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景德镇的“搅局客”——当代艺术与景德镇当代陶艺
作者: 任华东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作品   陶瓷材料   孟庆祝   反讽意味   传统陶艺   陶艺家   当代陶艺   陶艺界   陶瓷专业   景德镇陶瓷  
描述: 20世纪90年代中期,艺术家徐一晖来到景德镇,创作了一批具有"艳俗风格"的陶瓷作品《红宝书》(1994年)、《快餐》(1998年)《美元》(2000年)等。这些作品具有强烈的反讽意味,传达了艺术家对自己、对当代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夹杂着调侃、无奈、暧昧等诸多复杂情绪的体验和思考。作为中国当代"艳俗艺术"的代表,一般认为是徐一晖开启了景德镇陶瓷介入当代艺术的大门。人类文明史上有这种现象,某个领域的革新或进步,常常由一个外
近十年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述评
作者: 任华东   黄文卿   来源: 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间文化保护   保护系统   现代陶艺   古窑   物质文化遗产   十年   传统手工艺   瓷业   景德镇陶瓷   手工技艺  
描述: 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正式命名并公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五项基本内容,"传统手工艺"名列其中。由于陶瓷手工技艺的创造和传承(主要是瓷器)是中国人的发明且曾在世界独领风骚两千年之久,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他国观照中国文化的独特视角和中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标志之一。2006年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式公布,"陶瓷手工技艺"位列89项传统手工艺制作之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景德镇瓷业国有化运动中的传统红店业——以红店艺人“王锡良”等“八友传人”为视点
作者: 任华东   来源: 都市文化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店业   景德镇瓷业国有化   八友传人   20世纪50年代  
描述: 文章以王锡良等“八友传人”为视点梳理并探析了20世纪50年代瓷业国有化运动对景德镇传统红店业的改造,指出这一改造促成了传统红店业从“私营作坊”到“国营企事业单位”等三个方面的转型,这些转型在“产权属性”、“人事安排”、“艺术创作与传承”等方面彻底改变了景德镇红店业以“血缘”、“地缘”、“业缘”为基础的“传统生态格局”,成功实现了瓷业国有化和对艺人身份的重塑。但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有瓷厂的倒闭和红店业的重新崛起也引人深思:完全的国有化、工业化是否适合像景德镇这样的传统手工业城市;国家应该如何保护和重塑传统手艺人的技艺传承与身份特征;传统文化有极为韧性的一面,但有时也很脆弱,表现出很强的依附性和对创造力的自我抑制,该如何面对和处理这些问题也值得探讨和研究。
云层上下的虚幻:读迟子建《越过云层的晴朗》
作者: 任华东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风格   梅红   虚幻   叙述者   云层   叙述视角   故事   小说   迟子建   晴朗  
描述: 迟子建是当代丈坛为数不多的具有独特创作风格的作家。她的小说既刚健大气又柔婉细密,在她深情而敏感的笔端,故乡的黑土地常常幻化出神秘通灵的气质,《越过云层的晴朗》典型地体现了这种风格。小说讲述了一只"大黄狗(以下均简称"狗"的故事,它辗转于七个主人之
徐燕孙对20世纪中国人物画发展的影响探究
作者: 王雯萱   任华东   来源: 兰台世界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徐燕孙   影响   人物画   发展  
描述: 中国传统人物画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之中,无论从题材到技法等都在艺术家们的艺术创作之中日趋多元化。本文就对徐燕孙生平、艺术创作及其对中国人物画健康发展的影响做些考订与评析。
试论海德格尔的语言观是诗化语言观
作者: 任华东   来源: 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理性主义语言观   诗化语言观   诗化   海德格尔  
描述: 海德格尔的存在论语言观是诗化语言观,它表现在三个方面:从本体论上,认为语言本身就是根本意义上的诗;从语言与世界的关系上,以境域式的显示关系代替了线式的揭示关系;从对语言诗化本性的思考和表述上,采用文学化的思维和表达策略。海德格尔的诗化语言观是对西方理性主义哲学传统的反思和批判在语言问题上的延伸,即扬弃主流语言哲学传统的主体性的理性主义语言观,建构一个非主体性的诗化语言观——这在西方20世纪诗化语言传统中占有重要地位。
浅议景德镇的"粉彩瓷"艺术
作者: 龚保家   任华东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珠山八友   玻璃白   珐琅彩   新彩   康熙五彩   粉彩瓷   高级工艺美术师   景德镇陶瓷   陶瓷美术家   古彩  
描述: 粉彩瓷自康熙晚期出现至今已走过三百年左右的历史,以其工艺之繁、色彩之丰、表现力之广、风格之极具民族特色而享誉世界,被法国人视之为“玫瑰族瓷器”,入列景德镇四大名瓷之一,并迄今不衰。新中国成立后,景德镇市政府自1959年至1999年分五批授予了55位陶瓷艺人“陶瓷美术家”称号,其中单是粉彩名家就有三十多位。据统计,在景德镇,“高级工艺美术师”中有一半专事粉彩,足见其在景德镇陶瓷界的影响力。细考粉彩瓷的历史、工艺及美学特点,如此影响力是有历史原因的,在景德镇诸多瓷绘形式
在论争中萌生与前行:浅论“实践存在论美学”
作者: 任华东   来源: 兰州学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实践存在论美学   实践美学   后实践美学  
描述: 文章试图从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实践存在论与当下各种美学思想的论争视域中浅论实践存在论美学,认为实践存在论美学从三个方面推动了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即对二元对立研究思维及思路的突破,以人生境界搭建现实与审美之间的桥梁,对审美活动中创造性内涵的凸现。
试论海德格尔“道说(Sage)”语言思想中的生存智慧
作者: 任华东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言思想   技术世界   生存智慧   海德格尔   “Sage”  
描述: 海德格尔后期的语言思想以Sage为核心。其基本观点认为,作为Sage的语言是人生存在世的基本方式与境域。在此境域中,语言成其自身,万物自行闪现,而非仅仅是人类使用的工具。其深意不在于提出一种新的语言科学思想,而在于警醒并倡导技术世界的人类,应以守护者的生存态度诗意栖居在大地上。作为人基本存在方式的语言,同时也是生存在现代技术世界中人类的生存智慧。
新疆印象 青年艺术家画新疆
作者: 任华 张子康 彭锋主编   来源: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作品集   中国   现代   油画  
描述: 本书以新疆风土人情为主题的画册。画册以21位中青年画家的作品以油画的形式展示了新疆的人物、风景等文化特色,能使更多的人群通过画册直观地感受、感知新疆地区的生活状况、文化气息。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