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曹星 】搜索到相关结果 17 条
点染之内·鸿蒙之外 洪凌油画山水的悟性
作者:
曹星原
来源:
现代生活用品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悟性
画布
山水
抽象表现主义
图像
油画
描述:
洪凌画的是“油画山水”不是西方概念的油画风景,更不是“抽象表现主义”。他的作品不简单地表现客观物象,而是将客观存在升华为头脑中理解了的图像,即心中图像,再将此“心中图像”迹化干画布——强调了“悟性”在创作中的重要性。
热烈的静谧色彩:解读《宋惠民、陈桂芝、宋冰岸油画水彩作品展》的家族情结
作者:
曹星原
来源:
美苑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彩作品
色彩
解读
家族情结
哥伦比亚大学
宋惠民
油画
描述:
今年五月在辽宁盘锦开幕的《宋惠民,陈桂芝,宋冰岸的作品展》展现出一个浓郁的家庭色彩主旋律。这个展览从生活和艺术两个角度,给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美术史教授林达·诺荷林(Linda Nochln)提出的问题以最佳的现代版典范方式的解读。诺荷林曾经非常悲愤地质问美术史:为什么好的女画家这么少?(why aren't there more grear woman
传胡壤《番马图》作者考略
作者:
曹星原
来源:
文物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北京故宫
作者
故宫博物院
契丹文化
汉文化
契丹人
作品
唐末五代
台北
墓室壁画
描述:
传为胡瓌所绘的《番马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图为一精致的手卷,绢本,墨彩(图一~三)卷后附有三跋(图四、五)。今传为胡瓌的作品并不鲜见,清内府原收藏4件,现已分散在北京、台北故宫博物院和辽宁省博物馆。但仅凭笼统的视觉比较即知这几件“传胡瓌”的作品间区别甚大:如北京故宫的胡瓌《卓歇图》(图六)和台北的《番马图》间毫无共性。因而研究它们的确切归属对于理解契丹文化以至于唐末五代的北方汉文化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番马图》自《石渠宝笈》之后即被冷落,在《故宫书画录》中被列入简目,至今尚未有出版的图片、插图。正应了米芾在《画史》中所谓:“东丹王、胡瓌番马,见七、八本,虽好,非斋室清玩。”正由于这种偏
黑白东西:朱乃正的油画山水
作者:
曹星原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家
20世纪
山水
文化艺术
朱乃正
70年代
60年代
色彩特征
描述:
近几十年油画一直是国内的文化艺术宠儿。油画家朱乃正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即以油画《金色季节》得名.70年代初又以最能代表其清新明快色彩特征的《新曼巴》在举目皆是“红光亮”的政治绘画海洋中令人瞩目,80年代的《国魂:屈原颂》又在全国美展获奖;
性灵之华:陈桂芝水彩画的世界
作者:
曹星原
朱乃正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角色
生活
社会
女性特点
水彩画
事业
评论
花卉
现实世界
男人
描述:
这本画册来之不易,它不但见证了陈桂芝多年在花卉绘画上的努力,更见证了画家之间的友谊和亲情。这本画册衍于2008年5月在辽宁盘锦开幕的"宋惠民·陈桂芝·宋冰岸油画水彩作品展",这个展览从生活和艺术两个角度,回答了一个艺术史中的难题:为什么在男权社会中女性的才华常常被社会环境掩盖、抹杀,甚至扼杀了。这个问题成为近20年来西方美术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地。在以男性为主体的艺术世界里,女性艺术家能够不被埋没在家务中,又受到家中男性的支持与呵护,并以浓郁的家庭色彩和在天伦、人伦的纽带之外的文化传承的和谐谱系关系,解答了画家之家全体成员既获成功而又各有自己特色的秘诀。深谙当代性别理论的人们面对这个家族展时,不能不为宋惠民这唯一的男性为他身边的女性所做的一切而感动。更让人感动的是,早在1993年,在宋惠民的努力下,陈桂芝已经在中央美院举办过个展,同时朱乃正为她的展览写的文章在《美术研究》上发表了。身处于两个细腻多才的男性的友谊与情
黑白东西:朱乃正艺术思行研究展
作者:
曹星原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家
油画民族化
西方绘画
油画写生
张彦远
当代中国油画
二色
艺术语言
朱乃正
中央美院
描述:
墨运五色:夫阴阳陶蒸,万象错布,玄化亡言,神工独运。草木敷荣,不待丹碌之采;云雪飘扬,不待铅粉而白。山不待空青而綷,凤不待五色而綷。是故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意在五色,则物象乖矣。——张彦远兼学东西"国粹派"认为只有中国的东西好,"洋派"认为只有西方的好,其实这两派的观
悟象化境
作者:
曹星原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策展人
西方文化
中国文化
现实主义
当代语境
写实主义
中国传统思维
油画创作
中国油画
描述:
自从油画入主中国,什么是中国传统这一问题困扰了国人一百多年。将在2009年7月5日于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的悟象化境:传统思维的当代重述回答的正是在当代语境中,尤其是当代油画创作中,如何对待、重述中国文化传统。本展览由朱乃正邀请了十二位画家参与,由曹星原构设、执笔编撰图录,从理论的角度,梳理了中国传统思维如何在当代艺术家的创作过程中产生了重要主导作用。正是由于视觉思维方式的不同,艺术作品也不会相同于当代或传统西方油画创作,因此,中国油画的立足点在于对中国文化概念在作品中有意识地寻找和体现。
吾土吾民:中国油画中的寻根情结
作者:
曹星原
刘晓华
尚辉
杨参军
宋伟
来源:
艺术广角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中国文化
全球化
地域化
美术学院
作品
世纪初
本土化
中国美术
中国油画
描述:
2011年5月20日,"化境长城外——‘吾土吾民’系列油画邀请展"在沈阳隆重开幕。本次油画邀请展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与鲁迅美术学院合作举办,参展作品是中国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艺术家近年来的画作。策展人以"吾土吾民"为系列展之总名,灵感来自林语堂的重要著作"My Country and My People"(《吾国与吾民》)。与上世纪30年代林氏向西方世界介绍中国文化类似,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所阐扬标举的,正是中国油画的"中国性"。作为21世纪初的重要文化课题",吾土吾民"将在未来三至五年内,遍及全国六个代表区域,对中国油画的发展进行研究,把脉中国油画的文化走向。"化境长城外"是去年"吾土吾民"西北"传承西部"之后的第二站,以其独特的地域色彩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而以"坚守与特色"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作为这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加深化、丰富了"吾土吾民"的主题。它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二十余位美术家、学者,就油画这种舶来的艺术手段如何与"吾土吾民"相融合,进行了深入广泛的讨论和交流。中西艺术的交融问题,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它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理论焦点。本刊选取研讨会中部分发言,以飨读者。
令人惊异的中国油画
作者:
曹星原
来源:
文艺报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
中国油画
描述:
令人惊异的中国油画
悟象化境:对传统思维的当代重述
作者:
曹星原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述
传统思维
化境
文化探究
丹培拉
当代
艺术语言
作品
表现语言
油画
描述:
从张元的创作过程看,艺术语言的认识和产生确定了他对社会生活、文化探究和实践存在的境域的形成。张元作品的最大特点是他的画境不是预设的,而唯一能够预设的是他的积淀的心象。由于张元不依赖,也不可能依赖其他现成的油画表现语言,而只能在对材料探索的过程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