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年份分组
关键词
梅岭赋——毛泽东在东湖(续)
作者: 方城   武勇   来源: 党史天地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出土文物   放鹰台   博物馆陈列   新石器时期   历史文化   梅岭   文化遗址   毛泽东   楚国   20世纪50年代  
描述: 第二集 思接千载 (东湖。放鹰台。放鹰台文化遗址出土文物) 这尊座落在东湖之滨的雕像,正向游人们讲述着 一个古老的故事。当年,唐代大诗人李白来到东湖之 滨,在这里发现一只被猎人设置的圈套套住的小鹰。 平生爱鹰并以"大鹏"自许的诗人既怜悯又愤慨,立即 上前解开圈套,放飞了小鹰。后来,人们便将这座平地 突兀的土台叫作放鹰台。 直到20世纪50年代,考古工作者才发现这里竟是 一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这些文物表明,在距今 4800年到4600年前的蛮荒时代,东湖文明已从这座普 通的土台冉冉升起。 (祝融像、鬻熊像、鄂王饮马池、庄子出征像、楚史 雕塑群、楚城、楚市等反映楚国历史文化的遗迹和雕 塑、省博物馆陈列的楚文物。) 这一件件珍贵的文物,这一座座生动的雕塑,向 人们展示着名列"春秋五霸"、位居"战国七雄"的强大 楚国的煌煌风采。 (采访石仲泉--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研 究员) 石仲泉:毛主席是湖南人。湖南和湖北两湖,实际 上是一家人,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可以说是很难分的。 在古代,在春秋时候,那都是楚国,楚国的都城是在湖 北这边。长沙、湖南的很大一片属于楚国管辖。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景德镇瓷业国有化运动中的传统红店业——以红店艺人“王锡良”等“八友传人”为视点
作者: 任华东   来源: 都市文化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店业   景德镇瓷业国有化   八友传人   20世纪50年代  
描述: 文章以王锡良等“八友传人”为视点梳理并探析了20世纪50年代瓷业国有化运动对景德镇传统红店业的改造,指出这一改造促成了传统红店业从“私营作坊”到“国营企事业单位”等三个方面的转型,这些转型在“产权属性”、“人事安排”、“艺术创作与传承”等方面彻底改变了景德镇红店业以“血缘”、“地缘”、“业缘”为基础的“传统生态格局”,成功实现了瓷业国有化和对艺人身份的重塑。但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有瓷厂的倒闭和红店业的重新崛起也引人深思:完全的国有化、工业化是否适合像景德镇这样的传统手工业城市;国家应该如何保护和重塑传统手艺人的技艺传承与身份特征;传统文化有极为韧性的一面,但有时也很脆弱,表现出很强的依附性和对创造力的自我抑制,该如何面对和处理这些问题也值得探讨和研究。
刘雨岑瓷绘山水人物之谜(下)
作者: 林亦秋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安慰   民国   景德镇   艺术水平   人物   山水   名家作品   小市民   20世纪50年代  
描述: 在民国二三十年间,景德镇绘瓷人才辈出,红店林立,而环肥燕瘦,各擅胜场,一般艺人的作品虽艺术水平较差,也仍旧可卖出,以资糊口,因此那时期少有模仿名家作品的恶习。直到民国末及20世纪50年代后,才有应市场所需而大作仿品的现象,以期让一些买不起真品的小市民做做精神安慰,但后期仿品胎质不纯,釉彩枯晦,且笔法拙劣软弱无力,书法无神,用色龌龊。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