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任华】搜索到相关结果 23 条
-
22个山核桃无性系果实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
-
作者:
夏玉洁
姚小华
任华东
王开良
常君
傅松玲
滕建华
邵慰忠
来源:
中国粮油学报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营养成分
山核桃
经济性状
果实
-
描述:
为了比较22个山核桃无性系的经济性状与营养成分差异,对果仁的粗脂肪、粗蛋白、脂肪酸等进行了测定,旨在筛选果实经济性状和营养成分优良的栽培无性系。粗脂肪、蛋白质、脂肪酸的相对含量较稳定,变异系数均小于27%。在22个山核桃无性系油脂中共检测出8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有油酸、亚油酸、亚麻酸、棕榈烯酸、顺-11-二十碳烯酸,饱和脂肪酸有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并且脂肪酸成分的相对含量之间存在差异,脂肪酸中的棕榈烯酸和花生酸变异系数较大,属于中等变异;其余六种脂肪酸的变异系数较小,性状较稳定。大源5号、高岭3号和徐坑2号为果实高不饱和脂肪酸的优良无性系。不饱和脂肪酸中,油酸与亚油酸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指数为-0.993**,且油酸和亚油酸总量的相对含量基本不变,即山核桃果实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比较稳定。对22个山核桃无性系果实的各性状进行比较,综合分析得出:大源2号、高岭3号、高岭7号、徐坑40号含水率、出壳率、粗蛋白等均高于其他无性系,可以作为优良山核桃干果重点利用品种。大源5号、高岭3号和徐坑2号果实不饱和脂肪酸均较高,是供食用的优良品种。
-
山核桃不同无性系果实性状及营养成分分析
-
作者:
常君
任华东
姚小华
王开良
周燕
周振琪
来源:
林业科学研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营养成分
山核桃
果实性状
无性系
-
描述:
。[结果]结果表明:山核桃果实除青果果长和坚果果长无性系间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外,其它指标均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种仁富含脂肪(52.64%58.51%)、蛋白质(55.07 65.50 mg·g-1)、可溶性糖
-
现代陶艺的兴起与中国现代陶瓷审美理论的建构
-
作者:
任华东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理论
现代陶瓷
陶艺家
陶瓷学
现代陶艺
现代艺术
陶瓷研究
审美活动
艺术形式
美学理论
-
描述:
本文在梳理现代陶艺的诞生及中国现代陶艺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审视中国现代陶瓷审美理论的建构历程,认为其取得的最大成就是突破了传统单一的工艺美术研究格局,形成了陶瓷研究的艺术价值取向和共识,并初步建构起了现代陶瓷审美理论的基本框架.不过,由于陶瓷美学研究界对前沿美学理论和不断发展的现代陶艺状况缺乏敏锐...
-
“块垒”:文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另一种可能 评夏之放先生新作《论块垒:文学理论元问题研究》
-
作者:
任华东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基础理论研究
新时期
文学理论研究
作家
文学活动
思维方式
人生感悟
文学研究
元问题
问题研究
-
描述:
阅好书常有手不释卷,非得将它一口气读完的快感,似乎倘不如此,那书便要从手边溜走似的,阅夏之放先生新作《论块垒——文学理论元问题研究》,就有这
-
本体论与论本体:以对实践存在论关学的批判为例
-
作者:
任华东
来源: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而上学
实践存在论美学
批判
重新思考
关学
多疑
本体论
-
描述:
时下,对实践存在论美学的批判又成为美学界的学术热点问题之一。笔者自去年至今一直在关注此轮批判以及实践存在论方面的回应。一方面受惠于双方的你来我往,对某些问题的理解较前有所深化,另一方面也存在诸多疑问,促使我重新思考某些问题。疑问之一便是,对本体(存在)的阐释是否就一定会落入传统的形而上学境地?这里,我想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兼与诸位先生商榷。
-
西方现代诗化语言观的生成
-
作者:
汪浩
任华东
来源:
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
诗化语言观
现代
-
描述:
19世纪初至20世纪上半叶形成的"现代诗化语言观"是西方现代哲学、美学以及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诗本体"观的出现、现代审美精神的形成、语言意识的自觉及对西方传统逻辑语言观的批判等因素共同作用下,现代诗化语言观形成。尽管德国浪漫派美学以及尼采、克罗齐、海德格尔等在具体观点上各异,在语言的本性是"诗化的"而非"逻辑化的"这一点上却具有相似性。"现代诗化语言观"不仅对西方当代哲学、美学研究,而且对中国当代美学、诗学研究甚至文学创作也有重要影响。
-
中国当代陶瓷美学研究述评
-
作者:
任华东
来源: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美学
艺术
工艺美术
-
描述:
陶瓷美学在中国当代是一门年轻的学问,从新中国创建尤其是文革之后,该学问大体经历了从最初主要将陶瓷创造和审美视为"工艺美术"现象,到将其视作"艺术创造",再到试图从"学问及学科"的角度对其展开"体系性"的理论建构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虽然在总体上呈现出视野不断拓宽、理论愈益深化的趋势,但也存在诸如缺少学问及学科意识,重经验描述、轻理论探讨,基础理论研究滞后等制约陶瓷美学进一步深化研究的瓶颈性问题。对中国当代陶瓷美学研究做述评性探讨,有望为进一步认清并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历史和学理性依据,推动这门学问的进一步发展。
-
思想为帅解题无忧
-
作者:
任华
来源:
数理化解题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数学思想
三角函数
-
描述:
本文主要研究了运用几种不同的数学思想方法求解三角函数问题.
-
论作为“戾家粉彩”的“浅绛彩”瓷绘艺术①
-
作者:
龚保家
任华东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程门
戾家粉彩
浅绛彩
文人趣味
-
描述:
我们尝试以“戾家粉彩”重新命名“浅绛彩”瓷绘.其“戾”主要表现在对“玻璃白”、“雪白”材质与相应工艺的弃用与简化,以及文人趣味对宫廷与民间趣味的替代.“戾家粉彩”拓宽了传统粉彩的表现力,增强了陶瓷装饰的绘画性,但其“戾”之特性也决定了这种粉彩不过是粉彩发展历史上的一个“过渡”.
-
也谈海德格尔存在论与美学研究
-
作者:
任华东
来源:
湖南社会科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存在
人生在世
世界
-
描述:
文章从海德格尔存在论思想中容易引起误读的两个问题入手,通过简要的分析认为海德格尔的"存在"不是"抽象"的过程,此在作为存在的守护者并没有遮蔽"非此在"的存在者的存在,并进而认为"人生在世"的存在论维度作为美学研究的哲学是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