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让灵魂跟上自己
作者: 李国芸   来源: 高考进行时(高三语文)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地艺术   装置艺术   大学   排行榜   艺术学   行为艺术   中国   高校  
描述: 【推荐人语】 美国土著人有个习惯,每逢外出,走两天,就要停下来休整一段时间。用他们的话说,走得太快,灵魂跟不上。印第安人的古老民俗,隐含着对“快”可能带来的担忧。当下社会飞速发展,不少人的灵魂却渐渐迷失了,庸俗、恶俗、媚俗的风气渐渐充斥整个社会。这个时候,前进的我们必须放慢脚步,关注一下我们的精神家园,让灵魂跟上自己。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荀子·劝学》 孤独的守望 方爱华 在穿越了一条条宽阔马路,躲过来来往往的车辆以及川流不息的人群,准备走进那座高楼大厦的时候,却忽然被不知藏在什么地方的孤独感袭击。于是,我飞离城市,开始找寻那些遗失在远处的疼痛或者温柔,来到那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 转过一道山梁,又穿过一道峡谷,眼前豁然开朗。那是一种惊诧!仿佛一下子掉进了一幅最浓艳的油画里。一朵秋阳,斜挂山腰,被染红的山风成了最随心的画家。一笔画山,山披灿烂;一笔描水,水放金光;一笔泼在山沟里,沟里成了五彩的天堂。 拨开路边密密麻麻鲜嫩的细叶,下面,竟藏有一弯清溪。凝神敛息,闭目细听,一股山泉之清凉,潺潺之清音,朗朗之清虹,刹那间沁过心田,直达肺腑,更是说不出的爽朗。
语言文字运用冲刺训练一
作者: 周金良   来源: 高考进行时(高三语文)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地艺术   装置艺术   大学   排行榜   艺术学   行为艺术   中国   高校  
描述: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 结束/别墅囹圄/玲珑剔透 要塞/敷衍塞责 B. 按捺/纳凉模板/蓦然回首 簇新/一蹴而就 C. 裨将/裨益旗袍/越俎代庖 攒钱/人头攒动
名校自主招生考试讲解与训练(五)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高考进行时(高三语文)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地艺术   装置艺术   大学   排行榜   艺术学   行为艺术   中国   高校  
描述: (2011·北京大学等13所高校自主招生考试)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目。 我们失去了和自然交流的语言 刘亮程 不久前我在鄯善迪坎儿村,见一大棵梭梭树长在路旁。我从小认识梭梭,见了亲切得很,就像看见一个亲人站在那儿。我对这个村庄也一下有了兴趣。一棵本来只能当柴烧的梭梭,在村里枝条完好地长了这么多年,一直长到老。谁在护着它呢?迪坎儿村紧挨沙漠,走进一户人家,门前一渠沟水流,葡萄藤蔓覆盖了整个院落。
走进《西游记》,品味“丑”八戒:也谈丑角的作用
作者: 罗蔚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丑角   丑角的作用   《西游记》   猪八戒  
描述: 《西游记》的故事对人们来说是非常熟悉的,其中最精彩的章节,如孙悟空大闹天宫、猪八戒高老庄娶媳妇、三打白骨精等等,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西游记》不仅有较深刻的思想内容,艺术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笔者认为,《西游记》在艺术上的最大成就,是成功地创造了孙悟空、猪八戒这两个不朽的艺术形象。在这两个不朽的艺术形象当中,笔者更偏向猪八戒这个丑到极点的丑角。
试论翻译补偿法的界定与分类
作者: 谭利军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补偿法   语言   文化   翻译  
描述: 英汉互译后,译文较之于原文,很多情况下难免出现文本信息、功能及效果的丢失,但巧妙的译文会在某些方面进行补偿,使之尽量接近于原文效果或者达到异曲同工之妙。本文梳理了翻译补偿法的研究脉络,并对其在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重新分类,以实例分析了补偿法的妙用。
给表现欲搭一个理性的平台
作者: 余姗姗   来源: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欲   强烈   平台   个性突出   自我展现   理性  
描述: 得到他人的尊重和重视,不被别人忽略或瞧不起,是每个人在社会交往中的最基本需求。很多人还希望得到他人的赞扬,并通过与人交往和沟通过程中,以及他人的评价中,寻找生活的意义。现在青年大学生的突出个性,导致他们有太强的表现欲,这与他们想通过表现来得到他人认可的目的往往得到相反的效果,因此他们需要一个理性平台,给他们的个性得到正常而有效的施展。
从古诗文中看中国传统人物形象塑造的妙处
作者: 吴文庆   来源: 中学语文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环境描写   邯郸冬至夜思家   文学作品   曾皙   人物形象塑造   古诗文   《九歌》   人物刻画   湘君   燕瘦环肥  
描述: 塑造人物是创作的首要任务,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往往会给人留下深刻的、永不磨灭的印象。下面我就几篇经典的古诗文谈谈中国传统人物形象塑造给大家带来的视觉享受。一、燕瘦环肥——细瘦中的丰盈,简约中的充实中国传统中的人物刻画早在有创作开始就已存在。《山海经》中的精卫,《九歌》中的湘君,《诗经》中的怨女情郎、爱国志士等等,都是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了
胸有“题型”气自定,诗歌鉴赏意不慌——对高考诗歌鉴赏十大题型的解析
作者: 何有湖   刘丽霞   来源: 中学语文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剑南节度使   诗眼   边塞诗   语言风格   诗歌鉴赏   参考答案   人物分析   狭径   诗歌题材   诗歌思想  
描述: 笔者研究近五年高考真题的命题思路,把所有的高考真题归纳为形象、语言、手法、情感四个方面的十大题,并总结出答题的基本规律与思路。具体解析如下:题型1:人物分析题[例1]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浅谈长篇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的绘画艺术
作者: 邹乐   来源: 语文建设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艺术   《德伯家的苔丝》   美学原则  
描述: 把绘画艺术融于小说创作当中,这可以称得上是种独特文学现象,将哈代对于现实主义的美学原则深沉理解。该篇文章以德伯家的苔丝》绘画艺术为起始点,把该长篇小说细节描述之处绘画手段运用进行分析与研究,阐释绘画艺术运用带来艺术效果还有作品主题深刻影响,希望探索出哈代结合绘画艺术深刻含义,希望为以后相关事业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
“由此推算”是“足足”,还是“可能”?
作者: 胡铁磊   来源: 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初中语文   青花瓷器   明代嘉靖   中第   四川省博物馆   珙县   陪葬品   人教版  
描述: ﹃由此推算﹄是﹃足足﹄还是﹃可能﹄湖南/胡铁磊初中语文第三册教材(人教版)《从宜宾到重庆》一文中第五自然段是这样的:“1974年7月,四川省博物馆和珙县文化馆在这一带共同清理过十具悬棺。从悬棺中发现了两只青花瓷器,经鉴定是明代嘉靖年间景德镇的产品。...
< 1 2 3 ... 5 6 7 ... 92 93 94
Rss订阅