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交流是从心里面开始的”(下):冯秋子谈蔡劲松“自由的知觉”艺术作品展
作者: 冯秋子   蔡劲松   来源: 写作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点   下午   冯秋子   新文化   艺术作品   艺术中心   命名   知觉   北京   油画  
描述: 时间:2009年10月25日下午地点:北京(751)新文化艺术中心(接上期)蔡:这方面的确值得注意。我在给作品命名的时候,也尽量地想朴质一些。很多作品都取了一个字,比如《浔》,就是水边的意思,油画中的《峰系
杏花春雨江南
作者: 洪振秋   来源: 写作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窗外   居住   夹杂   明朝   江南   宅院   声音   沉思   农村   春雨  
描述: 这又是一个人间四月天的夜晚,窗外依然下着淅淅的春雨,于是在灯下遐想着江南在春雨的氤氲中,似乎更加宁谧和清丽,耳旁的隐约间,一曲曲江南春雨的乐章悠悠传来,并夹杂着杏花的芬芳。我倚窗沉思,想着天光从那粉墙黛瓦中露出时,明朝窗外的小巷会传来美丽动人的声音:"卖花呀!杏花……"当这种甜美的玲珑的声音飘拂而来时,总让人感到有一种沁人心脾的清香。小时候在农村,我居住在歙南一个很有诗意的叫梅溪的山村,我家老房子隔壁便是一个占地百余平方米的杏林,这是绣娘母女俩居住的宅院。几乎在每年3、4月间,天一下雨
动脉导管未闭术后再通并发假性动脉瘤的X线诊断
作者: 梁秋香   来源: 心肺血管病杂志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假性动脉瘤   X线诊断  
描述: 患者女性,15岁,住院号56822。活动后心悸、气短,院外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于一月前在该院行动脉导管结扎术。术后10天患儿高烧,体温达39℃,用青霉素及激素治疗无效,拟诊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于1991年3月3日收入我院。查体:一般情况尚可,体温37.5℃~39℃,血压14/8kpa(105/60mmHg),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连续性机器样杂音,P_2亢进,股动脉枪击音(+)。超声心动图左室扩大,右心不大,肺动脉瓣 a 波消失,左肺动脉起始处回声增强,其外侧壁有8.5mm 回声中断并与-37×58mm~2之无回声腔相通,其腔内可见缓慢血流。彩色多普勒频谱分析:肺动脉内可见双期连续五彩血流频谱。诊断动脉导管再通,肺动脉左
浅谈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现代意识教育
作者: 叶素秋   来源: 心事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启蒙教育   生物教学   生物学教学   跨世纪人才   现代意识教育   特殊地位   融入社会   新课程标准  
描述: 初中生物学教学在培养跨世纪人才现代意识的启蒙教育中,具有它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渗透和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教育,是我国当前生物学教学,以至于各学科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新课题。在当今五彩缤纷、变化万千的社会中,让学生认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更好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就要培养孩子的现代意识。
从明晰到混沌读顾杨工笔花鸟作品
作者: 王秋村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离骚》   阅读心理   创作手法   分解元素   思考与实践   工笔花鸟画   古老文明   作品   扬州   先锋派作家  
描述: 题记:我觉得我所有的创作,都是在努力更加接近真实。我的这个真实,不是生活中的那种真实……我觉得真实是对个人而言的。 --余华
油画风景教学中的当代视角转换探索
作者: 曹应秋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视角转换   油画风景写生  
描述: 在大学美术专业教学过程中,一门必修课的学习与教学对于学生的专业培养是非常基础而重要的,这门课就是油画写生。作为当下科技日新月异地发展,人们的生活不断进步,随之,文化审美也兼具一定的时代气息和现代观念,因此,对于油画风景写生教学而言,做好油画视角的优质转换是每一个当下高校美术教师应当刻不容缓研究的课题。
构形·造势·传情——我的雕塑创作的表现方式
作者: 庄秋阳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构形   传情   造势  
描述: 根源于作者内心情感的雕塑才有进入观众内心的可能。本文论述了在当代各种艺术主张纷繁呈现的境遇下,为何雕塑以及创作者面对自身的雕塑定位问题。试图从雕塑的本体语言入手结合自身的创作实践进行论题的简述。本文作者对阅读历史的酷爱以及对大自然造化的关注,触发的创作的意念,传达心中情感的冲动也就是创作的先机,立意在先。构形造势是雕塑重要的表达方式,是传情达意的重要实现方法。从社会历史系统中考察雕塑艺术所处的位置,以便清楚其所产生的原因和目的,认识艺术发展规律,为创作实践指明方向。
准噶尔盆地东部地质遗迹景观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作者: 夏明   周秋茹   魏新昌   来源: 新疆地质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垂直带   开发利用   鸣沙山   动植物   保存状况   保护   化石形态   奇台县   戈壁   地貌   科学考察   准噶尔盆地东部   硅化木   魔鬼城   地质遗迹景观   石钱滩  
描述: 准噶尔东部地质遗迹景观十分丰富,广泛分布于山地自然垂直带和广阔无垠的大漠戈壁,其特有的奇台县硅化木园中的硅化木无论从数量、规模、化石形态、质地和保存状况均属世界上不可多得的上品.与其相邻的恐龙沟、魔鬼城、五彩城、石钱滩、鸣沙山等均为特色鲜明的宝贵资源,适合开展地貌旅游、观赏、动植物科学考察、探险观光等活动.
RAPD技术在彩棉品种鉴定中的应用
作者: 张秋云   郭江勇   来源: 新疆农业科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品种鉴定   RAPD   彩色棉   应用  
描述: 以45份棉花材料(彩棉21份,白棉24份),利用改良的CTAB微量提取法从无菌幼苗中提取总DNA,进行RAPD扩增,以发现供试彩棉材料的特征谱带。研究表明,已筛选出RAPD随机引物S2032可使新彩棉4号品种引起特异性扩增,该随机引物扩增效果稳定、清晰,对45份材料进行RAPD电泳图谱分析,各材料间图谱差异明显,易于将新彩棉4号品种从45份材料中区分开。结果证明RAPD技术应用于彩色棉品种鉴定和纯度分析是可行的,并奠定利用RAPD技术对彩色棉品种进行鉴定和种子纯度分析的基础。
一份林泉之心,绘人生百态
作者: 徐秋燕   来源: 西江文艺(下半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爱”为题材   当代艺术   女性画家  
描述: 罗力,1960年生于四川西昌,祖籍重庆。曾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56176部队,于1983年考入四川美术学院,1987年留校任教至今。现为四川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系主任,副教授,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学会委员。曾担任教育部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指导教师,指导完成实验课题五项;主持重庆市级研究课题两项,教改课题一项;作品《金银珠宝》,《恋爱婚姻》在“八五”期间具有代表性被《中国美术报》专题介绍,并编入《中国当代美术史》一书;作品《海洋》获第十届全国藏书票展铜奖;油画《三峡移民.搬迁》为重庆市十一届全国美展选送作品,获重庆市优秀奖;作品《三峡移民》参加大同国际双年展;油画《三峡移民之四》参加吾~~~士展;综合绘画《森林日记》入选十二届全国美展:等等。
< 1 2 3 ... 33 34 35 ... 88 89 9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