述: 我国的瓷器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陶器到瓷器,从青瓷到白瓷,又从白瓷到彩瓷的几个阶段。彩瓷是明代瓷器发展的重要成就。那时,以江西景德镇为中心的制瓷业形成了,我国的瓷器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烧制出了大量的优美彩瓷。但是,在有剥削阶级存在的社会里,劳动人民的创造都被统治阶级攫为己有。历代的封建统治者采取"派官监窑","进贡",官办"御窑厂"以及霸占民窑,"官搭民烧"等方式,来为他们烧制供奢侈生活需要的器物,广大窑工遭受着残酷的剥削与压迫。根据文献记载,早在唐代,浙江著名的越窑,就为宫廷烧制所谓"进御"(供皇帝使用)器物。五代时期"官办"瓷窑开始了,大量烧制"庶
过筛可以取代水簸
作者: 周金英   潘桢祥   许华英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7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技术改造   筛法   过筛   白度   建筑面积   粗细分选   同时去除   连续化生产   陶瓷原料   分选方法  
描述: 水簸和过筛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两种原料分选方法。两者的工艺目的,都是为了对粉状或土状陶瓷原料进行粗细分选,选得细嫩部分而去除粗渣,并同时去除杂质,以提高原料的细度和纯度。我市各瓷厂多数采用水簸,而为民瓷厂曾首创了过筛工艺,同样产出了白度较高的优质瓷;人民、艺术、红光等瓷厂现均已采用过筛法生产,取得了丰富经验和良好效果;有些改建和新建单位也倾向采用过筛法,以节约建筑面积及投资,实现这一工序的连续化生产。但尚有一种看法,认为水簸可以更好地“洗”去杂质,为过筛法所不能取代,对过筛法(主要是白度)存有顾虑,因而在技术改造中不敢大胆采
< 1 2 3 4 ... 16 17 1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