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杨冬】搜索到相关结果 10 条
-
油画创作中创新方式的探索与表现
-
作者:
杨冬
来源:
美与时代·中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创作能力
油画艺术
油画写生
现代艺术
夏加尔
超现实主义
油画创作
艺术个性
油画教学
-
描述:
在以往油画创作教学中,创新表现是一个薄弱环节。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把创新性表现的探索纳入油画创作教学中去,分阶段、有侧重地,由低向高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实践,使学生的艺术个性和创作能力在教学中得到培养,对造就现代艺术人才有着积极的意义。
-
“回归·重塑”——布德尔和他的雕塑艺术
-
作者:
杨冬江
来源:
中外文化交流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艺术家
艺术创作
雕塑艺术
回归
-
描述:
布德尔曾说过:“艺术的生命是爱,不能够把全部生命贡献给艺术创作的人,应该放弃赋予石头以生命的职业。”正是因为对雕塑炽热的爱,我们感受到布德尔雕塑的生命温度;正是因为贡献了全部生命,我们看到布德尔最终破茧成蝶的建筑性雕塑。它们带着温存的感性和冷峻的理性,向我们诉说着艺术家倾其一生所燃烧的激情和崇高的理念。
-
中国古典诗词色彩论
-
作者:
杨冬梅
李维
来源: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情感
色彩艺术
古典诗词
-
描述:
中国古典诗词借用丹青的手法,摘取了大自然的美色,赋予了语言以五彩缤纷的色彩,描绘了自然绚丽景色,渲泄了主体内在的复杂感情。
-
全国美展“怎么了”?
-
作者:
杨冬白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觉美感
前卫艺术
雕塑作品
杨冬白
政治意识形态
现代艺术
美术运动
艺术形式
文革美术
中国美术馆
-
描述:
2014年“第十二届全国美展”获奖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获奖作品中包括金奖7件、银奖18件、铜奖49件、优秀奖86件。作为“国油版雕”传统内容之一的雕塑类作品,评出银奖、铜奖、优秀奖,金奖空缺。自1949年首届全国美展举办以来,仅在两届美展中评出过雕塑作品金奖:1984年第六届,杨冬白与潘鹤并列获奖;1989年第七届,获奖者曾成钢。至今,雕塑作品金奖已前后分别空缺5届。是什么原因导致雕塑金奖屡屡空缺呢?
-
现代眼光的重塑与升华
-
作者:
杨冬江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语言
开花结果
眼光
创作道路
艺术
雕塑家
现代
回归传统
-
描述:
“艺术必须从古老的根上生长出来,再让树枝伸向现在,等待着开花结果。”安托万·布德尔的这句话不仅道出了他的艺术信念,也形象地揭示了他独特的艺术创作道路。作为享誉世界的雕塑家。布德尔以其形象的雕塑语言向世人证明:回归传统乃是创新之途,古典仍可以塑造新的时代经典。
-
渗透·融合 繁荣·发展:音乐与文学的相关关系探析
-
作者:
杨冬菊
来源:
理论导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手法
音乐体裁
音乐表现手法
-
描述:
在各种艺术形式的相互联系与发展中,音乐与文学的繁荣与创新是它们相互渗透与融合的结果。在具体的音乐作品中,音乐与文学的结合可称得上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极富艺术表现力;音乐创作中文学性手法的广泛借用,使音乐表现五彩纷呈,使其具有叙事性、描绘性与戏剧性的鲜明特征。音乐与文学的交叉融合同文明一样悠久。
-
外国美术经典名作赏读
-
作者:
杨冬 董世斌编著
来源: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鉴赏
外国
美术
-
描述:
本书按照从古到今的历史发展顺序,以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作品及风格流派介绍和分析为主线进行阐述。
-
材料、境界和修养——杨冬白访谈
-
作者:
白家峰
杨冬白
来源:
画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四家
构成元素
就是你
杨冬白
段式
给你
回过头
艺术语言
文化气质
系列作品
-
描述:
自家峰:冬白老师,根据你之前一系列的作品形态以及创作背景,我大致总结一下。“移山”以来的这一系列作品,包含以下几方面构成元素:首先是一个长久的关于自然感的身体记忆;其次就是你到日本之后,对于“生命体”概念的认知,对此我的感受是,你的这个认知更希望雕塑本身是你的对话对象,而不是结果或产品;第三点,在这个过程中蕴含着你对中国20世纪片段式的雕塑史的反思,以及在此基础上对建立某种艺术语言独特性的希望。这种希望,以及整个艺术阶段和人
-
浅谈工笔画中的写意性
-
作者:
杨冬梅
来源:
中华少年:教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学特征
社会
重新认识
工笔画
写意精神
中国画
写意性
-
描述:
中国画的主要美学特征即中国画的精神就是写意性,对中国画的写意精神的研究须从其源流发展入手。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经济、文化、物质诸结构都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认识和审视我们延续千年的传统,承其精华,弃其糟泊,让其以新的姿态进入新时代。
-
勤中丹霞:红色与生命的融合
-
作者:
杨冬胜
来源:
绿色视野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芳草萋萋
奇山异水
两山
丹霞山
石碾
心旌摇曳
鬼谷
百看不厌
座座
令人
-
描述:
勤中村丹霞山,位于张家界市慈利县甘堰乡的勤中村,面积大约30平方公里,是对张家界奇山异水的另一种诠释。勤中丹霞地貌种类齐全,发育完善,既有丘陵缓坡,又有高大石墙,有的山体宛如卧龙、跃跃欲飞,有的或单脊峰起,有的却小巧玲珑,令人百看不厌。厚重丹霞山一进入勤中村,就为散布在眼前的丹霞山所震撼,浑厚、赤红的山体,表面透着少许黧黑,一副沧桑已极的模样,似乎已经寂寞万年。一座座丹霞山,如龟似牛、如龙似虎,有的单一,有的却又绵亘,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